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與紅色的戰爭(1 / 1)

有知識未必有智慧 黃色與紅色的戰爭

黑色的T型車終於抵敵不住通用汽車公司花花綠綠、形形色色的各樣式的汽車。顏色竟然在市場競爭中起了突出的作用。而百事可樂在日本吃的敗仗則更能強化我們的這種色彩意識。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作為西方現代文明的象征,早已遠征世界各地,在全球各國的碳酸飲料市場上均占有重要的主導地位。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兩大集團的競爭也是越演越烈,日趨白熱化。大致說來,這兩種飲料在各國平均所占市場份額不相上下。它們的市場占有率時高時低,此起彼伏,但總的說來是旗鼓相當的。在美國國內,百事可樂在銷售量上還要略勝可口可樂半籌。

然而,在日本,百事可樂公司的的確確打了個敗仗。

在日本的東京、橫濱、大阪這些現代化都市裏,漫步於大街小巷,你竟然見不著多少百事可樂的招牌。日本的現代青年、後現代派以及所謂的嬉皮士、雅皮士們,日飲可口可樂七八桶者大有人在,確實絕少喝百事可樂者。百事可樂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竟然不及可口可樂的十分之一。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在日本的販賣競爭被人稱作“黃色與紅色的戰爭”,最後,黃色的百事可樂在日本敗得淒淒慘慘,而紅色的可口可樂則大獲全勝,日本的碳酸飲料市場呈現出可口可樂一枝獨秀的局麵。

原因竟然在於:百事可樂的黃色不像可口可樂的紅色那般鮮明。

紅色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顏色。相對地,百事可樂的標誌顏色卻使用了紅、青、黃、白四色,給人的印象是很雜亂。正如百事可樂的職員所說的一般,很遺憾地,黃色是百事可樂的主色,而黃色在日本卻是很不討好的顏色。

暢銷色和不暢銷色,哪一方會贏?這是很明白的。

但黃色絕對不是汙濁、不明快的顏色。如果專家設計得當,它也會是很美的設計。

美國人是喜愛黃色的。正如電影《幸福的黃手帕》那象征幸福、團圓、美滿的黃色手帕一般,黃色緞帶是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的識別色,亦可說是民族色,北軍頭上綁黃色緞帶是其民族性的表現。有名的柯達相紙包裝是黃色的。若是知道卡迪沙克的人,大概也會想起它們的黃色標記。美國最大的計程車公司叫做黃色計程車,計程車一律都是黃色的。美國的電話薄都是用黃色印刷,稱為黃頁。

瑪麗蓮·夢露自殺至今已有幾十年了,最近的新發現竟然是她那美麗的金發其實是在美容院染的。如《紳士愛金發女郎》影片中所表現的一般,金發是美女必備的條件之一,為了保有她大明星的麵子,夢露把頭發染成了黃色。其實,她原來頭發的顏色是略黑的茶色。

既然有各種不同的顏色,自然會有“最漂亮的發色”,那便是金發了。金發女郎配黃色鍛帶,有金發女郎的酒吧就有黃色標誌的洋酒卡迪沙克。黃色可說是美國的標準色彩,所以美國人在商品上常常使用黃色。若是在美國也就罷了,但是把這種顏色的商品拿到日本,就會出現問題,說明美國商業經驗中的黃色,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顏色。

日本人討厭黃色,因為這是農耕民族的特色。若是熟知稻子、 青菜等作物的人,一定知道黃色是“死亡的顏色。”對以農為生的人而言,黃色是令人悲傷的顏色。西方民族將東方人命名“黃色人種”,卻沒有一個日本人從心底喜歡“黃色人種”這個詞,因為這個字眼首先就給人有歧視有色人種的不公平感覺。在我們感覺最美的排列順序中,白人位居榜首,黑人殿後,而黃色人種位於其間。

你聽說過“黃禍”和“橫禍”這兩個字眼嗎?

黃禍:白色人種怕被黃色人種所征服,從心底裏所產生的恐懼感。

橫禍:意想不到的災難。橫死,則是因遭遇意想不到的災難而死。

這兩個詞在日語裏發音很相似,但是意義卻全然不同。

“橫死”這個詞很有趣。“橫”這個字是木邊加黃組合而成,它帶有死的感覺,這是農耕民族對於作物枯萎而死的印象而來的。

由此看來,日本人討厭黃色的潛意識是有跡可循的。而黃色主標誌的百事可樂在日本大吃敗仗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