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領路(2 / 3)

左右逢源幽默術是在交談中根據對方的話語,采取適當的對策,機智圓滑地應付各種難題。既不失麵子,又詼諧幽默。

左右逢源是以麵厚為基礎的。麵厚可以對別人的揶揄嘲笑充耳不聞,以自己為中心,隨心所欲,機智幽默地應付各種非難。麵厚能幫助你應付局促、尷尬的場麵,因為其蘊含的幽默味能讓它們變得和緩、輕鬆,使人立即消失掉拘謹和不安。有時候也能化解矛盾,劍拔弩張的氣氛往往在幽默的衝擊下變得輕鬆、活潑,“相逢一笑泯恩仇”是笑聲能化解矛盾的最好證明。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生活的節奏急劇加快,想要輕鬆地應付麵臨的各種難題已不可能,人的內心都鬱結著一塊心病,時常感到不安和焦慮。但他們沒有忘記尋找治療心病的靈丹妙藥,幽默成為他們減輕內心壓力的最有力的手段。因為幽默,他們才能正視並恰當地應付那些困擾自己的難題;因為幽默,他們才能直麵那些已經成為事實的令人困窘的現實。左右逢源,以機智幽默的眼光來處理紛至遝來的責難,你的生活將變得異常的輕鬆和愉快,人際關係將充滿溫暖與和諧。

某公擅吹,一天,他請了幾位貴客到家吃飯。當客人接踵而至時,他笑容可掬,臨門恭候,用同一句話挨個問道:“您是怎麼來的呀?”

第一位客人說:“我坐小汽車來的。”某公立即用感歎加讚美的語調說:“啊,華貴之至!”

第二位客人聽了,一皺眉頭打趣道:“我是坐飛機來的!”某公讚日:“高超之至!”

第三位客人眼珠一轉:“我是坐火箭來的!”某公大喜:“勇敢之至!”

第四位客人坦白地說:“我是騎自行車來的。”某公脫口而出:“樸素之至!”

第五位客人羞怯地說:“我是徒步來的。”某公合掌作揖:“太好了,走路可以鍛煉身體,健康之至呀!”

第六位客人成心出難題了:“我是爬著來的。”某公諂媚地一笑:“穩當之至!”

第七位客人譏諷地說:“我是滾著來的!”某公毫不臉紅,恭維道:“真是周到之至呀!”

無論客人是怎樣地存心刁難,此君都能恰當地說出恭維的話語來。他運用自己獨到的領悟力和感受力,仗著麵厚,把左右逢源幽默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有效地擺脫了可能遇到的尷尬,又營造出一股濃濃的幽默的氣氛,化平淡為有趣,變沉悶為輕鬆,使在場的人都不由得開懷大笑。

巧使幽默,移花接木

你不僅僅獲得了旁觀者的同情和讚賞。在許多分岐上,如果你能一下讓對方目蹬口呆,又無法撒氣,沒準兒他也會暗中佩服你呢!奧秘在哪裏呢?

0移花接木幽默術通常暗藏機巧,在私下裏偷梁換柱,或是使用一詞的雙關意,造成與原說話人全然不同的語境,形成的語意的強烈反差往往就造成了令說話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

幽默是一種情感思維方式,它雖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思維方式,但卻能彌補理性思維方式的不足,解決理性思維方式難以解決,甚或是束手無策的難題。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要能駕輕就熟地在兩種思維方式之間自由往來卻並非一件易事,但隻要你邁入了這種思維空間,你就會發現原來那繁瑣的生活雜事,那惱人的生活環境就以另一種麵貌呈現在你眼前。情感是最能使人感動的東西了。隻要你抓住了對方的一個小小疏忽或是漏洞,那麼充分展現你幽默才能的機會就到了;你可以大顯身手,暗中在其疏忽的地方大做文章,爭取主導地位,使其暫時被假象所迷惑,最後當圈套已經完全合攏,再一下將謎底揭穿。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吝嗇鬼財主叫伊哈給他當雇工。

“好哇,可你給我多少工錢呢?”

“工錢?”財主眉頭一皺,“我給你吃喝,給你住,給你穿,怎麼樣?”

機靈的伊哈眼珠一轉就一口答應了下來,並寫下契約。人們都為伊哈捏了一把汗,因為那個老吝嗇鬼可惡著呢!

當天晚上,伊哈吃了些東西,躺下睡覺,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點鍾,還沒起床。財主大發雷霆,跑來訓斥他:“喂,你想睡多久?我看你是發神經病了吧?”

“咱倆究竟誰發神經病?”伊哈說,“我吃了喝了,又住下了,現在遵照契約,正等著你來給我穿哪!”

看完,我們都忍不住捧腹大笑了,財主的意思是隻管伊哈的吃、住和穿,卻不付工錢,而伊哈卻抓住其致命的漏洞,運用一語的雙關意義,用幽默的智慧戰勝了吝嗇、奸詐的財主。

還有一個例子:

—位長官到連隊巡查,正趕上士兵們吃中午飯。

“夥食怎麼樣?”長官問士兵們。

“報告長官,湯裏泥土太多。”一個多嘴的士兵回答。

“你們入伍是為了保衛國土,而不是挑剔夥食!”長官非常生氣地大聲斥責道,“難道這個道理都不懂?”

“懂,”士兵畢恭畢敬地立正,又斬釘截鐵地說,“但決不是讓我們吃掉國土。”

士兵們的夥食很快得到了改善。

“泥土”與“國土”意義相差甚遠,但士兵卻能抓住“土”這一信息,並將其生發開去,不無關聯地與國家的形勢、國土的淪喪和軍人的職責密切地結合在了一起,既體現了一個軍人對祖國的忠誠,又巧妙地達到了夥食改善的目的,同時還給枯燥無味的軍旅生活帶來了無限生趣。

移花接木可以改良植物的品種,使其開出更鮮豔的花朵,結出更美味可口的果實。若把它用於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讓我們生活的鮮花開得更加絢麗奪目。

吃小虧占大便宜

懂得釣魚的人都知道怎樣引魚上鉤,一般情況下,垂釣者總是把又香又甜的餌先撒入水中,讓魚兒集中過來,無憂無慮地吞食。一個新產品來到一個新市場,也要采取放餌引魚的推銷術。魚餌放的越多,魚兒就越集中,上鉤率就越高。

在八九十年前,香煙在中國還是個新鮮玩意兒。那時候,中國人都習慣於吸旱煙和水煙。就在這個時候,上海突然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煙,雖然它和水煙、旱煙一樣吸,不過不是用銅的水煙袋或竹的旱煙杆吸,而是用白紙將煙絲卷成細長的支支,這就是現在的香煙。

當年一些外國人頭戴高帽子,肩上背著紙盒子,手裏拿著西洋廣告牌,不時在上海的交通要道或茶園、酒肆、戲院等公共場所出現。他們走到人多的地方,便伸手從背著的紙盒裏掏出一隻隻的小盒子向人堆裏拋,有人當他們是賣商品的小販,可是他們不要錢,有時還把小盒子拆開,抽出一支支雪白的長的東酉,往人的嘴裏送。當人們覺得驚奇不肯接受時,他們便自己銜上一支,點上火,吸給人們看。等一股股的白煙從他們的嘴邊消散,他們就嗬嗬的笑著,操著蹩腳的中國話喊:“好東西,香——煙!送給你們的……”隨著叫聲他們又抓起小盒子,往人堆裏拋。

這些洋人為什麼要到處送香煙呢?原來,他們是美國煙草公司和英國煙草公司派到中國來的推銷員。這些推銷員剛踏進中國領土的時候,很想把他們從國外帶來的香煙賣給中國人,可是當時的中國人不習慣吸這種煙,誰也不理睬他們。於是,他們就想出了這個“吃小虧占大便宜”的辦法,先來個“免費贈送”放餌引魚。過了一段時間,他們見中國人漸漸地學會了吸香煙,就開始在市場上大量推銷。到20世紀初,他們在上海浦東陸家嘴辦了煙廠,並合夥開設起英美煙草公司,最後達到了壟斷香煙市場的目的。

放餌引魚需要膽識和遠見,先要賠得起本,資金大量投下去,等到人們養成習慣消費這些東西時,方才能收回成本進而盈利。若沒有膽識和遠見,就不可以實施這一欲擒故縱的推銷術。

創新有效益

倫敦有一家別開生麵的飯店,在那裏待者不向就餐者出示賬單,而是讓他們自己隨便付錢。

這家被稱為“拐角處”的飯店,據說是世界上第一家采取這樣收費方式的飯店。它的老板兼主廚彼得·伊裏奇承認,他這樣冒著虧本風險地做法是為了實現以前的一個幻想。他說,也許你不信,到目前為止,他不旦沒有虧本,反而比別的飯店賺得更多。

在這裏,用膳後侍者便遞上一張黃色卡片,上麵列有顧客所吃的飯菜,請顧客填上他願意付的費用。顧客一般都很慷慨大方,所付的飯費要多於每頓的價錢。隻有那麼一回,兩位年輕的太太在用餐一頓之後隻付了八個英鎊。

伊裏奇的飯店經營有方,每隔三四天更換一份菜單,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個訣竅。他善長法國、匈牙利、希臘和意大利的烹調術。伊裏奇說,他采用的是欲擒故縱之計,如果人們仍然希望這樣做下去,他將來可能在倫敦和倫敦的市郊再開一些這樣的飯店。

巧談判

卡恩自稱是軟件行業中的法國狂人。他31歲時白手起家創辦了波朗公司,並在短短四年內使波朗擠入世界第一流的微電腦技術軟件公司之列。

1985年5月,他創立波朗公司,並決定開辦郵購業務。在一本計算機雜誌登一頁廣告要花2000美元。他沒有錢,怎麼辦?於是他們想了巧妙的“激將法”。

他邀請一家一流雜誌的推銷員來波朗公司辦公室,事先請了些朋友扮成秘書或從外麵打電話進來,使人感到辦公室裏的業務相當繁忙。牆上也掛著不斷跳動的圖表。上麵是一些主要廣告雜誌的名稱,還記著有關如何吸引新聞界的一項重要策略,部分數字被遮住。

當推銷員到來時,卡恩大聲嚷嚷2000美元太貴了,他可用這筆錢到其它雜誌做更好的廣告。馬上他又被叫進另一間房去“接東京來的電話”。他從門縫裏看見那推銷員正費勁地研究那張假圖表。

當他重新回來時,推銷員迫切地說:“我們可以給你優惠。”卡恩說這本來就應該優惠的。所以仍然不幹。

最後推銷員同意完全用賒款的方法為他做這次廣告。因為他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客戶。卡思說,如果這本雜誌真的有很好的效果的話,他可以試一試。結果這本雜誌真的給他帶來了良好的廣告效應。他通過郵購業務逐漸拓寬了經營向,增強了自己實力,最終成為軟件業很有影響的人物。

卡恩談判中使用的就是欲擒故縱的手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不要盛氣淩人

解放前,吸收了很多存戶,擁有大顯的流動資金,在金融界頗富名氣。

然而,山於這位銀行家以此自驕,盛氣淩人,終於招致另一個銀行家的忌恨。該銀行家設計將他攪垮,便不惜犧牲十多萬元活動經費,叫手上的人去該銀行開活期存款,約有一千多個戶頭。

不到一個星期,這些存戶同時到銀行去提款,攪到大排長龍,並在外麵大放謠言,說該銀行資金發生問題,從而使別的存戶也起恐慌,紛紛向該銀行提款。結果該銀行因一時籌不到款應付,便宣告破產。這位曾經盛氣淩人的銀行家最後也不得不自殺而亡。

像這樣的例子當然還有許多,在曹愚名劇《日出》中,銀行家潘月亭也是給黑幫頭子金八爺施用這種“釜底仙薪”的提款逼得自殺的。可見商場的險惡,比什麼都可怕,這就是要求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一定要慎重處事、公平競爭,反對坑人害人之舉。

以質取勝,贏得芳心

在我國市場疲軟的1989年、1990年,優秀的企業,大多是是靠過硬量、多變的品種度過了低穀。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者認識到: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

羽絨被在冬季自然應是暢銷的時令商品,但從1990年初來自上海繁華商市的信息卻表明: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就上海市第一百貨公司鋪麵市場來說,兩邊櫃台羽絨被銷售的冷熱反差懸殊。一邊,貨架上的商品雖然琳琅滿目,有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等地的產品,含羽量各不相同,可是問津者寥寥無幾。另一邊出售情況則迥然不同。

櫃台前,國家級二級企業浙江麗水羽絨廠的橫標非常醒目,透明的玻璃窗內麗水羽絨廠正在“現場辦公”。幾名頭上沾著白色羽絨的售貨員正忙得不可開交、他們按照顧客中意的羽絨,麵料及重量現做現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