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前(2 / 2)

任麗坤答應著去了,很快城外喧囂聲起,那是新兵們在緊急集結。

天剛蒙蒙亮,城外已經開始造飯,今天的夥食比往日豐盛了許多,除了香甜的米粥以外,竟然每人還分得了二兩豬肉,讓新兵們吃的是滿嘴流油。

吃過早飯,新兵們扛著各種工具開始集結,然後在任麗坤的帶領下出發,向著西方而去。

“他爹啊,你說他們是不是讓咱家柱子去打仗去了?”看著隊伍中兒子的背影,一個農婦擔憂的對自己男人道。

“瞎說,咱柱子當兵才幾天,人家怎麼會讓他去打仗。你沒聽柱子說嗎,是拉練,就是訓練行軍啥的。人家岱山的軍隊都是這麼訓練來的。”丈夫不屑的對妻子道。

“隻要不是去打仗就好,”妻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至於拉練什麼的,她並不在意,都是吃苦幹活的出身,走幾步路算得了什麼?

三千多新兵被任麗坤帶走了一半,去“拉練”,剩下的一半繼續在南城外的空地上訓練。

訓練的隊伍一下子少了一半,可是看著城頭站立的精銳的岱山軍士卒,城外的百姓安心了許多。其實大部分百姓完全沒意識到什麼,由於岱山軍對消息的封鎖,大部分人還不知道一場大戰即將發生。

夜晚再次來臨,半夜時分,膠州城的西門悄悄打開,五百岱山軍和一千舟山軍悄悄從西門出了膠州城。

所有的士兵全副武裝,在任思齊的帶領下,默不作聲的向西方而去。

黎明時分,隊伍已經離開了膠州城二十裏。在一條溝渠邊,任思齊下令暫歇,全軍開始進食。

每個士兵把肩頭的長長布袋解下來,倒出裏麵的炒米粉,塞進口中,就著清水,就是一頓早飯。

早在岱山之時,任思齊就考慮過行軍中的補給問題。這年頭軍隊的行軍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民夫跟著軍隊運送糧草輜重。往往一支萬人的軍隊,就需要征調數萬人的民夫,幫著運送糧草盔甲武器各種輜重。

對於朝廷來說,征調幾萬的民夫算不了什麼,可對於岱山軍來說,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以前岱山軍進行的基本上是海戰,一切都載在船上,不需要運送什麼補給。

可是以後,陸戰將會是岱山軍的常態,行軍補給就必須提上日程。任思齊經常和人討論,如何才能讓補給更為簡單,還是陳忠向他提議,可以把大米磨粉,然後炒熟,摻上魚骨做成的骨粉,豆粉等,然後用水泡開,就是一頓簡單的飯。

這不就是炒麵嗎?任思齊不禁捶起自己的腦袋,記憶中後世那一支偉大的人民軍隊,在行軍時就是以炒麵作為食物。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就這樣解放了中國全部的國土。

想到就幹,在出發山東之前,任思齊發動岱山群眾,炒製了大量的米粉,製成長條形的魚腸袋子,裝入其中,然後把長長的袋子綁在肩頭,每個袋子中裝有十多斤米粉,足夠一個士兵十天行軍所用。

吃過早飯之後,任思齊帶著軍隊再次出發,於正午時分,與黃鳳舞在膠水河邊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