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快樂心態很重要(2 / 3)

青年回家去了,他現在明白:不必到別的地方去找幸福,幸福就在自己身邊。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幸福大多是主觀的,它原本就深植於人們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滿足中。因而,幸福無所不在。

40年代,美國流傳著一個小針孔造就百萬富翁的故事:美國許多製糖公司把方糖運往南美洲時,都會因方精在海運途中受潮造成巨大損失。這些公司花了很多錢請專家研究,卻一直未能盡如人願。而一個在輪船上工作的工人卻用最筒單的方法解決了問題:在方糖包裝盒的一角戳個通氣孔,這樣,方糖就不會在海上運輸時受潮了。

這種方法使各製糖公司減少了幾千萬美元的損失,而且簡直不花成本。這個工人專利意識十分強,他馬上為該方法申請了專利保護。後來,把這個專利賣給各製糖公司,成了百萬富翁。

上麵這個點子又啟發了一個日本人,這個日本人想:鑽孔的方法可用於其他許多方麵,不光是方糖包裝盒。他研究了許多東西,最終發現:在打火機的火芯蓋上鑽個小孔,能夠大量延長油的使用時間。他憑著這個專利也發了財。

每個人心中都關著一個等待被釋放的精靈。你有無限潛力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隻可惜大部分的人隻使用了極少的一部分潛力。當你越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潛力,就越能喚醒創意精靈自由飛舞,你的生活也會越快樂。

日本的白隱禪師,是位生活純淨的修行者,因此受到鄉裏居民的稱頌,都認為他是個可敬的聖者。

有一對夫婦,家裏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不經意,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地大起來。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異常!經一再苦逼之後,她終於吞吞吐吐說出"白隱"兩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但這位大師不置可否識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後,就被送給白隱。白隱沒說什麼,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熱諷,但他總是處之泰然。

事隔一年後,這位沒有結婚的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裏,向他道歉。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隻是在交回孩子的時候,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

白隱超乎"忍辱"的德行,贏得了更多、更久的稱頌。

我們得到幸福和成功,得到友誼和愛情,不是因為我們的防衛的姿態,而是源於身心的開放。忘記恐懼,忘記自己,我們才會得到人生最寶貴的東西。

三、滿意人生

人生何其短、沒錯,人的一生是時間的飛速推移中稍瞬即逝,讓人心痛。但隻要是人生過得滿意。有意義,那也不錯,關鍵於你在短暫的一生中如何去享受,真正達到"滿意人生"。

伍登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籃球教練。同時,他也是個積極自我暗示的佼佼者。

當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說了句讓他謹記終身的話--讓每一天都成為你的傑作。

他時時刻刻記得父親留給他的這句話,不管刮風也好。下雨也好,從無例外。

伍登在加州大學洛杉礬分校球隊的時候,十二年內就贏得了十次的全國冠軍。當別人問起他為什麼能夠締造這樣輝煌的戰果時,伍登回答道:"我和我的球員,每天都在經曆'自我暗示'的過程,而且從不間斷。"

"每晚上床之前,我總會對自己說:'我今天表現得最好,明天也是,後天也是,永遠都是!'"

進一步地,他更斬釘截鐵地告訴訪者:"讓每一天成為你的傑作!"

做事情要學會"以一日為單位"。早晨醒來,你真正能掌握的,惟有今天而已。誰也無法將一隻腳遺留在過去,也無法單靠一隻腳便踏入未來並且你必須學會在一天之中付出。也隻有如此你的光陰才不含虛度並且含有好的結果出現。

有位老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喜歡用三種飛機來比喻人生,而這一堂課也一直頗受學生的歡迎。

教授舉出的第一種飛機是滑翔機,這種飛機本身完全沒有任何動力,若要起飛,得依賴前方一架螺旋槳飛機的拖曳,將滑翔機拖至高空後,再放開彼此連結的繩索,讓滑翔機順著氣流飛翔。

一旦失去氣流,或是遇上不穩定的風向,滑翔機就隻有選擇降落一途。畢竟,沒有動力的飛行,不可控製的變化因數太多,勉強飛行是一件極危險的事。

許多人也正如同滑翔機一般,一直依賴別人的力量而生活。小時候靠父母;長大了,踏人社會,依賴上司的提拔;甚至還要看同事的臉色,因為這樣的人,就像滑翔機一樣,找不到自己的動力係統。

老教授所說的第二種飛機是直升機,這種飛機當然擁有自己的動力,隨時可以起飛、降落,不需要長長的跑道,也不受各種地形的限製,甚至在城市的大樓頂端,都能輕易降落。

但直升機的缺點是無法乘載大量的乘客,而且由於設計上的限製,直升機也無法從事較長程的飛行任務。

教授喜歡用直升機來比擬一些自行創業,精於獨善其身的人們,固然他們能像直升機一樣,起飛、降落自如,也擁有極佳的環境適應能力及能夠靈活應變,但因為受困於自我格局太小,故難以幫助更多的人,而且往往也像直升機一樣,缺乏較長遠的續航能力,容易半途而廢。

教授所說的第三種飛機,是波音747型客機。這種飛機固然需要極長的跑道、精密的導航及優秀的機師,方能順利升空。但它的優點是,擁有能夠載運超過四百人以上的龐大空間,以及超強的續航力。

一種耕耘,一分收獲。人們付出的越多,所得到的也會越大。而在得到之後、也不應刻意將掛在身上,或許讓其流力一點會更好

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孩,問母親一個問題:"媽媽,婚後我該怎樣把握愛情呢?"

母親聽了女兒的問話,溫情地笑了笑,然後從地上捧起一捧沙。

女孩發現那捧沙子在母親的手裏,圓圓滿滿的,沒有一點撒落。

接著母親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瀉落下來。待母親再把手張開時,原來那捧沙子已所剩無幾,其團團圓圓的形狀也早已被壓得扁扁的,毫無美感可言。女孩望著母親手中的沙子,領悟地點點頭。那位母親是要告訴她的女兒,愛情無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愛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則,失去彼此之間應該保持的寬容和諒解,愛情也會因此而變成毫無美感的形式。

愛情並不意謂著用根繩子把對方拴在自己的身上,對方還應有自己的自由和空間,互相尊重,才能和諧美滿。

四、樂在其中

一步入社會我們便會或多或少地幹事,小事大事、也許我們並不能從其表麵體味到什麼,而我們可深切地理解我們是"樂在其中"。

在裏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裏,一個男孩非常喜歡足球可是又買不起,於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揀來的椰子殼。

他在巷口裏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幹涸的水塘裏猛踢一隻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孩子踢得很是那麼回事,就送給他一隻足球。

小男孩得到足球後踢得更賣勁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隨意擺放的一隻水桶裏。

聖誕節到了,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聖誕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為我們的恩人祈禱吧。"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圃裏,開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裏走出一個人來,問小孩在幹什麼,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珠的臉蛋,說:"教練,聖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願給您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

教練把小男孩從樹坑裏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 的禮物,明天你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後,這位17歲的男孩在第六屆世界杯足球賽上獨進了21球,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

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並且在鋪成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科學探索之路也是如此,但那是科學家本身對科學的愛。

有一位67歲的老人,在觀察一條南美毒蛇時,被突然驚醒的毒蛇在手上咬了一口。立刻,老人感到頭暈惡心,他意識到死的降臨,便從容地打開日記本,記錄自己垂死時的感覺。他寫道:"胃劇痛。躁熱、耳鳴、眼皮疼......"從日記本上的字看得出,老人寫字的手是在劇烈顫抖著。日記本上的最後幾句是:"血從鼻子和嘴裏淌出來,痛感覺消失了,軟弱無力,我想開始腦袋充血了。"

這是美國動物學家卡爾·施密特博士用生命寫下的醫學研究史上獨一無二的資料。

許多人希望知道生,而不願意知道死。但偉大的人並不夢想天堂,也不尋求個人的永生。他要用科學征服死,為人類帶來長生的幸福。那是異常崇高的,而作為一普通人尋求自己的幸福、步入愛的殿堂,似乎變得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