眾所周知,古玉本身就是寶石,有其自身的價值,這是古玉與其他如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等古董的區別,除了玉料本身的價值外,影響古玉價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材質
材質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器至關重要,如玉質、玉色、光澤、致密度、透明度等都是影響玉器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要素,收藏、投資時應特別注意。
1.品種
玉石的品種不同,其價格也相差甚遠。根據玉石價格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玉石有青金石、翡翠等;第二等玉石有軟玉、紫矽堿鈣石、虹彩長石等;第三等玉石有赤鐵礦、蛇紋石質玉、薔薇輝石、芙蓉石、瑪瑙、澳洲玉、孔雀石等;第四等玉石有黑耀岩、碧玉、漢白玉等。我國先人最早使用的玉是出產於我國中原及沿海地區的玉(遼寧岫岩縣出產的岫玉,河南南陽出產的南陽玉,陝西藍田出產的藍田玉等),這是一種與變質大理石共生的透閃石礦物。從新石器時期到商代中期使用的古玉,都屬於這一類。這類玉石玉質為半透明至不透明,磨光後有蠟狀光澤,以雜色為主,顏色多混雜。
2.質地
玉石的質地,即指組成玉石的礦物分子之間的排列方式及礦物顆粒的大小。常見的玉石結構有兩種,一種是纖維交織結構,另一種是粒狀結構。具有纖維交織結構的玉石一般質地均很細膩,多屬優質玉料。結構為粒狀結構的玉料玉質較脆,這種結構的玉石較多,有澳洲玉、京白玉、密縣玉、漢白玉、青金石、綠鬆石等。其中顆粒細小的亦屬優質玉料,如青金石、綠鬆石、澳洲玉等。
3.顏色
好的玉料要求顏色典雅均一,這是因為顏色混雜玉料會嚴重地影響玉器的造型。如果一塊玉料局部有一塊彩斑,在購買時就要考慮是否可以加以利用。
4.光澤
光澤是指玉石對光線的反射能力。每塊玉石經過琢磨後所反射出的光均不同,光澤的強度與組成玉石的礦物的折光率和結構的粗細程度有關。一般情況下,礦物的折光率高則結構細膩,硬度大的玉石光澤強,反之光澤就弱。先擇時以光澤強的玉石為好。
5.塊體
玉石和寶石一樣,塊體愈大價值愈高。質量相同的玉石,重量不同價格可相差數倍。
6.透明度
玉石多不透明,但有些玉石品種以微透明、半透明為好。業內稱透明度好的玉石為“水頭好”,這種玉料雕出來的成品“水靈”,比透明度差的呆板雕件好。所以,透明度好的玉石價格遠較透明度差的貴。
造型
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勻稱而不呆板,造型均衡而又穩定的玉器是美的作品,也是具有升值潛力的作品。
紋飾
紋飾是玉器的裝飾,它的優劣容易為人們覺察、感受。一般來說它服從於器型的需要,或者它們兩者都取決於社會功能的需要。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的玉器就具鑒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工藝
玉器工藝是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鑒賞上的一個難題。凡作工利落流暢、嫻熟精細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是收藏價值銳減的標誌。
藝術
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反之,徒具形骸、一味模古者都是違反藝術美的作品,其鑒賞價值及收藏價值也就遜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