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的營養原則與飲食調節(1 / 2)

孕早期的營養原則與飲食調節

1.孕期營養原則

身體的生長發育和生理機能的健全,都是有物質基礎的。身體的物質基礎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食物。要使一個小孩的體格得到良好的發育,不是在小孩出生之後才開始注意的,而是在他出生之前,也就是在胎兒時期,就應該采取措施。因為胎兒生長所需要的養料,都是從孕婦身體內吸取的。婦女在懷孕前、孕期及產後均需要攝取足夠的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來維持其身體的需要,同時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當母親的膳食不能滿足胎兒或嬰兒的需要時,胎兒或嬰兒將利用母親自身的營養貯備,這將會增加母親患病的危險性,也影響胎兒或嬰兒的生長。因此,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認識到攝取額外的食物滿足她們和正在生長發育孩子的需要是很重要的。孕婦的合理營養應遵循、選擇較廣的食譜,要做到粗細搭配、葷素並用,蔬菜水果兼有,才能起到全麵合理營養的作用。

2.孕婦適宜體重保持方法

孕婦要保持體重的正常增長。如果孕期營養低下將會使孕婦機體組織器官增長緩慢,營養物質貯存不良,使胎兒的生長發育延緩,早產兒發生率增高。但是,也要注意避免孕婦的體重增長過度,營養過剩對母親和胎兒也不利,一方麵容易出現巨大兒,增加難產的危險性;另一方麵孕婦體內可能有大量水貯留和易發生糖尿病、慢性高血壓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

3.注意平衡膳食和合理營養

這裏指的是每日每種營養素的供給,既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而且日常膳食構成中的食物要多樣化,各種營養素之間要有適宜比例,不能挑食也不能偏食。因為挑食和偏食都不能保持營養物質的供給平衡,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孕婦要比平時攝入更多營養平衡的食物。自妊娠4個月起,保證充足的能量,熱能的攝入量比妊娠前期增加約8%,妊娠後期增加約20%。但是,孕婦要避免暴飲暴食,因為妊娠中肥胖可能成為妊娠中毒症、難產的原因,並且與將來中、老年期的肥胖有關。

孕期要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量。由於蔬菜和水果中富含膳食纖維,適當增加這些食物的攝入量可促進腸蠕動,防止孕婦便秘;孕婦要做些有益的體力活動。

4.妊娠各期的膳食側重點不同

妊娠頭三個月,胎兒生長慢,所需營養與平時差不多,但要克服惡心、嘔吐反應,保持心情舒暢,堅持進食,要經常變換飲食,不要強製無理的進食。當有食欲時,要選擇喜歡吃的食物。在正常情況下,當妊娠嘔吐減輕時,要考慮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

妊娠4~7個月時,胎兒生長加快,孕婦的食欲大增,除了一日三餐外,可於下午加一餐。此期容易發生便秘,應多吃蔬菜和水果;水腫也常見,飲食宜偏淡,防止水貯留。妊娠的後3個月,胎兒生長特別快,要儲存的營養素也特別多,要多吃些含動物性蛋白質。維生素較多的食物,這將對胎兒的生長和產後哺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