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啊,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誰還顧得上祖墳啊。我家將軍說了,滿兵很快就會進軍山東,到時他們會強令所有百姓剃頭,改穿他們的服飾,到時咱們就都變成野蠻人了,那時更對不起祖宗!”
剃頭?陳三叔一下子想起前不久去膠州交糧時,看到的清兵那金錢鼠尾的發辮模樣,不禁心中大荒。
“朝廷不是又派你們占了膠州嗎?難道還會被清兵奪去?”
“三叔,我們岱山軍士兵人數太少,根本守不住膠州,很快我們會回到江南。這次我們岱山軍來山東,就是為了解救山東的父老,把他們移到岱山,重回大明治下。
不過我們的船隻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轉移到岱山,您要想去可要抓緊時間報名,若是晚了,恐怕上不了船。”
聽到有可能上不了船,陳七一下子急了。
“爹,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啊,一年到頭吃不了幾頓飽飯,日子還有什麼過頭?”
“是啊,三叔,別猶豫了,去了岱山,不僅頓頓能吃上飽飯,孩子們還都能免費上學堂。對了七弟,小幺呢,我怎麼沒看到他?”陳六忽然意識到什麼。
“小幺他,他上個月生了場病,夭折了!他本來就體弱,生了病吃不了野菜,可糧食又沒下來,就,就沒能熬住。”陳七神情黯然道。
聽到這裏,陳三叔臉上留下兩滴渾濁的眼淚。
“去,去岱山,咱們都去!”
隨著派出的膠州籍士兵的回鄉動員,招募工作進行的很順利。每天都有百姓來到膠州城下,在城門外的募兵處報名。
岱山軍招募工作做的很細致,在城外一溜擺放了十幾口大鍋,裏麵熬著稀爛的米飯,還在米飯裏加了香噴噴的魚肉罐頭。
凡是前來報名者,先發一碗熱粥,等吃過後在到案幾前報名。
每個案幾前端坐著一個岱山軍的文吏,拿著毛筆記錄下報名者的相關信息。
姓名,籍貫,家中人口,是農民還是從事其他職業,有沒有岱山士卒推薦,等等。
也不是什麼人都要,在登記時,會有岱山軍軍官考核,應征為士兵的必須是年輕力壯的農民,還必須有鄉人作保。像那些目光遊離、奸猾的市井無賴,則統統被拒之門外。
分辨的方法很簡單,隻要手上有幹體力活留下的老繭,都是老實本分之人。相反,那些手掌柔軟細膩者,則都是不勞而獲的市井之徒,岱山軍不需要這樣的人。
一人應征入伍,全家都可以乘船前往岱山。岱山軍鼓勵全家移民,對於那些想單身參軍者,基本上不會考慮。隻有家眷在岱山,才會對岱山忠誠不二。
也不隻是招募士兵,對那些手工工作者,如鐵匠,木匠,泥瓦匠,漆匠等各種工匠,岱山軍更加歡迎。
對於一些肯到岱山的讀書人,更是給了最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