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識未必有智慧 大學泛濫也可亡國
教育這真的是很巧妙,正如水一樣可以載舟,也能覆舟。
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養了一大群脫離了現實生活的空談派知識分子,他們僅有的是一些統計數字,一些過濾了的資料。有些人更是渾帳,手上拿著一疊用了二、三十年的講義,隨便修飾一下,便在學期開始的時候,又派上了用場。
大學的不切實際,令教授的地位日降,一位留學美國的朋友,讀了十多年書,終於獲得博士學位。他找到了一份年薪1.5萬元的工作。同時,一位文職人員的年薪,大概2萬~5.5萬元,這位博士的工作是什麼呢?原來是自己的母校請他教兩個科目,每科6千元,因為經費有限,不能給他太多科目,但收入不敷使用,隻好在另一間大學,再找個兼職科教。
對於那些迷信文憑、大學的人以及那些為了逃避而躲在大學裏的人來說,應該好好反省一下。
中華民族由燦爛的春秋戰國、秦漢退到近代的地步,原因之一是讀書人中,學者不事生產,清談誤國,是一件嚴重的事。
中國的皇帝自私,為了鞏固政權,打擊天下英才,實行最高尚的迂腐教育,針對最有精力、最有造反潛能的英才則一網打盡,扼殺人才。後世歌頌唐太宗時,不外是半諷半頌的一句:“太宗皇帝真長策,天下英雄盡白頭。”隻有大學,才可以將人生中最有挑戰性、最勇敢的二、三十年光陰,送進圖書館去。見到那些本來甚有前途的年青人,在圖書館裏死啃書本,那麼人類的前途,真有可能會被大學這東西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