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考驗

一隻做膩了猴子的猴子,

截斷了自己的尾巴;

一隻狡猾的狐狸

也截斷了

他那茸茸的尾巴。

他們把自己的尾巴,

掩埋在自己的糞裏;

他們傲然地站立,

如同一個人,而且

他們真的想做“人”。

在神的前麵,

他們畏縮地立著,

等候考驗——

做“人”的考驗。

“如果你們要做人,

在我的前麵,

你們走走看,

用兩隻後腿!”

沒有尾巴的猴子,

傲然地前後進退;

他走得那麼好,

同一個真正的人一般。

而那可憐的狐狸,

他正踉蹌地東偏西歪,

如同一個醉漢。

然而,他們終於通過了

這第一個考驗。

“現在,聽著第二個測驗:

在我的前麵,

你們說說看,

用人的語言!”

那兩隻狡猾的家夥,

竭盡全部的心智,

說著人的語言,

而且比人說的更美更甜!

“啊,你們居然像人了!”

神驚詫地喊著,

一切出乎他的意料。

“好呀,那麼,

聽我的第三個,

——這最後一個‘人’的考驗!”

“我們恭聽著,

至高無上的神!”

猴子跟狐狸喜孜孜地說,

“我們一定好好地答複您,

因為我們

無疑可以做人。”

“我很難過,

我的孩子們,

在你們兩個中間。

必須有一個

要作祭神的犧牲

因為這是做人的代價。

我願意聽

你們中任何一個,

告訴我自願

負擔這聖潔的痛苦。

過來呀!

勇敢地走過來,

孩子,對我說。”

猴子圓睜著驚恐的眼睛:

“神呀,我……我不能,

我從沒有沐洗過,

這不大虔誠,

而狐狸,很適宜,

求您把他選定!”

“胡說!完全胡說!”

狐狸氣急敗壞地呻吟:

“我剛吃過了葷,

不信,神啊,你聞聞我的嘴!

應該是猴子

做祭神的犧牲,

因為他是虔誠的素食者。”

神微咽著:

“善意的謙遜,

是最好的美德,

但不要過分。

好吧,讓我給你們選定。

嗬,孩子們啊,

讓狐狸登上祭壇,

做神聖的祭品:

而猴子,

因為他們的機巧。

讓他去做人!”

“最適宜的選擇啊。

萬歲!我的主,萬歲!

讓我這麼歡呼!”

那搔頭抓腮的猴子

樂不可支,

眼看不幸的狐狸

被捆縛在祭木上,

他的喉頭擱著雪亮的聖刀,

而腳下邊是晶瑩的、

預備盛血的玉盆。

“神啊,求你恕我!”

狐狸悲鳴著:

“如果得救

我願意做一隻

安分守己的狐狸。

而你,猴兄啊,

竟如此忍心!

眼睜睜看著我死去,

不跟你的夥伴求情?”

“怎怨得我,狐狸?

這是神的選定。”

猴子冷冷地說。

“而我,當然感激,

你成全了我,

因為我可以做人。

去供奉那最聖潔的祭品!

再會,再會吧!我的友人!”

“來判斷你們能否做‘人’。

是的,這正是頂好的時候!”

神由疑懼的薄怒

轉成釋然地哄笑:

“你們確然都很聰明,

但是適宜重新裝上

你們畜生的尾巴,

因為你們沒有能通過

人的第三個考驗!”

賀宜仙人和老樹

一個仙人在山裏走,看見一棵老樹,軀幹高大,枝葉茂盛。旁邊一個伐木工人,把斧頭靠著樹根,卻並不砍它。仙人問:“這棵樹總有幾百歲了吧?為什麼不砍它?”

“沒有什麼用!既不能造屋,又不能造船。”伐木工人回答。“這棵樹因為質地差,不中用,所以能享長壽。”仙人感慨地說,“可歎世人,勤勤懇懇,忙忙碌碌,耗盡精力,喪盡天年,真是可憐,可笑!還不及這棵樹渾渾噩噩得享長壽哩!”

“好仙人,這樣的長壽,我並不願意哩!”老樹回答說,“我的同伴一棵棵被人砍去,有的做了棟梁,巍巍大屋,住著人。有的做了橋梁,橫跨江河,渡著人。有的做了車輪,千裏萬裏地奔跑著。它們帶給人們的安寧、方便、美麗、快樂卻是無窮無盡的。像我這樣,即使活上一萬年,到頭來,還是要死的。但,臨死的時候,如果自己回想:一生中白白享受了陽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潤,卻對這世界竟沒有一絲一毫的用處,真要羞愧得難以形容哩!”

仙人對於老樹的這番議論目瞪口呆,想不出半句答辯的話。

老樹又對伐木工人說:“大哥,行行好,把我砍下來當柴燒也可以。當人們燒著木柴的時候,那輝煌的光……那熾烈的熱……在光和熱裏我會含著笑死去……”

“你當作柴燒,倒是好的。”伐木工人舉起了斧頭。

仙人呢,含羞帶愧地走了。他覺悟到自己也不過是一個長生不老卻沒有發出一絲光、熱來的廢物罷了。

百鳥合唱團

金翅大鵬要組建一個“百鳥合唱團”。它在森林的大樹上貼滿告示,廣招天下鳥類歌手。鳥類們都來應選。

第一個進場應選的是烏鴉。它“哇!哇!哇!”試唱了一遍。

金翅大鵬冷笑著說:“憑你這破鑼一樣的嗓音,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試唱,真不知鳥間有羞恥事!我要說叫你‘滾’,又太不恭維,你給我下去!”

烏鴉黑著臉走出了選場。

第二個應試的是麻雀。它“啾啾!啾啾!啾啾!”試唱了一遍。

金翅大鵬聽得很不入耳:“啾啾,啾啾,啾啾……”它諷刺地學著麻雀的調門兒,“你這叫什麼歌唱?既不悠揚,又不高亢,老是一個調子!隻憑你這灰不溜秋的身段,就叫人討厭!你如不願再自找沒趣,最好不要再出現在我的眼前!”

麻雀紅著臉走出了選場。

第三個應試的是紅公雞。它扇起翅膀,挺直脖子:“咯咯根兒咯咯根兒……”唱得十分悠揚高亢。同伴們以為它可以入選了。誰知金翅大鵬皺了半天眉頭,說:“你連起碼的節拍也不懂,配當歌唱家嗎?可是你卻紮著翅膀,昂著腦袋,顯得不可一世的樣子,簡直是個天生驕傲的家夥!要是不叼瞎你的眼睛,就是我寬大為懷了!”

紅公雞拉長臉走出了選場。

第四個應試的是貓頭鷹。還沒有等它試唱,金翅大鵬就說:“你叫貓頭鷹吧?每夜專唱喪歌兒的不是你嗎?哈哈!怪不得呢,今天我左眼不跳右眼跳,原來是要遇見你這個不吉利的東西!看我怎麼收拾你吧……”說著用利爪去抓貓頭鷹;貓頭鷹轉身飛去,所有來應選的歌手不敢再去試唱,一哄而散了。

次日,孔雀也在森林裏貼出要組建“百鳥合唱團”的告示。鳥類們又齊集孔雀的門庭。頭幾個進去應選的仍然是烏鴉、麻雀、紅公雞和貓頭鷹。孔雀聽了它們的試唱,說:“烏鴉的嗓音雖然不好,但敢於應選的勇氣十分可貴。況且它平常十分用功,經過鍛煉,會成為歌唱家,即編入預備班進修。麻雀的聲音纖細,可以參加童聲合唱團;紅公雞隻要掌握了節奏,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獨唱家;貓頭鷹的音調不容易和大家合拍,而且聲音淒涼,但哪位名鳥去世,唱挽歌時,也能派上用場……”

孔雀這樣一宣布,那些擠在後麵觀察形勢的真正的歌唱家百靈、八哥、鸚鵡、夜鶯、杜鵑……都來應選。於是,孔雀的“百鳥合唱團”很快組建成功。第一場音樂會就轟動了整個森林。

兔先生發言

“今天,我真是酒醉菜飽,隨便亂說。筵席豐盛極了,口味好極了,從來沒有吃過這樣豐盛美好的筵席,十二萬分感謝獅先生賜給我們的筵席的恩典;也十二萬分感謝獅先生命我講話,各位先生容許我講話的恩典!完了!”它又向獅先生和來賓鞠躬。

“哦哦哦哦!”怒潮一樣歡呼和鼓掌。

“講得真好。”豹先生沒完沒了地稱讚。

“了不得,簡直是天才演說家。”鹿先生伸著大拇指。

“乖乖!”虎先生跑到跟前一把抓住它說:“你怎麼有這樣好的口才?”那爪子幾乎刺進肉兔先生的身體裏頭去了,兔先生感到像火燒一樣疼痛,可是不敢叫喚。“我真愛你,我恨不得把你一口‘啊嗚’!”虎先生張開大口,露出了上下兩排白牙,做了一個要吃掉的樣子。兔先生以為它真要吃,早嚇得魂都不在身上了。

幸而這宴會不久也散了,他們也未注意它吃過那盤兔腿沒有。兔先生如遇皇恩大赦,這才覷了一個大家正在高談闊論的機會,也不敢叫,裝作小解,偷出大門,像射出的箭一樣地跑回家去了,聽說以後還生了好些日子的病,幾乎開了兔類的先例,死在自己的床上了。

太陽與風

有一天,太陽與風在爭辯,誰的力氣大。狡詐的太陽看見地上有行人走路,知道叫人出汗解衣是他的拿手好戲。於是他對風說:

“我們比一比吧!誰能叫那位行人脫下衣服,便算誰的力氣大。”忠厚的風上當了。他答應。

風鼓起他的力氣,盡力地吹,可是隻能吹掉那行人的帽子。聰明沉著的太陽在旁邊老奸巨猾咯咯地暗笑,他說:“讓我來,我不聲不響地能叫那人馬上赤膊給你看。”太陽勝利了。

這是天上的方麵。

在行人的方麵,隻覺得天時乍暖乍寒,有點反常。哪裏知道是在上者鬥法,累及下民遭殃。在他解衣之時,他對自己說道:

“那凶橫的風,我倒有辦法。隻是那太陽,不聲不響,看來似乎非常仁厚,一曬曬得我熱昏,叫我在此地出汗受罪。風啊,來給我吹一吹吧!”

且說天上,忠厚的風無端受太陽奚落一場,心殊不樂。忽然慧心一啟,哈哈大笑地對太陽說:

“老奸巨猾,你也別使槍鬥法了。我們再比一下,看誰有本事,叫那行人再穿上衣服。”

太陽為要做紳士,雖然明知必敗,隻好表示主張公道而答應了。

這回太陽越曬,那人越不肯穿衣服。等到風一吹。那人才感覺涼快,謝天謝地,再穿起衣服來了。

這回是太陽失敗了。

行人因為天時反常,冷熱不調,傷肺膜炎,一命嗚呼哀哉。但是天上的太陽與風,各人一勝一敗,遂複和好如初,盟誓曰:“舊帳一筆勾銷!”

(一)非才之難,善用其才之為難。

(二)不聲不響的人都可怕。

(三)天上使槍花,下民空籲嗟,舊帳勾銷後,小民眼巴巴。

龜與兔賽跑

有一天,龜與兔相遇於草場上。龜在誇大他的恒心,說兔不能吃苦,隻管跳躍行樂,長此以往,將來必無好結果。兔子笑而不辯。

“多辯無益,”兔子說,“我們來賽跑,好不好?就請狐大哥為評判員。”

“好。”龜不自量地說。

於是龜動身了,四隻腳做八隻腳跑了一刻鍾,隻有三丈餘。於是兔子不耐煩,而有點懊悔了。“這樣跑法,可不要跑到黃昏嗎?我一天寶貴的光陰都犧牲了。”

於是兔子利用這些光陰去吃野草,隨興所之,極其快樂。

龜卻在說:“我會吃苦,我有恒心,總會跑到。”

到了午後,龜已精疲力竭了,走到蔭涼之地,很想打一下盹,養養精神,但是一想晝寢是不道德的,就又奮勉前進。龜背既重,龜頭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見。他有點眼花繚亂了。

這時兔子,因為能隨興所之,越跑越有趣,越有趣越精神,已經趕到離路半裏許的河邊樹下。看見風景清幽,也就順便打盹。醒後精神百倍,卻把賽跑之事完全丟在腦後。在這正愁無事可做之時,看見前邊一隻鬆鼠跑過,認為怪物,一定要去追上他,看看他尾巴到底有多大,可以回來告訴他的母親。

於是他便開步追。鬆鼠見他追,也便開步跑,奔來跑去,忽然鬆鼠跑上一棵大樹。兔子正在樹下翹首高望之時,忽然聽見背後有聲叫道:“兔兄弟,你奪得錦標了!”

兔回頭一看,原來是評判員狐大哥,而那棵樹也就是他們賽跑的終點。那隻龜呢,因為他想吃苦,還在半裏外匍匐而行。

(一)凡事須求性情所近,始有成就。

(二)世上愚人類,皆有恒心。

(三)做龜的不應同人家賽跑。

冬天的豪豬

叔本華有一段寓言很好,如下:

有一冬天之夜,天降大雪,林中的豪豬冰凍不堪。後來大家尋到一間破屋,一齊進去。

起初,大家覺得寒冷,所以圍做一團,大家取暖。隻因豪豬隻隻身上都是刺,一碰之後,不得不大家分開。分開之後,又覺得寒冷,又想團聚取暖。如此分後再合,合後再分,往返數次才找到一種適當的距離,既不相刺,又可稍微取暖,就此相安無事,一夜過去。

叔本華的意思是說,這就是人類的社會。

大魚與小魚

某池中,生魚甚多。大魚優遊其中,隨便張開嘴,便有十幾條小魚順水遊入口中,大魚吃來毫不費力。

一天,一條小魚看了心上如同火燒,雙目凸出,向大魚說:

“這太不平等!你大魚為什麼吃小魚?”

大魚很和氣地說:“那麼請你吃吃我看,如何?”

小魚張開嘴,來咬大魚的肚下,咬了一片鱗,幾乎鯁死,於是不想再咬下去,大魚乃一句話不說,揚翅而去。

世上本沒有平等。

貓與鸚鵡的故事

名家寓言阿迪爾是一個富有的人,非常喜愛小動物,他最鍾愛的是鸚鵡,但他一直沒有買到。他整天想鸚鵡都快想瘋了。有一天,他決定再到街上去碰碰運氣,看能不能買到一隻鸚鵡。

阿迪爾悠閑地逛著,他東瞧瞧,西望望,尋找著心愛的鸚鵡。突然,一個有點沙啞又可愛的聲音吸引了他。阿迪爾連忙走過去,果真是隻鸚鵡,它身穿漂亮的五彩花衣,頭頂還有一撮黃色的羽毛,在它開口說話時一張一合的,有趣極了。這隻鸚鵡的主人向圍觀的人誇耀道:“我這隻鸚鵡是最聰明的鳥兒。當你握它的右腿時,它會跟你說‘再見’;當你握它的左腿時,它會說‘你好’”。這時,一個圍觀的人認真地問道:“那我兩隻腿一塊兒握,它又會說什麼呢?”沒等鸚鵡主人回答,鸚鵡發話了,“這樣的話,我會摔倒的。”逗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

阿迪爾見這個小家夥這麼聰明可愛,立刻就上前要買那隻鸚鵡,經過討價還價,最後阿迪爾如願以償買到了鸚鵡。

終於有了寬敞的空間讓這隻鸚鵡活動了。阿迪爾沒有給它戴上鏈索,允許它自由活動。

鸚鵡非常喜歡這個新家,為了表達它的愉快,它跳上爐台,蹲在那裏,高高興興地唱起歌來:“我是一隻快樂的鳥兒,啦啦啦……”那動聽的歌聲被阿迪爾養的貓聽見了,它扭動著肥胖的身子,晃晃蕩蕩地走過來,輕蔑地問道:“喂,新來的家夥,你是誰?你是從哪裏來?的??一?來?就?亂?叫?亂?唱,?攪?了?我?的?美?夢?。”?鸚

鵡初來乍到,連忙回答道:“真是對不起,貓管家,我不知道您在睡覺。我是主人剛從大街上買回來的。”貓瞥了鸚鵡一眼說道:“你這家夥真討厭,你剛到這裏就這麼囂張,整天嘰嘰呱呱的,真是煩死人了。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如果我也像你那樣整天有事沒事都吵個沒完沒了的話,主人早就一掃帚把我掃出門外去了。你可要小心點!”鸚鵡很氣憤,說:“主人就因為喜歡我的歌聲才把我買回家的。如果你不歡迎我,那我走好了!”說完鸚鵡張開翅膀,飛走了。

黃蜂和蛇

威武的太陽神阿波羅一到天黑就回家去了。夜幕降臨,大地一片寂靜。

夏天的傍晚,被暴曬一天的樹木無精打采地低著頭,悶熱的空氣引得蟬兒放聲亂叫,河裏的青蛙也不時地湊上兩聲,蟬聲和蛙聲混雜在一起,攪亂了夏夜的寧靜。

在路邊的草叢中,一條身穿綠色花套裝的青蛇從洞裏爬出來,並不是它喜歡夜生活,隻是煩躁的夏天使它渾身不適,所以出來乘涼。夏夜的景色真美,天空中繁星點點,小星星頑皮地眨著眼睛,輕風吹動著草木左右搖擺,發出一陣輕微的響聲。小蟲在樹叢中啁啾地叫著,多安祥的夜啊。蛇扭擺著身體不緊不慢地向前爬行,肚子有點餓了,還想找點吃的東西。它穿過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來到一個池塘邊,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涼水澡才爬上岸來,它爬到一棵樹下準備休息休息。沒多久,一隻黃蜂嗡嗡地吹著大喇叭飛過來,“這一定是隻趕夜路的黃蜂,要不然它不會出來乘涼的。”蛇想。蛇對黃蜂沒有什麼好印象,它們除了偷吃別人的蜂蜜還蜇人外,隻會嗡嗡地吵個沒完。有一次,蛇還狠狠地教訓了它們一頓,把它們吃掉不少。再說這隻黃蜂,由於天黑,也沒看清,糊裏糊塗地落在了蛇的頭上。開始的時候它並未覺察,還以為是在草葉上,慢慢地它覺得自己在移動,低頭一看才知道原來是站在蛇的頭上。黃蜂心中暗想,平時都是蛇欺負它,這回它可要狠狠地報複報複蛇。於是它對蛇展開了進攻,不斷地蜇它,折磨它。這下蛇可慘透了,痛得它爬也不是,跑也不是,由於黃蜂身體很小,蛇奈何不了它,它隻好把頭往樹上撞,即使這樣,也沒有把該死的黃蜂趕跑,隻得任憑黃蜂宰割。蛇扭動著身子掙紮著,它奮力爬到路邊。這時,正好遠方有一輛車子飛奔而來,蛇突然冒出了一個和黃蜂同歸於盡的念頭。於是蛇把頭放在大路中央,車輪駛過,黃蜂和蛇都死了。

老太婆和醫生

在大海邊住著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太婆,她的生活非常單調,也很寂寞。

老太婆有一隻寵物,是一隻小貓,名叫玻爾。老太婆每天與玻爾依偎在一起,享受朝陽的燦爛和落日的餘暉。老太婆認為玻爾將陪伴著她度過晚年,直至她走進天堂。老太婆對玻爾的感情已到了難舍難分、相依為命的程度了。

有一天,淘氣的玻爾跑出了大門,被一個從城裏來海濱度假的醫生碰到了,醫生很喜愛這隻漂亮的小貓,就對同行的向導說:“這麼好看的小貓,是哪一家的?”

向導說:“這隻小貓叫做玻爾,是在海邊那兒住著的老太婆家的。”

醫生說:“我要買玻爾,你去幫我商量一下。”

向導就帶著玻爾來到了海邊老太婆的家中。老太婆正為玻爾跑了出去而著急,正好那位向導帶著玻爾回來了,老太婆非常感激他。

向導對老太婆說:“有一位很有身份的先生非常想買你的貓。”

老太婆聽了,說:“不行啊,現在隻剩下玻爾和我相依為命,我不能賣掉它呀!”

向導回去後,告訴醫生老太婆不肯賣她的玻爾,醫生很生氣。他想:“我是城裏有地位的人,買一隻小貓都不能成功,這不是太沒麵子了嗎?我一定要讓那個老太婆嚐嚐我的厲害。”

然後醫生在趁人不備的時候,把玻爾偷走了。老太婆尋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玻爾,很傷心,終日以淚洗麵,本已孤獨的老太婆更加孤獨了。

由於太傷心,淚水流得太多,老太婆的眼睛漸漸變得模糊不清了。醫生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就主動去給老太婆治病。兩人說好,如果治好了老太婆的眼病,要付給醫生五百個金幣的報酬。

醫生每次來給老太婆上藥的時候,就趁機偷走一件東西。老太婆在家裏仍想念著玻爾,她呼喚著玻爾的名字,在屋裏摸來摸去,企望能摸到玻爾,填補她空虛的心靈。但隨著醫生的到來,老太婆能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了,銀燭台摸不到了,玉酒杯也摸不到了,金製的飯碗、陶製的水壺,也都摸不到了。老太婆知道是醫生搗的鬼,可能連玻爾都是他偷去的。老太婆沒有因此而亂了方寸,她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醫生終於治好了老太婆的眼病,便向老太婆索取五百金幣的報酬,老太婆說什麼也不給。醫生就把她帶到法官那裏。老太婆承認,她答應過付給報酬,條件是把她的眼睛治好,可是,如今經過治療,她的眼睛反而比以前更壞了。她說:“以前我還能看見家裏的東西,現在卻全部看不見了。”

法官很聰明,他聽出了老太婆話中有話,他私訪暗探,終於查出醫生行竊的事情。法官幫助老太婆拿回了她丟失的東西,可愛的玻爾也回到了老太婆的懷抱,那個卑鄙的醫生被判了重刑。

遊泳的小孩

有一對很富有的夫婦,年過半百才生一個兒子。他們對兒子的鍾愛勝過愛自己,孩子生活得很幸福,當孩子長到十幾歲時,已經很聰明了,很多人都很羨慕他。

當時,夫婦所住的村子裏有很多窮人。窮人的孩子讀不起書,更買不起玩具,隻好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蝦,作為遊戲消遣。因為那對夫婦極力反對他們的孩子跟那些窮孩子爬樹下河,所以窮孩子們都管孩子的父母叫財主和女財主。

小孩子雖然聰明伶俐,可就是弄不懂窮人的孩子有什麼不好。他認為窮人的孩子也同樣可親可愛。還有,掏鳥蛋和捕魚蝦也同樣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但他不敢公開違背父母的意見,隻能將這些想法埋藏在心裏。

父母為了使兒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就專門聘請了一位有學問的人到家裏,教兒子學習知識。教師十分嚴厲,除教書之外,還常常為小孩子講故事。小孩子對教師的故事不感興趣,他覺得那都是發生在大人們之間的事。有時,小孩子認為故事中的大人們不可思議,蠢得要命。

炎熱的夏天,財主夫婦帶著孩子坐馬車到鄰村去看望外婆。車子路過一條大河,孩子們在河水中盡情嬉戲,愉快地遊泳,捧起河水潑向小夥伴,開心的笑聲陣陣傳到岸上。財主的孩子被熱鬧的場麵所吸引,不斷地伸頭向大河眺望,目光充滿熱烈的渴望。

財主夫婦看出孩子的心思,立刻警告說:

“孩子,你是有錢人家的兒子,不能像他們那樣。河裏很危險,有大魚專門吃孩子,那些小窮鬼早晚會被魚吃掉的。”

孩子奇怪地反問道:

“人家玩得不是很開心嗎?我見過人吃魚,還從來沒見過魚吃人的怪事,也從來沒聽說哪家的孩子被魚吃掉了,你們不要嚇唬我,我本來膽子就小。”

父母解釋說:

“就算魚不吃人,但河水絕對能淹死人,這事,你不能不信!”

孩子調皮地說:

“是真話我當然相信,隻請你們不要再用假話來嚇唬我。你們真的聽說過魚吃人的怪事嗎?我可是頭一次聽你們說,別人從來沒說過,老師也沒說過。”

小孩子到了外婆家,常常溜出去恣意玩耍。他和外婆家的一條狗結為了好朋友,白天形影不離地在一起來回跑、嬉鬧,玩得十分開心。有一次,狗將小孩子帶到河中遊泳。小孩子從來沒下過水,很快就不行了。狗的力氣太小,沒辦法將小孩子拖到岸上,急得對著岸上大叫。狗叫聲引來一個行人。行人看到小孩被淹,非常生氣,站在岸上批評起來,指責孩子不聽大人的教導,背著父母幹這種玩命的事。

孩子在河裏快要淹死了,但那個行人還在岸上講道理,最後孩子淹死了。

牧人和小狼

弱小的羊總是被凶殘的狼吃掉,這令牧羊人十分惱火。為了保護羊,牧羊人拿起武器,準備隨時對付前來吃羊的惡狼。惡狼吃羊不成,特別想報複牧羊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很遠的地方有一座森林,森林裏住著很多野獸,森林的周圍是一片上好的牧場,到處是綠油油的青草,附近的牧人們經常來這裏放牧。他們通常結伴而來,防止狼來襲擊羊群。其中一個牧羊人也是這樣,隻是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看見別人的羊長得又肥又壯,心裏就不舒服,時刻想搶到手,但隻苦於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