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教師插話。在播放錄音節目時,將教師的講解與節目同時傳送給學生。
2.學生座
學生座也有的稱做學生座位廂,通常通過電纜線與控製台連接,接收來自控製台的信息。它包括專用課桌、學生用盒式錄音機、耳機話筒組、學生座位放大器和呼叫按鈕與顯示器等。
(1)專用課桌(學生座廂)分單座、雙座或三連座等形式,一般都裝有隔音擋板。擋板除起隔音作用外,還有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2)學生用盒式錄音機一般為雙聲道雙軌錄音機,供學生錄製錄音教材和自己練習時使用,它既可由教師在控製台上進行遙控,又可由學生自己控製操作。
(3)耳機話筒組由耳機和話筒組成。學生進行聽說練習時可以真切地聽到自己練習的聲音。
(4)學生座位放大器和呼叫裝置。放大器裝有音量調節和節目選擇裝置。呼叫裝置有呼叫按鈕和顯示,用於與教師聯係。
3.錄音間
製作教材、考試帶或需要進行大量複製的母帶,必須在專門的錄音間中進行。附屬於語言實驗室的錄音間,麵積不必很大,能容下1~2人工作即可,一般為7m2左右。為保證錄音質量,除對錄音間進行嚴格的聲學處理外,還應將灌音和錄音機的操作分開,分成錄音間和控製間兩個相互分隔的部分,中間設有隔音良好的密封觀察窗,相互聯係靠對講機和燈光信號。
4.資料和維修間
資料間存放著為教師上課和學生學習用的各種視聽資料。室內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最好安裝空調設備,應有存放視聽資料的專用櫃子及工作台,便於管理人員在此工作。視聽資料的管理見前麵第二章第三節的有關內容。
維修間用於對語言教室的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為此,需要有專門的工作台、工作電源及存放維修工具、儀器、儀表、備用器材的專用櫃。
二、語言實驗室的特點
語言實驗室的產生和在教學中的應用,給語言教學帶來了一係列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如語言實驗室在教學的什麼階段使用最為合適?哪些課程適宜在語言實驗室進行教學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則必須了解語言實驗室的特點。語言實驗室有些什麼特點呢?英國語言學家朱利安·戴金在《語言實驗室與外語教學》一書中,把語言實驗室的特點歸納為:
1.每個學生全部時間都能自始至終地進行學習。
2.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進度進行學習,不受班內其他人的學習進度牽製。
3.每個學生都能學習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不必與班內其他同學一起去聽同樣的材料或做同樣的練習。
4.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5.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教師的個別指導。
在語言實驗室中,信息的反複出現使學生得以反複操練,受到反複刺激,使信息高度地反複強化。同時,時間、材料、進度、操練和糾錯等全部由個人進行掌握。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高度強化和個別化,這就是語言實驗室的最大特點。
河北師範大學戴正南教授將語言實驗室的特點歸納為六點:
1.提供聽力訓練的有利條件。
2.提供再現語言交際情景的有利條件。
3.提供大量模仿和實踐語言的有利條件。
4.提供運用科學測試手段的有利條件。
5.提供多媒體、多教法綜合運用的有利條件。
6.提供及時反饋、個別教學的有利條件。
語言實驗室教學
一、語言實驗室教學的原則
教學原則是教學過程客觀規律的反映,是教學實踐經驗的概括與總結,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性要求。
語言實驗室教學,就其實質來講,是新的教學媒體、新的教學技術在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它的核心仍然是語言教學實踐,所以,語言實驗室的教學原則必須遵守語言教學的一般原則。也可以說語言實驗室教學原則是整個語言教學原則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又擴展和充實了語言教學的一般原則。因此,語言教學的普遍規律對於語言實驗室教學過程都有基本的指導作用。另外,從教育技術的觀點看,語言實驗室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因此,語言實驗室教學原則又具有它的特殊性。根據這些特點和規律,在總結語言實驗室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可以初步概括出語言實驗室教學的基本原則。
1.學習的個別化原則
從我國高校現有的語言實驗室設備情況來看,其基本形式便是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把語言教學的群體活動也就是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個別化學習融為一體。從整體上講,它同普通教室內教課一樣是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教學活動。但比較起來,這兩者之間在係統結構與係統控製這兩個方麵都有截然的差異。
首先,語言實驗室的係統結構是由多個層次組成的:一是教師——媒體——學生,即教師通過控製台、收錄機、耳機話筒組等傳輸手段完成信息傳遞的過程;二是學生——媒體——學生,即學生之間通過控製台、耳機話筒組等手段完成信息交流的過程;三是學生——媒體——自身,即學生通過錄音機、耳機話筒組、隔音座等手段進行自我強化的過程。不難看出,這3個層次的結構形式正是個別化學習的特殊體現。它使得每一個學習者在處於群體學習活動的同時,隨時都有可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地成為一個學習“子係統”,從而使他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排除其他任何外界因素的幹擾,充分地進行積極而能動的學習。
其次,從語言實驗室的係統控製這一角度來看,無論是教師對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控製,還是學生對於他本人學習過程的控製,都呈現了與一般教室不同的特點。教師的控製主要已不再是與學生麵對麵的直接控製形式,而是通過媒體、軟件、教學程序的設計與編排來實施。不少進口語言實驗室把教師控製台與學生座位之間用玻璃板隔離開來,或者幹脆把教師的控製台部分置於學生座位的後部或側麵,這種設計構思是很好的說明。在語言實驗室進行學習的學生要比在一般教室內學習有更多的自我控製的機會與可能。他有直接掌握和操縱使用部分信息源的便利,這在普通教室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裏應當指出,語言實驗室教學的這種個別化學習原則決不意味著教師主導作用的削弱或取消,而是在內容與形式上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教師主導作用除了在教學內容和課件的準備上體現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體現在他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程序的編排上。他在對所有的學生實施有效控製的同時,還必須對所有的技術手段進行科學和熟練的控製。否則,他將不僅使自己預期的教學計劃得不到實現,還會使學生們都成為機器支配的“新奴隸”。
2.強化訓練的原則
運用語言實驗室進行語言強化訓練具體反映在兩個方麵:
(1)傳遞過程的流暢性。所謂傳遞過程的流暢,就是要把信息傳輸過程中信道的幹擾減少到最低程度。從客觀上講,語言實驗室本身的設備功能具備了這種條件。信息源是通過媒體直接送到每個學習者的視聽器官,可以真正做到使學習者“兩耳不聞機外事”。其信號的保真度可以大大超過普通教室,幹擾因素將極大地減少,當然要從技術的角度對各種媒體進行最佳地伺服,以保證不產生非允許機械幹擾。從實施語言實驗室教學的教師主觀方麵,要求對所有語言信息傳遞的速度、停頓、重複和強弱等因素加以科學的計量與安排,尤其是對個別學生進行監聽與輔導的時機掌握和方式處理應當更加注意,否則往往會把絕大多數學生“晾在一邊”。因為當不采用語言實驗室的“全班轉播”功能時,其他學生是無法參與到教師同個別學生進行交互活動的過程中去的。這勢必會造成局部時間和空間上的信息傳遞中斷和空白,從而降低了效率,難以實現強化。
(2)語言信息的密集化。進行外語強化訓練要求大量聽、大量說、反複模仿、反複操練,亦即所謂的“高頻度、大運動量”。但這種做法絕非是填鴨式的“硬灌”。對學生在學習內容和進度上都加大負荷是以他的接受能力和原有認知模式為基礎的。語言實驗室較之普通教室的另一個優勢便是可以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內對不同接受水平和語言基礎的學習對象輸送內容不同、形式不同、速度不同的語言信息,這樣便能較好地使每一個學習者“各得其所”、“按需分配”。在大多數較為先進的語言實驗室中,已經可以做到同時傳輸三套、四套甚至更多的不同節目。這就保證了可對所有學生都實行頻率高、數量大的強化訓練。
3.即時反饋與評估的原則
語言實驗室教學過程中反饋信息的收集與評估有它獨特之處,無論是在及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等方麵都具有普通教室的教學進程難以獲得的效果。
由於語言實驗室係統結構和係統控製的特點,學生信息反饋的收集形式與一般教室有所不同。教師的監聽可以在學生無察覺的情況下進行。通俗地說,教師在收集某學生的信息反饋時,被收集者尚被蒙在鼓裏,毫無防備。這種特殊條件下學生作出的反饋是第一意識反饋,其中既排除了由於心理緊張、怯場等因素所產生的反饋失真,又排除了由於外來提示、事先準備等因素造成的虛假現象。因此,他的反饋是自然的、真實的、可靠的。
其次,利用語言實驗室的設備條件,教師就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反饋速度進行評估。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反應速度的快慢本身便是一種能力的標誌。同樣是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脫口而出”的A學生的能力顯然比“吞吞吐吐”的B學生的能力要高些。任何書麵形成的反饋收集都難以做到對學生反應速度的精確計量與評估,雖然在總體上也許可以大致作一判斷,但對每一個具體局部都無法獲得最能反映客觀水平的數據。
因此,當教師在進行語言實驗室教學的總體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這種教學手段的特點,編製出相應的特殊教學軟件,再輔之以一些更為先進的教學手段,從而使整個係統更為完善,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目標。
4.媒體綜合運用的原則
教學媒體種類很多,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每種媒體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比如電視與幻燈,都能傳遞圖像信息,但特點不同。電視的最大特點是能夠逼真地再現言語交際過程,創造言語交際情景,電視的藝術特點使它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而興趣又是形成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但是,電視與錄音和幻燈相比,也有短處。在外語訓練中,它的語言密集性和操作可控性都不如後者。由於幻燈畫麵是單獨呈現的,每張幻燈片的停留時間和換片速度,都可根據教學需要變換。與幻燈同步的語言信息,也可根據不同需要在數量上和難度上進行調整,因而幻燈和錄音在教學中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較好的可控性。所以在語言教學中幻燈起不到電視的作用,而電視也取代不了幻燈。
語言實驗室是一個由多種現代媒體組成的學習係統,語言實驗室教學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綜合運用的效果。同時語言實驗室教學還應注意與傳統的麵授相結合,以彌補現代媒體教學之不足。
貫徹媒體綜合運用原則,應注意以下兩點:
(1)要以教學目的為依據,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來選擇媒體,不能為媒體而媒體。多媒體綜合運用是按一定結構,將幾種媒體組成整體來發揮作用,而不是各種媒體隨意使用。
(2)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性能好價格比較低的媒體:能用幻燈,就不應用電視,能夠在教室中用麵授的方法解決教學問題,就不要搬到語言實驗室裏來上課。
總之,語言實驗室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係統,不僅使教學手段現代化,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新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和電教工作者應當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地探索語言實驗室教學原則,不斷去揭示新的規律,不斷更新和修正原有的認識,從而使語言實驗室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越來越接近科學的真諦。
二、語言實驗室教學的常用課型
語言實驗室教學應根據各種不同的課型來教學,以便充分發揮這一電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語言實驗室教學中常用的課型有:
1.語音課
語音課是一種訓練以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為目的的課程,包括培養認讀和拚寫能力。在語音課中,一般采用發音訓練、辨音訓練、語音技巧訓練、正音訓練、語調訓練、朗讀訓練、語音聽寫訓練等形式,來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語音和語調。這些訓練可在聽說型語言實驗室,最好在聽說對比型語言實驗室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