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1 / 2)

食品工業

成竹在胸,無懼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食品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已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加入WTO已具備了基本的競爭力。

一是食品工業已成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食品工業較早進入市場,企業經營機製普遍得到轉變,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結構、配置資源和組織生產,競爭力不斷提高。目前,在食品工業所有製結構中,公有製經濟下降,非公有製經濟上升,且發展很快。各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極大地增強了食品工業發展的活力和生機。這就為加入WTO在體製和機製上創造了條件。

二是食品工業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隨著市場的日益開放和外資企業的進入,國內市場已日趨國際化,如:啤酒、飲料等行業的許多國際著名跨國集團、公司已進入中國,實際上國內不少企業已經置於開放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同時,有的企業已在海外投資建廠,跨國經營,與WTO競爭規則接軌。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將按照國際規則,進一步完善國內政策法規,開放國內食品市場,吸引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入食品領域,加快促使中國食品業與國際接軌。

三是入世後我國食品工業的原料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目前,我國的糧食作物的生產成本高。市場價格高於國際市場的20%-40%,加上高質量產品的比例不高,所以我們國產的糧食和油料作物麵臨來自國際市場低價優質農產品的競爭壓力。往年我國東北三省要向山海關以南的各省市運送1500萬噸玉米,而按中美協議,中國每年進口450萬噸玉米,相當於東北三省外運量的1/3。“入世”之前,我國近幾年進口小麥不足200萬噸,而一旦加入WTO,進口小麥將增加到750萬噸,再加上我們每年自產小麥,可能會造成暫時的積壓,從而降低食品的生產成本。

四是食品工業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

改革開放20年來,總體上食品行業的生產能力已經相對過剩。目前,啤酒、鹽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糖的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在2010年,中國食品出口能力將擴大到120億至130億美元,順差可達60億至70億美元。可見,“入世”將為中國食品業提供難得的機遇。

因此,開放不是壞事,競爭可以促進發展。隻要我們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質,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我們就可以直麵任何情況。

肉乳酒水前景皆好

中國加入WTO後,一些食品的關稅要降低,可能會增加進口量,但數量不會很大。如肉製品,國外的肉製品比我們成本高,而中國人的膳食結構是以穀物為主,所以肉製品在中國不會有太大的市場。對於乳製品,國內的企業麵臨壓力不大,因為進口的乳製品價格很高,大眾消費市場上空間有限,特別是經過二惡英事件後,國外品牌產品衛生安全問題在消費者中產生了一定影響。其間,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上升較大,如三元、光明、三鹿、伊利等企業的鮮奶在市場上占有重要份額。內蒙古伊利集團公司將投資42億元強化綠色奶源基地建設。同時引進7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丹麥自動化雪糕生產線。產品出成率由96%提升至99.5%;引進10條瑞典先進的無菌奶生產線,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無菌奶生產廠家。伊利集團準備將其生產冰淇淋、雪糕的能力擴展到年產8萬噸以上。 當前國內乳製品企業在原料、質量、加工設備和技術人員構成等方麵基本上與國外名牌企業持平,當然,這一切與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卡夫、雀巢、帕瑪拉特、和路雪等外國乳品企業帶來新產品、包裝、管理、營銷方麵的經驗是密不可分的。

加入世貿組織後,對我國食品行業的兩大支柱產業——酒類、飲料的負麵影響不大。在酒類方麵雖然關稅調減幅度較大,但是,由於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喝自己的酒”的情節,洋酒市場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當前合資企業、國內企業在國內市場已經開發出白酒、葡萄酒、啤酒的成熟品牌,加上如今的中國經濟發展很強勁,中國的消費者已走向成熟,他們將首先考慮品味、價格等因素,而是否消費進口品、國產品已不是首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