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座大山呢?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再添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一代傳一代;而這兩座大山,隻會一天一天地少下去,再不會增高了。區區兩座大山有何值得畏懼的呢?”
智叟被說得啞口無言。
山神聽了愚公的這番話,怕他挖山不止,就向天帝報告。天帝被愚公的毅力和精神感動了,命令天將幫愚公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搬走了。
岔路尋羊
有一天,楊子的一家鄰居丟失了一隻羊。
鄰居已經請出了所有的親屬去追尋;又去請楊子家的僮仆一起幫忙找羊。
楊子知道了這件事,歎口氣說:
“唉,隻跑掉一隻羊,為什麼弄了這麼多的人去追尋!”
鄰居回答說:
“岔路太多了,所以追的人也就該多一些!”
沒過多久,找羊的人都回來了。
楊子問他的鄰居:
“你家的羊,找到了嗎?”
鄰居喪氣地搖搖頭,說:
“還是沒有找到。”
楊子又問:
“怎麼會讓它跑掉了呢?”
鄰居回答說:
“岔路太多,每條岔路上又有岔路。不知道它到底跑往哪一條路上去了。找羊的人沒辦法,隻得回來了!”
楊子聽得瞠目結舌,沉默了好久,整天不露笑容。他的學生便問他:
“走失了一隻羊,又不是大事,而且也不是你的,為什麼這麼悶悶不樂呢?”
楊子說:
“我當然不是為了這件事而不快樂,而是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如果我們求學的人,也是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肯專心學習,也會像在岔路上尋羊一樣,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趙簡子放生
邯鄲的平民百姓在大年初一那天向朝中大臣趙簡子進獻了很多斑鳩。趙簡子非常高興,重重地賞賜了他們,然後又把斑鳩放了。門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趙簡子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有恩愛之心嘛。”門客說:“全國的老百姓假如知道您要拿斑鳩放生,都會爭著去捕捉斑鳩,那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很多啊。您如果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了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麼,您對斑鳩的仁慈還不能抵償您給它們帶來的災難呢!”
趙簡子認為門客講得大有道理,點頭稱是。
鼯鼠學技
有一種動物名叫鼯鼠,又叫碩鼠。它有五種本領:會飛、會走、會遊泳、會爬樹、會打洞。但是,它雖然學會了這五種本領,但是沒有一種學好了的。說它會飛,卻飛不高;說它會走,卻走不快;說它會遊泳,卻遊不遠;說它會爬樹,卻爬不到樹頂;說它會打洞,卻打得不深。
鼯鼠身兼五種本領,但事實上它什麼也不精通,平凡得很。
警器
一天,孔子領著他的弟子去觀看魯桓公的廟,孔子看到了一隻外形奇特的傾斜的器皿。
孔子問守廟的人:“這是什麼器皿?”
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放置在座右的警器,空了就傾斜,滿了就翻倒,隻有不空不滿適中的時候,它才端正地立著。”
孔子叫他的弟子舀水往警器裏倒。果然,不空不滿就端正立著,滿了就翻倒,空了就傾斜。
孔子歎了一口氣,對他的弟子說:
“你們可隨時要謹慎呀,幹什麼事情都跟那個警器差不多,滿了就要翻倒,空了就要傾斜。”
扁鵲治病
蔡國有個著名的醫生,名叫扁鵲。有一天,他去見蔡桓公。扁鵲告訴他說:
“大王,據我看來,你已經得了病。不過,不打緊,你的病在皮膚裏,經過醫治,便會好的。如果不醫治呢,就會慢慢地重起來。”
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扁鵲看他很固執,也就不再說了。
扁鵲走後,桓公冷笑著說:
“這些做醫生的,大病醫不了,隻會醫些沒有病的人。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手段高明!”
隔了十幾天,扁鵲又去看桓公,再對桓公說:“你的病,現在已經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再不醫治,慢慢地會更厲害的。”
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扁鵲也就退了出來。又過了十來天,扁鵲又去見桓公,說道:
“你的病已經從肌肉到血脈裏去了。”
桓公還是不睬他。
再隔十來天,扁鵲又去看桓公,告訴他說:
“你的病,現在已經從血脈到了腸胃。再不醫治,將更嚴重了。”
桓公聽了十分不高興,悶聲不響。扁鵲又不得不退了出來。
又隔了十幾天,扁鵲碰見了桓公,留神地看了他幾眼,掉頭就跑了。桓公覺得他這種舉動很奇怪,特地派人去問他:
“扁鵲,你這次見了大王,為什麼一聲不響,偷偷地跑掉?”
扁鵲說:
“一個人生了病,病在皮膚、血脈、腸胃的時候,都有辦法可以醫好,到了骨髓,就難下手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入了骨髓,我還有什麼法子醫治呢!”
五天後,桓公遍體疼痛,派人去請扁鵲來給他治病。扁鵲早知道桓公定要來請他的,先幾天就跑到秦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