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的故事(1 / 1)

有知識未必有智慧 羅伯特的故事

多年來,羅伯特自認為自己有多方麵的興趣和才華,但這卻把他弄得很狼狽。

大學時,他主修經濟,畢業後到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了幾年後,又回到學校讀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雖然他曾經想自己開公司,後來還是決定替別人的公司做谘詢顧問。“我打出顧問的招牌”,他笑著說:“並且找到了幾家客戶。”他最早的客戶是一家塑料容器公司,是在他拿到企管碩士學位後10個月找到的。“我一眼就看出來這家公司有生意可做。”

至於什麼生意,羅伯特沒有說,因為他認為那樣會限製他的服務範圍。“我無所不通,”他開玩笑地說,“他們可隨時來問我,並且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服務。”

他很少拒絕客戶提出的要求,似乎他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為了提供正確的指導,他工作得非常認真、辛苦。由於他非常聰明並且凡事都不屈不撓,因而總是能夠比較從容地應付解決客戶的問題。即使客戶提出什麼特殊的要求,他也總能想出辦法。

羅伯特中學時,曾希望從事他最喜歡的體育運動——籃球,但這個願望由於他長到1.75米後再也沒長而告破滅。從那以後,他對運動就不再那麼有興趣了。而是把全部精力致力於使自己成為多麵手。

羅伯特一直很喜歡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把自己比作救火員,“公司總會有什麼地方發生問題,接著警鈴響起,然後就來找我萬能的羅伯特,由我去搶救。專業谘詢顧問就應該是這種樣子,要能應付所有的問題。”

我們不妨聽聽這位“雜家”20年來工作的心得:“要解決任何事情,包在我身上。”他34歲時這樣說,而在36歲時他說:“無論什麼時候發生什麼 問題,我都會有辦法解決——否則我也會有辦法從外頭找到解決之道。”39歲時他說:“我對各行業都很精通,這是我的職業,你該知道我的意思吧!沒有任何事情能逃過我的注意力的。”41歲時則說:“我很擅長站在整體的立場來看事情,從各個環節中找出事情的症結。”到了46歲時:“我告訴他們不要找其他什麼人了,我有辦法應付一切的。”49歲時他說:“隻有我才是他們唯一需要”的人,如果連我都沒辦法解決,大概也就沒有什麼人能解決了。

但實際上呢?羅伯特的公司一直經營平平,向他進行谘詢的客戶,大都對他的服務表示滿意,但卻很少有再次向他谘詢的。

羅伯特絕對不是一個單獨而不正常的例子,根據美國某調查機構連續10年對350位企業管理碩士所作的追蹤研究顯示,羅伯特的情形也發生在很多自行創業都沒能成功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