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不難預料了。
方證和尚說道:“由於這一件事,少林下院和華山派之間,便生了許多嫌隙,而華山弟子偷窺《葵花寶典》之事,也流傳於外。過不多時,即有魔教十長老攻華山之舉。”
為什麼是魔教?
這個問題太低級,當時的江湖黑白分明,一道鴻溝劃出楚河漢界,一邊是魔教另一邊是以少林、武當為首的所謂正教,兩邊一向水火不容。當時正教中最激進的就要數五嶽劍派,他們結盟的目的就是要鏟除魔教。華山派擁有了《葵花寶典》,魔教心裏當然會很著急。
上述回答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有一個地方說不通。試問是少林強大還是五嶽劍派強大?
——答案一目了然,當然是少林強大得多。
那麼論對魔教的威脅程度,是少林大還是五嶽劍派大?
——嗯,少林。
那麼為何《葵花寶典》在少林手中的時候,魔教一點都不著急,一落到華山派手裏,魔教就急了呢?
——嗯,我想想……或許是因為少林太強大了,魔教沒有把握一招致勝,所以不願意輕舉妄動,避免正教變本加利的報複吧。
這個假測是不成立的,魔教領袖大多是野心勃勃膽大包天的精神病患者,欺弱怕硬是白道的作風,不合魔教行徑。魔教可從不憚於與少林、武當硬碰硬打硬仗,而且每回落於下風的都是正教。在《笑傲江湖》第四十回裏,任盈盈把當年從少林搶走的《金剛經》、從武當搶走的“真武劍”、《太極拳經》物歸原主,把方證禿驢和衝虛老道感動得要哭,喜歡得差點中風。由此可知落於下風無可奈何心懷恐懼的其實是少林武當,而並非魔教。
魔教大舉進攻華山派的直接誘因是一個人,他叫林遠圖。
我們知道林遠圖就是渡元。渡元下華山之後躲到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地方還了俗,“不久紅葉禪師就收到渡元禪師的一通書信,說道他凡心難抑,決意還俗,無麵目再見師父雲雲。”(《笑傲江湖》第三十回<密議>)不久之後,江湖上就出現了一位來曆不明的劍法高手,以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威震江湖,這位高手自稱林遠圖。
僧人還俗不足為奇,渡元和尚倘若沒練“辟邪劍法”,他想要還俗也不足為奇,可是他卻在練了“辟邪劍法”之後“凡心難抑”,這就很詭異。你一個沒卵子的閹人,還俗圖的是什麼呢?
說到這裏也許有小夥伴要笑筆者太狹隘,作為一個有誌氣的男人,目光不能老盯著肚臍下三寸不放,人生還是有許多大事可以做的嘛。即使圖色不成,那還可以圖權傾天下、圖富可敵國、圖聲名遐邇、圖流芳百世。
好吧,我們不從社會學角度討論這個器官對於男人的重要性,不討論為什麼司馬遷要說“詬莫大於宮刑”,也不討論為什麼閹割又叫“去勢”,我們權且把它當作一個等同於盲腸的器官,割了就割了,此後除了上廁所不怎麼方便,對於人生不會有其它影響。但是即便這樣,還是無法解釋林遠圖的行為。
林遠圖他到底圖什麼呀?
我們一起來看看,還俗後的林遠圖從事了一個怎樣的職業——走鏢。
走鏢是一個江湖地位很高的,很受人尊敬的行業嗎?不是,鏢師不僅不受人尊敬,而且江湖地位極低,因為他必須四處裝孫子,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他都得小心應付,哪怕是占山為王的小毛賊,他也得以和為貴,盡量不得罪;
那麼,走鏢是個一本萬利,能發大財的行業嗎?恰恰相反,走鏢高風險低回報,賺的都是辛苦錢血汗錢,萬一不留神失了手,賠光老本那不是輕的,搞不好就將命都要賠進去。
而且開鏢局的本質上已脫離了江湖,算是生意人。用林遠圖的孫子林震南的話來說:“江湖上的事,名頭占了兩成,功夫占了兩成,餘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們賞臉了”,所以作鏢頭的是作人第一,功夫還是其次的,林遠圖那一身驚世駭俗的辟邪劍法用來走鏢,怎麼看都是大材小用,浪費資源。
考慮到林遠圖的實際情況,他要以鏢師身份融入這個社會還有諸多不便。他必須掩飾自己的閹人身份,所以他得每天往臉上粘胡子,他得有意粗著嗓門說話,他還得時時刻刻留心自己的舉止,他還得時時刻刻抗拒因體內雄性激素減退而導致的女性化傾向,他要假裝娶妻,假裝生子,然後害他老婆守活寡,在他老婆麵前一輩子抬不起頭……弊端不勝枚舉,讓人疑惑不解:林遠圖哪是在還俗享福,簡直就在活受罪嘛。
還是那句話,聰明人作傻事,必有其不得不作的理由。
要找出這個理由,得先分析走鏢這一職業的特點。
走鏢有什麼特點?
對於這個問題,大行家林震南可以用切身體會給出答案,他說:“咱們吃鏢行飯的,第一須得人頭熟,手麵寬,這‘交情’二字,倒比真刀真槍的功夫還要緊些。”(《笑傲》第一回<滅門>)
可見“人頭熟,手麵寬”是走鏢成功的基本條件。那麼又與什麼人“人頭熟”,對哪些人“手麵寬”呢?
林震南又給出了答案,說:“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們賞臉”。(《笑傲》第一回<滅門>)
具體一點,倒底是**的朋友多一點呢?還是白道的朋友多一點?
自然是誰的威脅大,對誰的籠絡就得加重。白道的朋友未必會劫鏢殺人,**的朋友幹的就是殺人越貨,所以自然是與**朋友打的交道多一點。特別是在創業階段,林遠圖估計每過一座山、渡一條河,都得對當地的惡霸恩威並施。
所謂的白道,估計就是官府勢力與武林正教及其旁枝,白道是有係統的;那麼**有沒有係統呢?當然也有,五霸岡上與令狐衝喝酒的那夥人,哪個不是地方一霸?像什麼白蛟幫、浙西海沙幫、山東黑風會、湘西排教,他們都是有組織的,他們都歸魔教管轄。
話說到這裏,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林遠圖選擇做鏢師,其目的就是想不動聲色的接近魔教。
那麼林遠圖為什麼要接近魔教?他想加入魔教嗎?
非也,林遠圖終其一生都是站在正教立場上的,方證和尚說他:“這位林前輩立身甚正,吃的雖是鏢局子飯,但行俠仗義,急人之難,他不在佛門,行的卻是佛門之事。”而且林遠圖如果想加入魔教也根本無需費那麼多周折,直接衝上黑木崖就行了,以他的身手,即使不能天下無敵,來去自如肯定是可以的。
林遠圖煞費苦心,其實隻想向魔教展示一樣東西,那就是辟邪劍法的威力。
在林遠圖之前,數百年間無人練成《葵花寶典》,時間一長,江湖上就流傳起這麼一句話:不要迷戀寶典,它隻是個傳說。
當莆田少林爆出猛料,說《葵花寶典》重出江湖的時候,動心的人也許不少,真正動手的人卻隻有華山一家,其餘大多半信半疑,認為這可能是個詭計,或者所謂的《葵花寶典》根本就是前人開的一個玩笑。所以當時魔教一點都不著急,無法練成的武功秘笈就像拆了引信的炸彈,有什麼好怕的?
但當林遠圖橫空出世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黑木崖不停收到基層傳來的情報,說福州福威鏢局出了一個絕頂高手,武功不在教主之下,並且所使劍法詭異無比,根本看不出是哪門哪派。
起先,這一情況可能並沒有引起重視,但是當相似的情報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魔教的好奇心被勾起了。於是偷偷派人去試探林遠圖的武功,一探不得了,果然是深不可測;於是魔教就去查林遠圖的來曆,結果嚇了一跳。原來他就是莆田少林的渡元和尚,原來他練的就是《葵花寶典》。
傳說變成了事實當然令人震憾。魔教高層當時的反應不僅僅是震憾那麼簡單,他們還感到恐懼,因為他們想到這世界上還有兩份《葵花寶典》,一份在莆田少林,另一份在華山派。這兩個都是魔教的死敵。
兩派之中,莆田少林的紅葉和尚早已放出風來,說《葵花寶典》上的武功陰毒無比,禁止門徒練習。少林寺立世千年,少林武學自成係統博大精深,確實用不著靠《葵花寶典》來充實實力,紅葉和尚的話應該可信,少林那份《葵花寶典》自然也要奪過來,但可以先緩一緩,目前的心腹大患是華山派。
華山派及身後的五嶽劍派是近年來對神教態度最激進,敵意最濃的門派,他們不惜得罪少林也要搶奪《葵花寶典》,得到寶典之後自然沒有不練習的道理。如此煞費苦心,還不是為了對付我們神教?
必須先下手為強,不能養虎為患,否則等五嶽劍派量產林遠圖這樣的高手,神教的末日就到了。
於是,魔教大舉進攻華山。
後人都說魔教進攻華山是為了搶《葵花寶典》,他們說錯了,如果魔教隻是想搶《葵花寶典》,他們應該去福州福威鏢局找林遠圖。魔教上華山的首要目的,其實是阻止華山派練成《葵花寶典》。
不久,九蓮山上的紅葉和尚接到一封來自嵩山的密函,注明是“嵩山少林方丈親筆,莆田少林方丈親啟”。紅葉看都沒看就把它丟進火盆,他知道內容不外乎三個字:做得好!
江湖上,“五嶽劍派獨擋魔教入侵,元氣大傷”的消息迅速傳開,各名門正派都表示嚴重關切,紛紛派出代表前去慰問,其中又為少林最為懇切,和尚派出一撥又一撥,替死難者超度亡靈,而且全都免費。
少林寺還聲明,從此以後,凡是為抵抗魔教而死的江湖烈士,都可免費享受少林集團的優質超度亡靈服務,並在少林寺塔林的石碑上銘刻姓名。
魔教在華山一役中被挫了銳氣,魔教的一貫作風是睚眥必報變本加厲,所以當時五嶽劍派都在各自後山挖地道、挖防空洞。結果黑木崖上卻一反常態的冷靜,甚至此後幾年,都沒有采取報複行動——事後大家才知道,這回魔教被得罪慘了,動了真格,他們花數年時間專門研究五嶽劍派武學,打算不鳴則已,一鳴殺光所有人。
就在魔教眾高手憋著一口氣,考證考研加緊充電的同時,莆田少林的紅葉和尚卻一病不起了。紅葉禪師臨圓寂之時,召集門人弟子,說明這部寶典的前因後果,便即投入爐中火化,說道:“這部武學秘笈精微奧妙,但其中許多關鍵之處,當年的撰作人並未能妥為參通解透,留下的難題太多,尤其是第一關難過,不但難過,簡直是不能過、不可過,流傳後世,實非武林之福。”他有遺書寫給嵩山本寺方丈,也說及了此事。(《笑傲江湖》第三十回<密議>)
紅葉和尚的喪禮隆重非凡,他是南少林的方丈,喪禮卻破格按照北少林方丈的規格來辦,紅葉和尚的悼詞由嵩山少林方丈親自擬定,被譽為“如來佛祖的優秀弟子、偉大的禪宗理論家、傑出的少林武學家、久經考驗的卓越的少林集團領導”,“紅葉禪師的圓寂,對於少林和正教,對於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對於反抗魔教、匡護正義的偉大運動,都是巨大的損失。”
訃告公布天下,各門各派紛紛派代表到少林慰問,對紅葉和尚表示沉痛的哀悼。當時並沒有人注意到,福州“福威鏢局”裏也設了靈堂,掛起了白幡,總鏢頭林遠圖披麻帶孝,在靈堂裏誦經長跪。被請來做道場的和尚們驚奇的發現,林總鏢頭看似一介武夫,卻有極高深的佛法修為,他背誦的經文有一大半和尚們連聽都沒聽說過。
有生意上的朋友問林總鏢頭,何人過世?
林總鏢頭哽咽說道:“家父在故鄉,仙逝了。”
後記:
梳理完了少林-武當聯盟的建立、日月神教的演變、五嶽劍派的由來、《葵花寶典》的由來以及少林的陰謀後,筆者將在下一集中將“玉女峰大戰”的真相、令狐衝的身世、五嶽並派的內因外由等金庸先生沒有交代的隱情一一呈現。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