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就是真實的曆史(1 / 2)

穀博士三人組就這樣來到了公元前345年,在屈大夫的邀請下,三人在府上做起賓客,也就是養“士”。那時候很流行養“士”,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強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之風盛行至極。

在穀博士三人的一席理論講解下,屈大夫感受到了來著“邯鄲”的創世文化。後來逐步影響到他建立新的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時局是,楚威王當政。楚威王熊商,羋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戰國時期楚國國君,繼承其父楚宣王救趙伐魏與開拓巴蜀的格局。戰國時代,楚國繼楚悼王以後,使楚國國勢發展最強的君王,他一生以恢複楚莊王時代的霸業為誌業,力圖使楚國冠絕諸國之首。

屈大夫說:“在楚國,有一個三位是一定要認識的,不是為了顯貴,而是為了民生。楚國王子槐,天性善良,好文武,真大丈夫也。晌午後,王子槐會來我府上,請三位到時候一定到場,我好多做舉薦賢德人才之事。”

三人作揖同意聽從召見。

用過午飯,三人坐在花園樹下乘涼,經通傳聽說是王子熊槐來了。三人在井邊互相給了個眼色,一定要注意,不要改變曆史。

大廳上,端坐一人。頭上紮短綢,身穿白衣長袍,佩美玉,手持茶杯,足穿黑革紅邊靴,身材略胖。左手邊坐著屈大夫,兩人正在閑談。

“這就是未來的楚懷王。”穀博士心中掀起陣陣波浪。

王子槐,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公元前328年到公元前299年在位。

王子槐與屈原自孩童時期就是玩伴。在屈原大夫的府上,熊槐有緣見到了穀博士三人。對其學說感到很好奇。在曆史上熊槐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單在穀博士眼中這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在交談中王子槐提到了其父王要開辦學府,廣招天下英才。

“這學府將來會是什麼樣?”屈大夫。

“一是招攬賢人,二是培養賢人,三是重用賢人,做到以賢人養賢人,用賢人得賢人。楚國將得以強盛。”王子槐。

“是否名字已經定下來了?”屈大夫。

“景翠建議說叫“楚卿公學”。但不知是否可行。”王子槐。

“來來來,我來引薦,這三位是來自趙國邯鄲的穀博士三人,是我府上的貴賓。見多識廣,博古通今,少見的人才。”屈大夫。

“久仰大名,屈大夫總是提及三位,近日有緣,得以想見。”王子槐。

多人相互作揖寒暄一番,開始談及“楚卿公學”。

“不知三位可否參與設立“百家公學”這一學府,本王子渴望得到三位的賜教。”王子槐。

原來公學在古代真的存在啊,就在這裏啊。三人互相解惑的微笑著。

“博士,我們或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這一學府。”蘇大白。

“這也是個好辦法,我們同意加入,但有一事不明。請問公學這樣的學府,在當世他國可有存在。”穀博士。

“當然,燕國的百家公學,齊國的溪麓公學,秦國的義渠公學,各個國家都在完成自己的夢想,稱霸當世。而且各家公學的教學方式與授業內容都有些許不同。燕重百家,齊重禮儀,秦重法令,我們重方略,各有所強。新建立的楚卿公學,前身就是越國的吳地公學。”王子槐。

“原來是這樣啊,或許這就是來的目的。”張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