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音量表,測量音頻信號最大瞬時振幅的音量表。其指示值與被測信號的波形基本無關。為此,要求表針有較快的動態特性,一般要求上升時間小於10毫秒,回複時間為1~1.5秒。計量單位通常以分貝表示,量程可達50分貝左右。峰值音量表有電表式、光柵式、光點(發光二級管)式,近年還有數字顯示式等。
十四、磁帶錄音機的種類
磁帶錄音機按其分類方式,分為以下不同種類:
按用途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一般用和專業用兩類,還可根據使用目的和使用條件具體分為以下幾種。
此外,還可按麵板和傳動機構的安裝角度,分為臥式(水平式)、立式(垂直式)和傾斜式錄音機。
按技術指標分類。技術指標有以下幾種,一般均在產品樣本中給出。
十五、錄音方式
經常使用的錄音方式有以下幾種:
1.盤式
單跡,在整個磁帶寬度上進行錄音的稱為單跡。由於其錄音效率高,便於剪輯,所以廣播部門一般都采用這種方式。
雙跡單聲,先在第一條磁跡上錄音,然後改變錄音方向(一般是調換左右帶盤的位置),在第2條磁跡上錄音,過去也有人叫半跡。這種方式的錄音時間為單跡的兩倍,在磁帶利用上較為經濟,因此家用錄音機上往往采用雙跡。
雙跡立體聲,錄音時,把左聲道的聲音錄在第1條磁跡上,右聲道的聲音錄在第2條磁跡上。目前雖然四跡立體聲音樂磁帶已大量投入市場,但一般的立體聲錄音機仍做成這種雙跡立體聲方式。現在,立體聲廣播和製作唱片原版帶的高級錄音機都采用這種方式。
四跡單聲道,錄音時,先在第1條磁跡上錄音,然後改變錄音方向在第4條磁跡上錄音,以下交替改變錄音方向,依次在第3和第2條磁跡上錄音。用四跡立體聲錄音機進行單聲道錄音時,一般采用這種方式。
四跡立體聲,錄音時,先在第1和第3條磁跡上錄音,然後改變錄音方向在第4和第2條磁跡上錄音。這時,左聲道為第1和第4條磁跡,右聲道為第3和第2條磁跡。
2.循環卡式
四跡立體聲,錄音時,先在第1和第3條磁跡上錄音,然後以相同的錄音方向在第2條和第4條磁跡上錄音。這時,左聲道為第1和第2條磁跡,右聲道為第3和第4條磁跡。
八跡立體聲,錄音時,先在第1和第5條磁跡上錄音,然後以相同的錄音方向在第2和第6、第3和第7、第4和第8條磁跡上錄音。這時,左聲道為第1至第4條磁跡,右聲道為第5至第8條磁跡。
3.盒式
單聲道(雙跡),與盤式的雙跡單聲道方式相同。
立體聲(四跡),錄音時,先在第1和第2條磁跡上錄音,然後改變錄音方向在第4和第3條磁跡上錄音。這時,左聲道為第1和第4條磁跡,右聲道為第2和第3條磁跡。
此外,還有在語言練習和雙重錄音時使用的雙聲道單聲方式,以及用雙跡或四跡立體聲錄音機通過轉換操作來進行錄音等方式。
十六、錄音機使用前的準備
使用錄音機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閱讀使用說明書。在使用錄音機之前,必須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充分了解錄音機的性能,各種接轉器和開關的作用、與其他裝置連接的注意事項、電源、濕度、溫度、通風環境、磁帶和裝磁帶的方法。
帶速選擇。在錄音機中,除盒式機外,一般可以選擇2~3種帶速。錄音時間由磁帶長度和帶速來決定,但是選擇帶速時最好根據所錄聲源來確定,例如,錄製高保真音樂時,選擇19厘米/秒;錄製背景音樂時,選擇9.5厘米/秒;錄製語音時,選擇4.8厘米/秒就已足夠。
磁帶的選擇方法。由於磁帶種類不同,磁帶特性會有一些差異,特別是偏磁值不同會直接影響到頻率特性和失真,所以為了獲得最佳錄音,應使用錄音機廠家推薦的磁帶。如果使用其他磁帶,應對錄音機重新調整,以使其與磁帶特性相匹配。一般,廣播錄音機要調得與100號磁帶(日本JIS標準)相匹配;普及型錄音機要調得與150號或200號磁帶相匹配。此外,磁帶厚度不同直接影響到張力,特別是在三馬達式錄音機上使用200號或300號磁帶時,必須減弱供帶盤側和卷帶盤側的張力。為此,市場上還出售了可以進行張力轉換和偏磁轉換的錄音機。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還可以分別選用低複印、低噪聲、高輸出等高性能磁帶。但其偏磁值和頻率特性也有時不一樣,所以在選用時應了解清楚。否則,不僅得不到滿意的錄放音效果,而且易損傷磁頭。
錄音前的檢查。交流式錄音機在連接電源和使用之前,必須首先檢查使用場所的電源條件與錄音機的電源是否一致。
調整錄音電平。為了無失真、高效率地進行錄音,必須預先正確地調整錄音電平。錄製語言時,使用自動電平控製(ALC),非常方便;錄製音樂節目,特別是高保真錄音,不僅要調整音量控製器使指針最大擺動在0VU附近,而且由於節目內容和樂器的組成情況不同,有時出現指針過擺,有時達不到0VU,這時就要找出適合於錄音機的最佳錄音電平值。尤其是對瞬時聲音,不同電平表的指示值往往也不一樣。在錄製連續出現的高音時,即使指針擺動在0VU以下,也會出現失真。相反,當錄製連續出現低電平的聲音時,動態範圍就變得窄些,為了從噪聲中提取有用信號,一般要提高電平來進行錄音。
十七、磁帶錄音機的清潔、注油、磁頭消磁
磁帶錄音機的清潔:清潔工作對維護錄音機外觀和性能都十分必要,特別是磁頭、導帶器和其他磁帶通過的部件,更應認真清潔。例如,有時高音出不來,主要是因磁頭沾上了汙物造成的。
磁帶錄音機的注油,每隔一段時間,給錄音機的轉軸適當注上一點潤滑油,有助於長期保持錄音機的良好性能。在錄音機的轉軸上,一般使用粘度較小的機油。由於注油部件不同,對油的粘度要求也不一樣,如高速轉軸最好用粘度小的油;而采用含油毛氈供油時,最好用粘度較大的油,並且油要不易蒸發,溫度、濕度有了變化以後仍能保持一定的粘度。注油時,可用注射器將油滴入注油孔或毛氈表麵,注油量不宜過多,否則流出後粘附在惰輪、傳動帶等橡膠部件上,就會引起抖晃或其他故障。注油工作最好在錄音機剛剛用完,需要注油的部件,溫度較高時去做比較合適。注油部件和注油量隨轉軸的材料質量、轉速、使用次數而異。例如馬達、主導軸、壓帶輪、惰輪等使用了含油軸承時,應在使用300小時後滴1~2滴油(馬達上滴0.5毫升)。就是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也要一年滴上幾滴油。
磁帶錄音機磁頭的消磁,磁頭經長時間使用以後,往往要有些磁化。此外,放大器出故障或帶磁的東西碰著磁頭,也會使磁頭磁化。結果必然要影響錄、放音質量,高頻下降,產生噪聲。情況嚴重時,甚至使一些重要的錄音節目磁帶高頻跌落,噪聲增加。雖然不同錄音機磁頭的磁化量並不一樣,但不管其磁化量多少,都應在使用之前或用過一段時間以後(50小時左右),定期用磁頭消磁器進行消磁。消磁的方法如下:用磁頭消磁器的前端靠近磁頭表麵,慢慢轉4~5圈。如果在磁頭消磁器的前端貼上塑料薄膜或接合帶,則前端碰著了磁頭也不會使其損傷。將磁頭消磁器慢慢離開磁頭。此時應注意,把磁頭消磁器離開錄音機50厘米遠以後,再切斷消磁器的電源。
十八、盒式錄音機特殊功能鍵的使用
除了放音、停止、快進、倒帶、錄音等一些基本功能鍵外,很多中、高檔錄音機增加了一些特殊功能鍵。如:
杜比(DOLBY)降噪開關。杜比降噪電路或稱杜比係統,到左、右揚聲器間的距離加大,立體感強。
差拍消除(BEATCANCEL)開關。錄音機在錄製廣播節目時,有時會聽到由於錄音偏磁振蕩的高次諧波與接收的電台信號產生的差拍幹擾的嘯叫聲。遇到這種情況,可將差拍開關扳到另一個位置,改變偏磁振蕩頻率,便可消除差拍聲。
磁帶(錄放)/收音/睡眠(TAPE/RADIO/SLEEP)開關。利用此功能開關可作錄、放和收音的選擇,還可以定時關斷收音機。
此外,有的錄音機還有“選聽鍵”、“自動選曲鍵”、“電腦選曲鍵”、“複聽鍵”、“自動電平控製鍵”、“響度鍵”等,應根據不同款式錄音機參照該產品使用說明進行正確的操作。其作用是降低磁帶高頻部分的固有噪聲。采用杜比係統錄製的盒式原聲帶,或用戶使用杜比係統錄製的磁帶,在放音時使用杜比開關才起降噪作用。不經過杜比係統錄製的盒式磁帶,使用杜比開關反而會造成音頻信號的損失,使用時應該注意。
單聲/立體聲/展寬(MONO/STEREO/WIDE)開關。在放送立體聲磁帶時,要想獲得更強的立體感,可將工作狀態開關扳到“立體聲展寬”(WIDE)位置,其效果是聽覺上感
十九、語言實驗室
泛指裝有特殊程序的電化教學設備,專供語言教學用的教室。
激光唱機與唱片
激光唱機
激光唱機是用來重放激光唱片的設備。通常激光唱機本身不帶有功率放大器和揚聲器(俗稱的喇叭和音箱),大多數唱機帶有耳機插孔,可以用耳機聽音。如果要用揚聲器放音,就必須將激光唱機輸出信號接到收錄機或組合放音設備的CD端,由收錄機或組合放音設備中的放大器,將信號放大後由揚聲器發出聲音。
一、激光唱機的分類
家用型。家用型激光唱機大多為台式,它與專業型激光唱機在結構上差別不大。但在選曲精度、檢索功能和可靠性方麵,專業型激光唱機要求更高。例如,家用型的選曲是以秒為單位的,專業型是以幀為單位的。專業型激光唱機和高級民用型激光唱機中數字電路部分與模擬電路部分的電源是分開的,以免由於數字電路中的高頻成分通過電源電路影響到模擬電路,使音質下降。專業型激光唱機有台式,落地式和分體式。分體式專業激光唱機由控製單元和主體單元組成。主體單元包括轉盤、激光拾取器、數字聲頻和模擬聲頻輸出部分。在放音時,可以用一台控製單元控製幾台主體單元來協調放音,在節目編輯播放中非常實用。
目前已有可以一次將幾張激光唱片或十幾張激光唱片置於一個盒內,進行按編排程序自動重放的激光唱機。還有可以按編排程序自動重放300~600張激光唱片的專業用激光唱片自動放音係統。
便攜型。便攜型激光唱機的體形很小,例如稱為迪斯科曼(disc—man)的一種便攜型激光唱機的體積為138.3×151.5×40mm,重量約0.44kg(電池除外);可用背帶掛在肩上或夾在腰帶上,邊走邊用耳機欣賞音樂。
汽車用型。汽車用型激光唱機,操作更為方便,用一隻手將唱片插入唱片入口後,唱片會自動進入機內。它要求能耐震動、耐高溫和耐劇烈的溫度變化。
二、激光唱機的組成與工作
激光唱機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激光拾取器及其移動機構,信號處理電路,伺服係統和唱盤驅動係統。
1.激光唱片上的信號怎樣被激光拾取器拾取
激光拾取器上的低功率固態鋁砷化镓類激光發生器,發出波長為0.78um、功率為2~3mw的紅外偏振激光。當激光束由唱片透明基底射入時,由於透明基底的折射率為1.55um。激光唱片上記錄的小凸起所在平麵入射到地後,再反射到小凸起所在平麵的距離剛好等於1/4波長+1/4波長=1/2波長。即當激光與入射到地後又反射的激光在小凸起平麵上有半個波長的相位差,即反相,使反射光束強度大為減小,在沒有小凸起處,入射到地上的激光束則大部分被反射回來,因而反射光強弱有變化。在光路中,由分光棱鏡將反射光與入射光分開,由光敏二極管檢測出反射光的強弱變化,便可轉換成與D波形相近的高頻電信號。
激光拾取器如何工作,激光二極管所發激光通過準直鏡後成為平行光束,經分光棱鏡及1/4波長片後,由物鏡聚焦在激光唱片反射膜上,成為直徑約1.2um的小光點,由激光唱片反射的光束再通過物鏡成為平行光束,經1/4波長片,在分光棱鏡上轉向90°,射向光敏二極管。
分光棱鏡是將兩個直角棱鏡的斜麵合在一起組成的。其中一個直角棱鏡的斜麵上塗布有偏振膜。1/4波長片是光的雙折射片。線偏振光束通過它後成為螺旋圓偏振光,經激光唱片反射後,圓偏振光的旋轉方向要左右反轉。通過1/4波長片後,恢複為線偏振光的反射光的偏振麵相對於入射光旋轉了90°,使通過分光棱鏡的入射光旋轉了90°。於是與分光棱鏡入射麵平行的偏振光可以直線通過,與入射麵垂直的偏振光則被斜麵的偏振膜阻擋,而向90°方向反射,經會聚透鏡及柱麵透鏡後射向光敏二極管,進行重放信號的光電轉換以及聚焦誤差、循跡誤差的檢測。
如果采用三束式聚焦,循跡在準直鏡前或後有一繞射光柵,它是一塊表麵刻有等間隔細光柵的玻璃片,激光通過光柵後彼此幹涉,分為許多光束,可限製光束隻允許其中最強的一條與次強的兩條通過,形成三光束。如果用單束式聚焦、循跡則無需這個光柵。
簡化的三束激光拾取器可以沒有準直鏡,而在物鏡組中包含有起準直鏡作用的透鏡。它也沒有1/4波長片,並以不塗布偏振膜的半導光鏡代替分光棱鏡,還有使用相幹性轉差的、含有鄰頻的激光二極管,來防止因反射光的幹涉影響激光二極管所發激光的穩定性。
簡化的單束激光拾取器。它無1/4波長片及繞射光柵,並以楔形棱鏡代替分光棱鏡中的一個,或以半導光鏡來代替整個棱鏡。準直鏡與物鏡相距較近,以便隻利用激光束中心部分的優質光束,而舍棄周圍的光束。
激光拾取器的移動是通過激光拾取器的聚焦,循跡靠移動機構來完成。移動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種,適用於不同要求的激光唱機中。
(1)移動臂式。循跡線圈裝在移動臂上,磁鐵固定在機架上,循跡線圈中電流的大小和方向決定了使線圈受力的大小和方向,線圈帶動移動臂作圓弧形移動。
(2)齒輪齒杆式。這種方式的檢索速度較慢,隻用於普及型激光唱機中。
(3)線性電動機式。移動體中裝有激光拾取器和驅動線圈。兩塊磁鐵安裝在邊軛內,它們的相對極性相同,磁鐵所發磁通過中心軛、邊軛形成閉合磁路。磁鐵與中心軛之間形成隙縫,驅動線圈位於隙縫中間,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線圈將受力的作用而移動。在與驅動線圈相反的一端另有一線圈,當移動體移動時,線圈中將感應出感應電動勢,可用來作為電機移動速度的監測信號。
2.激光唱機的伺服係統
伺服(Servo)係統是檢測出運動係統的誤差信號後,控製電動機自動地加以校正,使之回複到正確狀態的自動控製係統。激光唱機中的伺服係統有以下四種:
(1)唱片轉速伺服。使唱片在不同半徑拾取信號時,轉速自動在500r/min~200r/min之間連續變化,以保證激光束以恒線速度掃掠唱片上的紋跡。
(2)循跡伺服。使激光束在唱片經向準確跟蹤螺旋紋跡,精度為0.1um。
(3)聚焦伺服。使激光束準確聚焦在唱片紋跡上,聚焦深度2um,聚焦精度0.5um,不受唱片不平、偏心等影響。
(4)光係統伺服。使激光拾取器移動到規定位置上,以進行選曲和拾取信號。
激光唱機激光束光點應當聚焦在唱片紋跡的地上,並應沿唱片紋跡掃掠,不能偏離。因此,激光唱機應能自動控製激光束的聚焦和循跡。控製方式有兩種;單束式和三束式。
①單束式聚焦和循跡控製方式
由激光唱片反射回來的激光束,經光劈分為兩條光束,射到A、B、C、D四個光敏二極管上,四個光敏二極管輸出的總和(A+B+C+D)形成數據信號,聚焦控製也由四個光敏二極管完成。當聚焦正確時,四個光敏二極管受到相同強度的光束照射;當聚焦不正確時,則兩條光束將靠近(當唱片較遠時)或離遠一些(當唱片較近時),使(A+D)-(B+C)有一定數值,用來控製物鏡移動,調整激光束的聚焦。
光敏二極管還產生自動循跡信號。當激光束射向紋跡中心時,反射出對稱光束;當激光束偏離紋跡中心時,反射光束將不對稱,光強將不同,(A+B)-(C+D)就形成誤差信號,控製激光束正確循跡。
②三束正確聚焦及循跡控製方式
三條光束的中間光束是用來拾取數據和控製聚焦的,兩條循跡光束則隻用於循跡。
聚焦信號是由一球麵凸透鏡和一柱麵透鏡所形成的光點來取得的。光點變化的形成圖。當聚焦正確時,由唱片返回的光束,經物鏡和柱麵透鏡後,在光敏二極管接收相等光量,無誤差信號輸出,當唱片較近或較遠時,聚焦不正確,返回的光束在光敏二極管平麵上形成橢圓光點,四個象限的光敏二極管接收的光量不相等。因而有誤差信號輸出。
三束式循跡,兩條循跡光束分別位於中間光束右上方和左下方。當正確循跡時,,兩條循跡光束的一部分將掃掠小凸起的邊緣,另外一部分將掃掠到地上,中間光束被反射後,使四個象限的光敏二極管受光,而循跡光束被反射後,使位於主光敏二極管兩側的兩個光敏二極管受到相等光強的照射,循跡誤差信號為零。當中間光束沒有正確循跡時,反射光束的強度將減小,兩條循跡光束的反射光束強度將不相等,形成循跡誤差信號。
激光唱機的使用與維護
激光唱機應該避免外界傳來的振動,包括揚聲器傳來的聲音振動。因此,激光唱機應遠離揚聲器,更不能把揚聲器放在激光唱機後麵。放置唱機的桌子應該較重,或在激光唱機上放置較重的物體。在激光唱機下麵應放上墊子或彈性隔離物。放大器不要架在激光唱機上麵,以免激光唱機發出的各種高頻噪聲信號進入放大器,使音質變壞。下麵就介紹便攜式激光唱機和台式激光唱機的使用和維護。
1.便攜式激光唱機的使用與維護
以SONYD—11型激光唱機為例加以說明。
(1)按動開蓋鍵打開機蓋,打開電池盒裝好電池,再蓋好電池盒,或接通外接電源。
(2)放入激光唱片,注意,應將唱片印有商標、曲名的一麵朝上放在唱片托盤上。蓋好機蓋後可將左側麵的機蓋鎖鈕(LOCK)鎖上,以免誤碰開蓋鍵,使放音中斷。
(3)插好耳機插塞,並戴好耳機。
可從觀察窗看出。開始第一個曲目的放音。這時依次顯示出唱片的總放音時間和樂曲號。可調節前側麵的音量調節器(VOLUME)轉鈕位置(越向右旋轉,音量越大),將音量調到合適大小。
放音時,還可調節右側麵上的低音提升(BASSBOOST)鈕。低音提升鈕共有三檔,由左至右為正常(NORM)、中等(MID)和最大(MAX),即越向右,低音越重。
(5)當需要暫停放音時,可按放音/暫停鍵。需要恢複放音時,可再次按動放音/暫停鍵。
(6)當停止放音時,可按動停止鍵,使唱片停止轉動,電源會自動斷開。按動開蓋(OPEN)鍵,取出唱片,蓋好機蓋。
為了防止在放音過程中誤碰一些按鍵而使放音中斷,可將前麵上的鎖定/繼續(HOLD/RESUME)鈕推向最右邊,以保持放音狀態不變。
在放音過程中,按動停止鍵後,再按動放音/暫停鍵,則放音將從唱片開頭部分重新放音。如果將鎖定/繼續鈕推向中間或右方,則按動停止鍵後,再按動放音/暫停鍵,則放音將從停止時所停位置繼續進行放音。
如果鎖定/繼續鈕被推向中間或右端位置,按動停止鍵後,機蓋被打開或電源中斷,則不能保持記憶,再按動放音/暫停鍵時,將從唱片開始部分放音。
(7)需快進、快倒選曲(Search)時,可在放音過程或暫停過程中,
顯示同當時重放的樂曲經過的時間,在樂曲與樂曲交接處顯示幾秒種下一個樂曲號。在選曲過程中,可由耳機聽到較輕的快速進行的樂曲聲。
(8)按動放音方式(MODE)鍵,可以改變放音的方式。可在放音過程或暫停過程中按動。
①曲前介紹(INTRO即Introduction的縮寫)或樂曲掃描(Scan)在鎖定/繼續鈕處於斷開(OFF)位置(最左端)時,按動一下放音方式鍵,顯示屏上即顯示出INTRO字樣。然後再按動放音/暫停鍵,則由第1個樂曲開始,對它放音約10s,這時顯示屏上顯示出樂曲號“01”,然後自動快進到第2個樂曲開始點,對第2個樂曲也放音約10s,這時顯示屏上顯示出樂曲號“02”,依此繼續進行,直到最後一個樂曲放音10s後,顯示屏上出“0”,唱片停轉,電源自動斷開。
②隻對1個樂曲進行反複放音,再一次按動放音方式鍵,則在正放音中的樂曲放音完了後,自動反複重放這個樂曲,這時顯示屏是顯示數字的字樣。
③對整張唱片反複放音,再一次按動放音方式鍵,則當唱片中最後一個樂曲放音完了後,自動回到第一個樂曲,依次進行放音,並且反複進行。顯示屏上有ALL的字樣。
④按不同順序反複放音,再一次按動放音方式鍵,這時,從正在聽的樂曲開始,唱機將自動按不同順序放音,整張唱片放音完後,將自動重新按另一不同順序進行放音。在進行不同順序反複放音過程中,如要對正在聽的樂曲重新從頭放音,可按動快倒鍵;如要移到下一個樂曲開始處,可按動快進鍵。但連續按動快倒鍵也不會移到已放過音的樂曲處。
⑤按自己要聽的樂曲自行編排順序放音(RMS放音,或編程放音),再一次按動放音方式鍵,顯示屏顯示RMS和內爍的MEM字樣。按動快進或快倒鍵選擇一個要聽的樂曲,然後按動記入(ENTER)鍵,將所選樂曲號記入機內。反複進行這種操作,可以記入20個樂曲。按動放音/暫停鍵,顯示屏上閃爍的MEM字樣消失,開始按所記入的順序放出所選樂曲。
如果在這種放音方式進行過程中,再一次按動放音方式鍵,則回到通常的按正常順序放音的方式。
(9)便攜式激光機的維護
便攜式激光唱機的簡單故障處理,仍以SONYD-11激光唱機為例說明。
①不能放音
檢查鎖定/繼續鈕是否已置於最左端。
檢查唱片有紋跡的一麵是否已朝下放置。
檢查唱片是否已放正。
檢查唱片是否幹淨。
檢查上蓋是否蓋好。
檢查激光透鏡上是否結露。
檢查電池是否有電。
②耳機不出聲
檢查耳機插頭是否插牢。
檢查音量鈕是否已向右旋轉。
③聲音斷續
檢查唱片是否有嚴重劃傷。
2.台式激光唱機的使用
台式激光唱機的外形大多為偏長方體。以建伍(KEN-WOO)牌DP-47型台式激光唱機為例進行說明每個按鍵的功能。
①電源開關(POWER);
②唱片托盤伸出/縮回(OPEN/CLOSE▲)鍵;
③時間顯示(TIMEDISPLAY)方式鍵;
④重複放音(REPEAT)鍵;
⑦記憶(MEMORY)鍵;
⑧校驗(CHECK)鍵;
⑨清除(CLEAR)鍵;
(11)停止(STOP)鍵;
(12)曲目號(TRACKNO),顯示屏上顯示的名稱。
(14)時間顯示:一個樂曲時間或相對時間/整張唱片時間或絕對時間(SINGLE/TOTALTIME);
台式激光唱機的使用方法如下(以DP-47型):
(1)連接唱機後麵板上的線路輸出到已連接好揚聲器和連接好電源的功率放大器上。將唱機後麵板上的交流電壓選擇開關鈕移到220~240V位置。將唱機電源插頭插入交流電源插座。按動唱機和放大器電源開關,接通電源。
(2)按動唱片托盤伸出/縮回鍵(▲),使唱片托盤伸出,將激光唱片放到托盤上,(注意:唱片印有商標、曲名的一麵應朝上),再按動唱片托盤伸出/縮回鍵,使托盤縮回。這時,按動放音/暫停鍵,唱片將從第1個樂曲開始放音,顯示器上
(3)需要暫停放音時,按動放音/暫停鍵,放音停止,顯示器上顯示
失,樂曲號顯示也消失。當放完一張唱片的最後一個樂曲時,放音自動停止。
(5)如果在停止狀態時,要選聽第幾個樂曲,按動快速選曲鍵,選好
和曲目號。
如果在放音狀態下要選聽第幾個樂曲,按動快速選曲鍵後,會自動進行該樂曲的放音。
如果唱片托盤未縮回時,按動快速選曲鍵選好樂曲後,再按動放音/暫停鍵,則唱片托盤將自動縮回,進行該樂曲的放音。
(6)在放音或暫停狀態下,連續按動快進、快倒選曲鍵選曲時,可以聽到較輕的快速放音的聲音,可根據聽到的聲音找到要聽處,抬起按鍵,開始放音。
如果連續按動快進鍵超過了唱片終止區,則將停止到唱片的起始點處。
如果連續按動快倒鍵超過了唱片的起始點,則選曲將停止在唱片的起始點處。
字樣。其步驟是:先按停止鍵,然後用快速選曲按鍵選取樂曲號,在3s之內按記憶鍵,這時樂曲號被顯示並被記憶,同時顯示出該樂曲的放音時間,大約顯示4秒鍾。連續進行上述操作,可連續選曲,但最多隻能記憶20個樂曲。超過20個的樂曲將被取消。如果選取樂曲號後,超過3秒鍾未按記憶鍵,則選的樂曲號無效,顯示器仍顯示以前的狀態。
編程的樂曲號,每個樂曲號顯示4秒鍾。
如果編程後需要修改已編程的一個樂曲號,則可在按動校驗鍵、找到需修改的樂曲號後,在4秒鍾之內再按動快速選曲鍵,選得新的樂曲號後,在3秒鍾之內,按動記憶鍵,就可修改完了。如果上述兩步操作時間多於4s,則新選的樂曲號將被記憶為最後一個編程樂曲。如果在修改時未按動記憶鍵,則修改無效。
如果按動一次清除鍵,則編程的最後一個樂曲號將被清除,再按一次清除鍵,則編程的倒數第2個樂曲號將被清除,餘下類推。
為了快速將所有記憶的編程樂曲號清除掉,可使唱片托盤伸出或斷掉唱機電源。
停止放音時,可按動停止鍵。要暫停時,可按動暫停鍵。當最後一個編程樂曲放音完了後,唱機將自動停止工作。
(8)進行重複放音時,無論是否編程放音,都可按動重複鍵,這時顯
重複鍵,或按動停止鍵,或使唱片托盤伸出。
3.使用激光唱機應注意的問題
激光唱機在放音時,如果受到振動或衝擊,唱機內的激光拾取器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跳到相鄰紋跡上,以致產生跳音或啞音。這在便攜式激光唱機更容易產生。當然在激光唱機中采用機械懸掛方式或循跡伺服係統來盡量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仍有一定限度。因此,激光唱機在放音時,應盡可能使它不受到振動和衝擊。而且也應注意以下問題:
(1)新購進的激光唱機大多在唱機底板上有兩個螺釘,用來鎖定唱機的轉動部分,以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傷,應將它們旋下,否則,激光唱機不能工作。
(2)新購進的激光唱機應核對標牌上注明的電壓是否與所用的交流電源電壓相符,相符才能插入插頭使用,否則應加變壓器後使用。
(3)激光唱機上方應留有3cm高的空間,以利於通風冷卻。
(4)激光唱機不應置於日光直射處或暖氣片附近,也不應置於功率放大器上麵,以免受到過多熱量。
(5)激光唱機上麵不要放置錄音磁帶或錄像磁帶,以免它們受到唱機中變壓器磁場的影響。
(6)唱機轉動部分大多是由含油軸承支承的不需另行加油。
(7)唱片托盤不要長時間處於伸出狀態,以免進入灰塵。
(8)唱片托盤不要用手壓回,必須按動托盤伸出/縮回鍵,使它自行縮回。
(9)不要用眼睛直接觀察激光發生器是否有激光輸出,以免燒傷眼睛。
(10)有些激光管內有毒性物質,對損壞的激光管不要加以解剖,以免中毒。
(11)當激光唱機從溫度較低處移至溫度較高的室內時,激光拾取器發出激光的透鏡上會蒙上水汽(結露)而不能工作,這時應接通電源放置一些時間,使水汽消失後於使用。
(12)激光唱機表麵可用細羊皮或絨布蘸少許清水來擦拭,不能用含酒精或氨的溶液。以及用去汙粉來擦拭。
對顯示屏上的輕微劃痕,可用布蘸些牙膏反複摩擦來消除。
激光唱機如用布罩防止灰塵時,應在使用完畢且熱量散失完了後,再罩上布罩。
(13)由激光唱機連接到放大器的接線應能夠很好地傳輸20Hz—20KHz的聲音頻率信號,並且兩者的連接處接觸要良好,不能有損耗。
激光唱片
人們很早以前就有將聲音記錄下來的願望。據傳說,曾有人對一個竹筒大聲說話後立即將竹筒蓋住,以為聲音會留在竹筒中,當然,這是徒勞的。隻有當人們對聲音的本質有了認識之後,才有了記錄聲音的辦法。
1877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Edison)利用包有一層錫箔的圓筒來記錄聲音,開創了人類記錄聲音的新紀元。采用的方法是在一個大喇叭筒的底端連接一個金屬膜片,在膜片背麵的中心,垂直焊有一個刻針,使刻針與圓筒上包的錫箔層接觸。當對大喇叭筒大聲講話時,聲波使筒底的金屬膜片振動,帶動刻針上下振動。如果使圓筒按一定速度轉動並使喇叭筒沿圓筒長度方向移動,刻針就會在錫箔上刻下深淺變化的連續的一圈圈螺旋形聲槽,完成錄音過程。放音時,使刻針與圓筒上錫箔形成的聲槽上下振動,就可由喇叭筒發出記錄的聲音。這種記錄音由於上下振動的幅度不能很大。因此,重放出來的聲音很小,並且很模糊。另外,它不能複製出相同的錄音,也是它的一個缺點。後來,將錫箔筒改為蠟筒,這些缺點還原樣存在著。
1895年貝利那(Beliner)將蠟筒改為圓盤形蠟片,將刻針彎了90°,使振動變為水平方向,增大了振動幅度。可以將已錄音蠟片作成模板,從而可以大量進行複製,後來改用蟲膠壓製唱片,並且采用發條來驅動唱片轉動。這是唱片的第一次革命。
唱片的第二次革命是在20世紀20年代發明了電子管放大器、碳粒傳聲器、電刻紋頭和電拾音器的情況下進行電氣片和放音,使時質大大提高,並且放音的音量大小也可進行調節。這時的唱片稱為粗紋唱片,是每分鍾78轉的,25cm的唱片單麵放音約3min,用sp來表示它。
第三次革命是1948年開始生產的用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體為原料的密
第四次革命就是1982年開始出售的數字式激光唱片,可以說是劃時代的革命。
激光唱片是利用激光(一種亮度極高、單色性和方向性很好的光)將聲音記錄下來,並且利用激光來重放出聲音的一種唱片。激光唱片與以往的密紋唱片有本質的不同,它是利用數字技術將聲音記錄和重放的一種劃時代產品。它的直徑隻有12cm,如同人的手掌大小,可以裝在衣袋內,攜帶起來非常方便。
一、激光唱片的外貌
激光唱片表麵呈銀白色,光亮得如同一麵鏡子,可以清楚地照出人像。當光線照射到它上麵時,能呈現出五色繽紛、如同彩虹般美麗的色彩。
激光唱片的英文名字是CompactDisc,簡稱為CD,意思是袖珍唱片。港台等地稱為鐳射數碼唱片,又稱“碟仔”。激光唱片和唱機是1982年開始出售的,它是在精密機械技術、激光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等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是集高、精、尖技術於一體的產物。
激光唱片的國際統一標誌是“COMPACTDICSDIGI-TALAUDIO”意思是“數字聲音袖珍唱片”。
有些激光唱片上印有帶框的AAD等字樣。這是由於激光唱片的製作,要經過錄音、編輯和製作母帶三個過程。根據各個過程的信號形態是模擬(用A表示)還是數字(用D表示),可以將激光唱片分為三類,即AAD、ADD、和DDD。舉例來說,AAD表示是用模擬形態錄音,用模擬形態編輯,再轉換為數字形態信號做成母帶後製成的激光唱片,而DDD則表示錄音、編輯、製作母帶都是在數字形態下進行的,兩相比較,DDD唱片質量要高於AAD。
二、激光唱片與密紋唱片
激光唱片上的紋跡與密紋唱片不同,它不是由唱片邊緣部分向唱片中心部分螺旋形排列,而是由唱片中心部分向唱片邊緣部分按順時針方向(由放音時激光束照射的一麵來看)螺旋形排列。而且唱片隻有一麵錄有聲音紋跡。唱片沿半徑方向每1mm長度內大約記錄有625圈紋跡。一張唱片上大約記錄有2萬圈紋跡,總長度約5km。
激光唱片在放音時,是將有紋跡的一麵朝下,印有商標、曲名的一麵朝上倒扣在唱片托盤上的。從上麵來看,它與密紋唱片相同,是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但激光拾取器所發出的激光束是從下麵照射到唱片紋跡上拾取信號的,所以從激光照射的方向來看,唱片就是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由於唱片上的紋跡從激光照射的方向看是由唱片中心向唱片邊緣順時針螺旋排列的,因而唱片逆時針方向旋轉,可以使信號依次被拾取出來。
激光唱片隻單麵錄有聲音紋跡的原因是:
(1)激光唱片一麵的錄音時間最長可達74min42s,所以一張唱片的一麵就可記錄完一首長的樂曲。
(2)激光唱片在製作時,需在壓製後的唱片半成品紋跡上鍍上一薄層鋁反射膜,然後塗上保護層,如果要雙麵錄音,隻能將按上述方法製作出的兩張唱片的保護層相互粘合形成一張雙麵唱片,但價格要比單麵唱片高出一倍以上,並且對有選擇地購買唱片的人也不方便。
(3)重放激光唱片時,換一張另外的激光唱片和將一張雙麵錄音的激光唱片翻麵所需的時間不相上下。
激光唱片在放音時與密紋唱片不同。密紋唱片的轉速是恒定不變的,例
置,不斷地改變轉速,即從唱片中心部分約500r/s改變到唱片邊緣部分約200r/s。
唱片旋轉一定角度時,外圈所走的長度要大於內圈所走的長度。對於密紋唱片來說,最內圈與外圈的長度要相差3倍,也就是兩者的線速度要相差3倍。當唱頭上的唱針在內圈放音時,由於線速度比在外圈放音時慢,所以音質要差。為了避免唱片內外圈音質不同這一缺點,在唱片任何位置使線速度都一定的方式,稱為恒線速度方式,即CLV(ConstantlinearVelocity)方式。與此相對應,前一種稱為恒角速度方式,即CAV(ConstantAngularVelocity)方式。
在CLV方式下,唱片的轉速必須不斷改變,需要非常複雜的控製轉速的係統。在激光唱機中裝有轉速可以自由改變的伺服電動機,可以很好地控製轉速的改變。
激光唱片放音時,為什麼必須采用CLV方式?這是由於記錄信號的小凸起的長度,必須不因在唱片上的位置的不同而改變,即應保持恒定,才能保證正確地拾取信號。因此,從唱片最內圈紋跡到最外圈的紋跡,必須保持恒定的線速度。
另外,CLV方式可以提高一張唱片的記錄容量。激光唱片正是由於采用CLV方式,才使得12cm直徑的唱片可放音74min42s。
激光唱片的線速度隨唱片記錄時間的長短不同可在1.2~1.4m/s之間選擇,但一張唱片的線速度是一定的。記錄時間長於60min的唱片,線速度可低到1.2m/s;記錄時間短於60min的唱片,線速度可高到14m/s。
激光唱片與密紋唱片相比有如下特點:
(1)密紋唱片上麵記錄的聲音幅度隨時間不斷變化的波形紋跡,是可以用人眼看得見的彎彎曲曲的連續紋跡(也稱為聲槽)。也就是說,上麵記錄的是模擬所錄聲音波形的信號,即模擬信號;但激光唱片上麵記錄的是能代表聲音變化的由0和1組成的數字信號。用高倍率放大鏡可以看出,記錄的紋跡是由0.5μm寬(μm為微米,1μm=1/106m,即1微米等於1百萬分之一米)、0.13μm高、具有九種不同長度(0.9~3.2μm)的小凸起和間隔構成的(由放音時激光照射的一麵來看)。
(2)密紋唱片兩圈紋跡之間的距離(即紋距)約為0.1mm,而激光唱片上兩圈紋跡之間的距離隻有1.6μm,相當於密紋唱片紋距的1/60。是人頭發直徑的1/30。
(3)密紋唱片的紋跡是在唱片表麵上,而激光唱片的紋跡是在唱片基底材料和保護層中間,與外界不接觸,不易受到損傷,因而激光唱片壽命很長。
(4)直徑30cm的密紋唱片的單麵放音時間約25min(分);而直徑12cm的激光唱片單麵放音時間可達1n(小時)多(最長為74min42s,即74分42秒),例如貝多芬的第9交響曲(合唱),可以從頭到尾記錄在一張唱片上。
(5)密紋唱片正反兩麵都錄有紋跡,而激光唱片在一麵錄有紋跡,在另一麵印有商標、曲名等。雖然激光唱片的兩個表麵看起來似乎一樣,但印有商標、曲名的一麵是放不出聲音的。
(6)動態範圍寬。我們知道,人耳能夠承受的最大聲壓與能感受到的最小聲壓相差一百萬倍(即106倍),也可用120dB(分貝)來表示,稱為動態範圍。激光唱片所能記錄和重放出的聲音動態範圍約在90dB以上,而密紋唱片所記錄和重放出的聲音動態範圍則隻有約60dB,很難再提高。因此,激光唱片重放出的聲音,聽起來可以起伏逼真。
(7)頻率範圍寬。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為20~20000Hz(或寫作20Hz~20KHz)。密紋唱片的頻率範圍約為30Hz~18KHz,±2dB,而激光唱片的頻率範圍約為5Hz~20KHz,±0.5dB,與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一致。因此聲音真實動聽。
(8)信噪比高。重放密紋唱片時,必須使唱針接觸唱片,循著唱片聲槽的紋跡拾取信號而發聲,因而會產生摩擦噪聲。另外,由於靜電感應的哢啪聲,轉盤轉動引起的旋轉噪聲、唱片上灰塵造成的喀嚦聲,使重放出的節目聲與噪聲之比(即信噪比,以dB表示)較小,約60dB,並且隨著唱片使用次數的增加,信噪比還要變壞,嚴重時,可達到無法聽音的程度。激光唱片在放音時,是用激光照射紋跡,利用反射光來拾取信號,不會產生摩擦,因而信噪比可高達90dB以上。因此,聽激光唱片時,在曲目間的空隙處,沒有任何噪聲出現,背景非常幹淨,而且信噪比可以長期不變。
(9)失真小。密紋唱片放音時,由於唱針在唱片上循跡時會產生跡失真等多種失真,因而失真係數約為2%。激光唱片的失真係數隻有0.03%~0.0025%。因此,激光唱片重放的聲音要更真實。
(10)抖晃率非常之小。重放普通密紋唱片時,唱盤由電動機帶動旋轉,電動機傳動機構會使唱片轉速有變化。轉速快時,重放聲音的音調會升高;轉速慢時,重放聲音的音調會降低,如果忽快忽慢,則重放聲音的音調就會忽高忽低的變化。我們將轉速每秒內小於10次的變化稱為晃動;大於10次的變化稱為抖動。總稱為抖晃。抖晃偏移的頻率與原來頻率之比稱為抖晃。普通密紋唱片的抖晃率約為0.03%。激光唱片重放時,利用能產生高頻振動的石英晶體所產生的高穩定性振動頻率來控製電動機轉速。因此,用測量儀器幾乎測不出抖晃的存在,即不存在聲音變調問題。
(11)立體聲分離度高。立體聲是由聽音人前方左右兩個揚聲器發出不完全相同的聲音,使聽聲人兩耳聽到後能產生聲源方位感、立體感的聲音重放係統。如果送往左右揚聲器的信號彼此間有串音,就必然會影響立體聲的聽音效果,可以用立體聲分離度來表示彼此串音的程度。密紋立體聲唱片由於左右聲道信號是被記錄在一個U形聲槽的左右槽壁上,彼此容易受到影響而產生串音。因此,它的立體聲左右信號分離度較差,約為25~30dB。激光唱片的立體聲左右信號是分別進行記錄的,因而它的立體聲左右信號的分離度較高,約為90dB,立體感強。
另外,密紋唱片放音時所用的拾音器類型、唱針的針尖形狀、唱針對唱片的壓力(針壓)、循跡情況,以及唱針的磨損程度、唱片的新舊度都會影響放音質量,而且需要經常調整針壓、循跡情況和更換唱針。而不同類型激光唱機所用放出的激光唱片音質可以認為差別不很大,並且音質長久不變,不需調整。
三、激光唱片的保存與維護
激光唱片是由聚碳酸酯塑料製成的。應注意不要被硬物劃傷,不要按上指紋,防止塵土沾汙,不要用粗布擦拭,也不要用嘴吹激光唱片表麵上的灰塵,以免沾上唾液。不要用力彎曲唱片。為了防止激光唱片變形,應將唱片存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要遠離熱源,不要將唱片放在日光直射處或暖氣片附近,尤其不能放在汽車中由日光曝曬。存放時,唱片應置於唱片盒內,將唱片盒直立放置,防止唱片翹曲。
另外,也不要在激光唱片印有商標、曲名的一麵粘貼紙條或寫字。
由唱片盒中取出激光唱片時,應該用大拇指和中指夾住唱片邊緣,用食指按動唱片盒中央的彈性齒,將唱片取出。應該注意盡量避免用手接觸唱片上有紋跡的部分,並且要輕拿輕放。唱片放回唱片盒中時也要用與取出時相同的方法。
激光唱片表麵有汙跡時,不能使用普通唱片清洗液或唱片靜電消除液來消洗,更不能用酒精、苯等化學溶劑擦拭。可以用浸濕了水的軟棉布或絨布,由唱片中心沿半徑方向向外擦拭,不能轉圈擦拭,以免形成圓形劃傷,影響激光拾取信號。
在重放激光唱片時,激光束以直徑約0.8mm的小光點聚焦到唱片表麵上,當激光束進入唱片內部後,受到折射、會聚,到達唱片上紋跡處時,直徑隻有1.2μm左右。因此,唱片表麵上的小灰塵、小劃傷和手指印等對激光拾取信號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厚的灰塵、深度劃傷和帶油汙的手指印,就會影響激光對信號的正常拾取,造成跳紋或在一小段紋跡之間反複放音。所以,激光唱片用完後,應立即放回唱片盒中,切勿摔碰,並應注意保持唱片的清潔。
激光唱片存儲不當和使用不當都會使它翹曲變形,放音時,會影響激光束對信號的拾取,使音質變差。如果變形不嚴重,可將唱片放在兩塊清潔的玻璃板中間疊壓一段時間,使唱片恢複平整。如果唱片變形嚴重,仍如上述將唱片放在兩塊玻璃板間,用夾子夾緊,然後一齊放入約50℃的幹淨溫水中浸泡約20min後,將兩塊玻璃對拉開,用軟布擦去唱片和玻璃板上的水,用兩張白紙分別置於唱片兩麵,仍用玻璃和夾子夾緊唱片,經過半個多小時後,就可取出已經恢複平整的唱片。
語言實驗室教學應用
電聲設備的應用理論與實踐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的電化教育事業正沿著有中國特色的道路飛快前進。在日益增多的知識麵前,電化教育是加強學習能力,擴充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
實施電化教學,廣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表現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呈現高速運動,模擬危險性實驗,使事物變小為大或變大為小,變靜為動或變動為靜,變虛為實或變實為虛,向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並且通過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電化教育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可以向學生展示更加廣闊的知識領域,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電化教育還能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作用。
在學校的電化教育中,電聲設備以它的普及、經濟、實用,做為“常規武器”得到廣泛的應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擴音廣播的特點及應用
一、擴音廣播的特點
擴音廣播是聽覺的媒介,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擴音廣播雖然隻作用於聽覺器官,但從教育上看,卻能使人們集中注意力去聽,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學習中,靈活動用聽覺媒介,可以學到許多技能,如語言學習中的聽、說、讀、寫、譯等。
可將聲音擴大,遠距離傳遞信息。聲音靠空氣傳播時,由於強度隨距離衰減很快,因而傳播距離有限。通過有線或無線廣播傳遞聲音信息時,克服了聲音傳播距離的限製,可使近地遠方的人都能把聲音聽清楚。
擴音廣播傳輸知識迅速,不受時間、空間限製。無線電廣播是靠電磁波傳遞聲音信息的,其速度每秒達30萬千米。利用短波廣播能夠避免高山阻礙,如在北京廣播,東北長春、西南昆明以及其它各地都可“同時”聽到;有線廣播雖然是靠導線傳送,傳播距離和範圍有一定限製,但是傳播的速度是同樣的。
傳遞知識信息有真實感。通過擴音廣播傳遞知識時,除當事人解說外,還可配上一定的音響效果,使人聽起來感到親切、真實、易於受到感染。
二、擴音廣播在教學中的功能
1.可以擴大教育、教學規模
利用有線廣播教學,可以把班級教學人數擴大,由數十人到幾百人幾千人;利用無線廣播教學,可以一人講述,數千數萬人聽講。如各種廣播教學為廣大群眾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外語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隻要有收音機就可收聽學習。
2.可使知識及時補充和更新
現在科學技術發展很快,課堂教學需要隨時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社會需要。擴音廣播傳遞知識迅速,能將遠方近地當天的新知識收聽到,及時補充到課程內容裏。有些內容雖與課程無直接關係,但能起到參考書一樣的效果,可對課堂某課題的教學加以補充。如無線電廣播中科學知識節目播出的有關“宇宙航行”的知識,對學習天文學中“太陽係”的課題能夠起到“開場白”的作用。
3.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教學效果
擴音廣播是加強聽覺刺激的一種媒介,教師或廣播員用生動的語言講解有關知識,易於吸引聽眾,扣人心弦。尤其當把廣播劇等結合課程內容播出時,使兒童在教室聽到劇情,更能增強“教與學”的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運用擴音廣播教學時,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年齡不同,教材有別,方法適宜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4.能夠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運用擴音廣播教學,目的是促使教師改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因為:廣播的材料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教師備課必須認真、充分,才可能勝任;通過廣播,教師能夠聽到特級教師的優秀教學方法和技巧,然後應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5.能夠達到教育經濟學的要求
教育經濟學對教育的要求是:花錢少、辦事多、收益大。利用擴音廣播教學,一位教師可以教數百人、數千人、數萬人;在社會上,廣播電台播出的學校所需要的教育節目,各地的學校都可以收聽到。從價值上看,廣播電台花錢有限,聽眾購置收音機花費也不多,可是它卻能使千萬人獲得學習機會,受到教育。不論人力、物力或是財力都是經濟的。在目前我國經濟條件下,擴音廣播易於達到普及,隻要學校重視就可推廣。
不過擴音廣播在教學上也有缺陷,例如它是單向傳輸信息,不能及時獲得反饋;時間性也有限製,學校排課有困難;缺乏密切配合教學課程內容的節目等。
三、擴音機在教學中的應用
擴音機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用擴音機為大班上課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各級各類學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加,為了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困難,保證教學質量,常采用擴音機上大班課的方式進行教學。
當然,擴音教學較適合於那些教學內容單靠語言就能講解清楚的課型,如語文、曆史、政治等。對於需要輔以大量視覺材料,以訓練技能為主的課型,用擴音教學隻能解決聽的,解決不了看的問題,因而人數太多會影響教學效果。如果由於條件限製,一定要進行大班教學,必須增加放大圖像文字的設備,如采用大屏幕投影書寫儀。在組織教學方麵,也要配備適量的輔導教師,加強輔導工作,配合大班教學,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搞好擴音教學,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一方麵要按照教學大綱,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周密計劃教學進度及安排;另一方麵還要充分考慮擴音教學特點和學生情況,注意改進教學方法;第三方麵,第一次上課前,教師要到現場查看場地、安裝設備和進行試音,以免上課時由於設備沒有安裝好而耽誤時間。要事先安排揚聲器的位置,調整好音量的大小,應保證傳聲效果處於最佳狀態。擴音教學中傳聲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擴音教學的成功與失敗。
上課時,要充分發揮教師體態和語言的表現力等教學藝術才能,使講授有聲有色,富有感染力,從而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力。必要時配合教學內容運用其他教學媒體,更可增強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應用話筒時,口距話筒一般為半尺左右。不要隨意搬動話筒,以免發出不必要的雜音,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講解中遇有需要學生記筆記的標題、概念或重點,可把講話的速度放慢,重複1~2次,重要的內容待學生記完後,還要再讀一遍,以便學生進行校對。教師在講授時可通過前排學生的情緒及時獲得反饋信息,調整講解的速度和內容,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課後,教師要注意收集學生對擴音教學的反映,作為改進大班教學的依據。在教學內容上,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疑問,可采取集體答疑的方式進一步加以輔導,或組織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推出代表到大班發言,再由教師加以概括總結。這樣做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都有好處。
2.用擴音機開辟第二課堂
不少學校在校園和教室都裝有學校有線廣播用的揚聲器,由學生自己管理的廣播台在課餘時間對全校進行播音。播出的內容也多種多樣,如轉播中央或地方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節目,播出自己采編製作的校內新聞或適合學生程度的生動、有趣的外語聽力材料、科學普及知識、廣播體操樂曲及文藝欣賞節目等。
廣播台的工作在教師指導下,需發動和組織學生去做,有關管理、編輯、采訪、機務、播音等項任務都由學生承擔。在中、小學搞廣播活動時,開始老師要對骨幹分子進行簡單培訓,對廣播台的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先由老師協助開展工作,逐步過渡到讓學生自己管理。從而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有利學生德、智、體全麵發展。
四、無線電廣播教學
無線電廣播教學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係統。它通過發送端以高頻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送教學信息,學生則通過收音機收聽教學節目進行學習。其教學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如下所述。
1.明確目的
收聽無線電廣播教學的人員可能是多層次的,但作為某一門課程,在播出之前,一定要考慮播出的對象及所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如播出的對象是在校學生還是社會上的聽眾,節目內容的編排也要考慮聽眾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等。播出前要及時地把播出的目的、內容和時間安排等事項告訴聽眾,以便那些對學習該內容有興趣的人能按時進行收聽和學習。
2.周密計劃
針對不同的收聽對象及播出的目的要求,合理地安排播出時間。
例如:針對在校學生的教學內容可安排在學校上課時間播出,針對社會聽眾的教學內容則安排在早晚播出較為適宜。節目的長短,教學的進度,是否需要重播等都要有周密計劃,而這個計劃應當符合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原則和要求。
3.嚴密組織
無線電廣播教學是多規格、多層次的,為了取得好的效果,要盡可能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溝通電台與聽眾之間的聯係。
例如:有的教學內容是提供給聽眾自由學習的,屬於這種類型的有電台舉辦的各種講座等。盡管是自由學習,廣播電台也要與聽眾建立密切聯係,通過通信等形式收集聽眾的反映,幫助聽眾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根據聽眾的意見和要求改進廣播教學的工作。各類廣播學校開設的各門課程,則是有組織地進行的教學活動,除要求參加學習的人按時收聽外,還要做好課程的輔導、考核等各項工作,以保證廣播教學的質量。
4.充分準備
為了搞好廣播教學,首先要編製好播音教材。編製播音教材時,要由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教師共同研究,從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技術性等方麵保證教材的質量。播音教材要力求做到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在編輯播音教材的同時,還應為教師和學生編印有關使用播音教材進行教學的教學指導書或教學參考資料等文字材料,配合廣播教學使用。
其次,收聽者也要做好各項收聽準備,如提前購買文字教材,檢查收音機是否良好,收聽時間是否能得到保證等。特別是對有組織的集體收聽,更要從收聽場地、收聽的設備、收聽的效果等方麵做好收聽前的準備工作。
5.及時總結
無論是廣播教學的組織者,還是廣播教學的收聽者,都要經常對廣播教學進行總結,並要互相溝通信息,以便不斷改進廣播教學,提高廣播教學的播出與收聽效果。
五、無線話筒在教學上的應用
前麵曾提到擴音機在教學上的應用。一個方麵就是用擴音機為大班上課。如果使用普通話筒,則因為話筒位置是固定的,而教師在上課時有時要板書,有時要利用掛圖,有時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要在講台上走動,這樣教師與話筒的距離不能固定,擴音機的輸出就會因此而忽大忽小,教師為了使用擴音機就不得不受相當的限製。如果使用無線話筒,教師可以將話筒放在上衣口袋裏或掛在胸前,就可以自由走動,十分方便。
1.無線話筒的原理
無線話筒由話筒部分、收擴部分組成。它的話筒部分就是一隻高傳真超小型調頻無線電發射機。它將一隻話簡、超高頻發射機和電源安裝在一隻小金屬容器中,其尾端一根導線就是它的發射天線,它能將聲音轉換成高頻調頻電磁波。由於它的發射功率小,接收距離在50~100米之間,國家規定它的發射頻率在100~120兆赫之間,通常將它分成八個頻道,每2兆赫為一個頻道。
無線話筒的第二部分是一台收擴機,它包括高頻頭和自動頻率調節器(AFC)、中頻放大器、鑒頻器、低頻放大器和穩壓器等。高頻頭調諧在話筒發射的中心頻率上。由於話筒部分發射機的頻率受溫度變化等影響,中心頻率會發生漂移,高頻頭的本振頻率也會發生漂移,這種漂移在使用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電路中都采用AFC電路,使接收機在一定頻率範圍內能自動跟蹤話筒發射的中心頻率,以獲得最佳接收效果。
無線話筒的接收采用超外差式,就是將話筒發射的中心頻率轉換成固定的中頻,這樣可以使中頻放大器按最佳放大特性設計。話筒部分發射的微弱調頻波經高頻頭接收後轉換成中頻調製波,經過中頻放大器的放大,由鑒頻器進行頻率檢波,也就是先將調頻信號轉變成調幅信號,再用調幅檢波器對此信號進行檢波,從而恢複原來的聲頻信號並送到低頻放大器中去,由低頻放大器的電壓放大級、頻率特性調節級和功率放大級,輸送到揚聲器轉換成聲波放送出來。
2.無線話筒的應用
在使用無線話筒時首先應檢查話筒部分和接收部分是否配套,如不配套則無法使用,應予更換。如是配套的,可先將揚聲器接上,然後根據所要使用的電源情況將“交直流開關”撥至對應的位置,並將“AFC”開關撥於斷開位置上,將“音量”旋至最小,拉出拉杆天線,這時再接通電源,並將“電源開關”撥至開檔,將音量旋至適度位置(注意避免因揚聲器的輸出反饋到話筒而產生嘯叫聲)。如果揚聲器發出“沙沙”噪聲,表明接收放大器已工作,然後將電池裝入話筒盒內(如是初次使用該型號無線話筒請注意明書對電池電壓的要求和安裝方法)。話筒電源接通後,揚聲器原有的噪聲如消失或減輕則表示話筒部分工作基本正常並和接收放大器是配套的。如仍有噪音可調節“頻率微調”旋鈕,根據調諧指示表或根據揚聲器的噪聲是否消失來判斷接收機的接收頻率與話筒的發射頻率是否吻合。最後將“AFC”開關接通,再根據話筒講話時的情況調節天線的方向,並將音量調節至適當大小,所謂適當大小就是根據教室的大小,學生的多少,外界環境的噪聲以及教師平時講話時的音量音調等調節至需要的響度,既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使教師在講課時,不必太費勁,又使學生在聽課時感到自然。
無線話筒在使用完畢後應切斷電源並將話筒內的電池取出,以免話筒因電池液漏出受到腐蝕而損壞。
錄音的特點及應用
如果我們仔細地考察一下學校的課堂教學活動,就會發現,典型的中小學學生約有50%的時間在聽。而大學生很可能要花近90%的課堂時間來聽課和討論。因此,聽覺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不應被低估。
所謂聽覺媒體,我們指的是各種為教學目的而錄製的和傳播的人聲和其他聲音。教室裏常見的音響設備有唱機,錄音機、有聲卡片閱讀器。
一、錄音的特點及其在教學中的功能
1.錄音的特點
(1)能將聲音記錄下來,以備隨時聽用。錄音不管是機械錄音、光學錄音還是磁性錄音,都能將聲音記錄下來,便於隨時使用。如唱片、有聲電影片、錄音磁帶等。
(2)能夠把記錄的聲音反複多次使用。不論是唱片,有聲電影片還是磁性錄音帶,均可在任何時候反複播放,而且可以控製播放時間,可長可短,可停可放。
(3)能夠將記錄的聲音長期保存。機械錄音、光學錄音、磁性錄音或其他錄音,均可長時間地保存下來。
(4)磁性錄音媒體錄、放十分方便,錄音磁帶可反複多次使用,這對更新教材內容和語音練習創造了有利條件。
2.錄音在教學中的功能
(1)能夠協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對學生講授各種樂器及其音色,不可能將各種樂器一一搬入課堂由教師一個人演奏,這時就可以利用編製好的錄音教材用高質量的放音設備還音以達到教學的要求。又如,在描述一些自然現象或物理現象等伴隨的音響時,教師用口很難模仿,采用錄音製造效果聲,問題迎刃而解,同時能使學生加深印象。
(2)可以幫助教師作典型示範。例如語文課文的朗讀,古詩詞的詠誦;英語課英國人和美國人講話時的語音、語調、節律的不同;又如在聲樂教學中對於不同的發聲法的比較等。不能要求每個教師在各方麵都掌握得非常準確,運用錄音教學可以幫助教師進行典型示範。
(3)擴大教育規模和範圍,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作用。優秀教師由於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利用錄音媒體可以教更多的學生。其他教師也能從優秀教師的講課示範中吸取先進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4)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聽說能力。利用錄音教材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無論是學習漢語普通話,還是學習英、法、俄、日等外國語,學生在學習中除了進行聽力訓練外,還可把自己模仿的發音錄製下來,與標準發音對比,找出差距,及時糾正,不斷提高聽說能力。
(5)可以更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特別在德育方麵有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將英雄、模範人物先進事跡報告會錄製下來,利用廣播播出,對學生進行正麵教育和引導。
(6)配合幻燈解說。放映幻燈時,可以播放事先錄製的解說詞,聲畫同步配合,造成一種視聽清晰的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程度,有利於知識技能的掌握。
二、錄音在教學中的應用
1.電唱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1)用於課堂教學。電唱媒體因受軟件(唱片)製作不便的限製,主要應用於外語聽力、音樂、戲曲或其他藝術欣賞類的課堂教學。
運用電唱媒體輔助教學,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用合適的唱片內容,並把它寫入教案中,如通過播放唱片解決教學中的什麼問題,播放哪段內容,播放多長時間等。在課堂上,播放前教師要對播放內容作必要的提示,並對學生聽錄音提出具體要求。播放時,對於重要的內容,可讓學生重複聽2~3遍。播放結束後,教師要提問學生聽音中的要點,檢查聽音效果。這對於提高學生的外語聽力和音樂、戲曲等的藝術鑒賞能力很有好處。
(2)用於課外自學。學生可利用學校或家庭的設備及其有關內容的唱片進行自學。例如用電唱媒體自學外語時,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預習和複習,聽音時一定循序漸進,不可一次聽得太多。學習時還要注意把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最佳的自學效果。
(3)用於學校課外活動。將唱機和擴音機結合起來,利用課餘時間有計劃地向學生播放外語及音樂等節目,對於活躍學生的課餘生活,提高外語聽力和藝術鑒賞水平是十分有益的,一定會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總之,唱片做為一種優秀的教學媒體,有許多重要特點。它的頻率響應特性很好,以致能夠複製出超出人耳聽力範圍的音頻頻譜。所有類型的聽覺傳播,從說話到颶風的聲音或者黃嘴布穀鳥交配時的喁喁情話,以及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都可以錄到唱片上。
唱片上所錄各段內容之間,用一個“帶”隔開,因此,使得檢索容易。不同位置上的帶所對應的片段的內容,在唱片套上和標簽上都有說明。因為唱片是以很高的速度從原版上壓製出來的,所以相對來說比較便宜。
唱片盡管有上述的優點,但從教學的觀點看它也存在著嚴重的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就是自己不能錄製。另外唱片容易被尖硬的東西劃傷,一旦劃傷又無法修複。過熱和保存不當會引起唱片變形,造成放音困難。另外存放唱片占用的地方也比較大。
2.錄音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錄音磁帶同唱片相比,其主要優點在於可以很容易、很經濟地錄製自己的帶子。另一個優點是可以洗掉重錄。再者磁帶也不像唱片那樣容易損壞,斷的帶子還可以修補,存放也比唱片容易且占地小。
當然,磁帶錄音也有某些局限性。在錄製過程中,某些不希望有的聲音有時會同想要的材料一起錄上。甚至低電平的噪聲會毀壞一個好的錄音。磁帶容易洗掉,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偶然的不小心,也會很快地把本想留下的內容洗掉。在錄音帶上檢查是比較困難的,錄音帶存放時間過長質量也會變壞。
(1)錄音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錄音機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輔助那些與聲音有關的內容的教學。如外語教學中的語音、語調、聽力訓練;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與講演能力的培養;音樂課中的發聲,名曲介紹及欣賞等教學內容以及用聲畫同步放映幻燈、投影等教學活動。
為了搞好錄音教學,上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運用錄音教學的計劃、教案、錄音機及錄音教材、電源接線板等。
錄音媒體在教學中應用時,應做到準確、適時。因此,除課前做好周密的準備工作外,還要能熟練掌握錄音媒體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在播放前,教師要根據播放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去想,在錄音教材放完了之後教師要讓學生回答有關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概括總結錄音教學的內容要點,必要時再重播一遍,以鞏固錄音教學的效果。
應用錄音媒體進行教學之後,對所用錄音機和錄音教材要妥為保管,以備下次繼續使用,並要及時聽取學生們的反映和意見,以便不斷地總結和改進錄音教學工作。
(2)錄音媒體在第二課堂活動中的應用。利用錄音媒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如用錄音機對課外活動進行現場錄音,錄製學生的歌詠、朗誦、講演、辯論會、外語對話等,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又使學生從中學會了節目的編製、播出等知識,還可保留有紀念意義的曆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