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快樂心態很重要
古人說"境由心造"。一個人是否快樂,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也就是說,快樂是一種積極的太態。快樂是一種純主觀的內容在意識,是一種心靈的滿足程度。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快樂,就比別人幸福。
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命運。人的心態變得積極,就可以得到快樂,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樂觀豁達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變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變得輕鬆活潑,能把苦難的光陰變得甜美珍貴,能把繁瑣的事項變得簡單可行......這時候,快樂已經來臨!
一、怡然自得
何謂"怡然自得"指一種安閑、舒適喜悅而滿足之形。而在當今社會,由於生活工作等多方麵壓力使人們喘不過氣來,人們必須善於從生活中去尋求一種"怡然自得"。
"睡吧,別再胡思亂想了。"一個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勸慰著,她丈夫在床上翻來覆去,折騰了足有幾百次。"唉,老婆子啊,"丈夫愁眉苦臉地說,"你是沒遇上我遭的罪啊!幾個月前,我借了一筆錢,明天就到了還錢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兒有錢啊!你也知道,借給我錢的那些鄰居們比蠍子還毒,我要是還不上錢,他們能饒得了我嗎?為了這個,我能睡得著覺嗎?"他接著又在床上繼續翻來覆去。妻子試圖勸他,讓他寬心:"睡吧,等到明天,總會有辦法的,我們說不定能弄到錢還債的。"
"不行了,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丈夫喊叫著。
最後,妻子也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頂,對著鄰居家高聲喊道:"你們知道,我丈夫欠你們的債明天就要到期了。現在我告訴你們一些不知道的事。我丈夫明天沒有錢還債!"她跑回臥室,對丈夫說:"這回睡不著覺的就不是你而是他們了。"
在我們周圍,有多少人在夢著錢,談著錢,數著錢呢?他們忍受著金錢帶來的煩惱,但這種煩惱是可以轉移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就會發現別人比自己更煩惱這樣才可以一種積極心態去尋求快樂。
從前有一位富翁,名字叫顧影。
顧影雖然非常有錢,卻常常自憐,他可憐自己空有錢財,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真正的快樂、全然的快樂。
顧影常常想:"我有很多錢,可以買到許多東西,為什麼卻買不到快樂呢?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留下一大堆錢又有什麼用呢?不如把所有的錢拿來買快樂,如果能買到一次全然的快樂,我死也無憾了。"
於是,顧影變賣了大部分家產,換成一小袋鑽石,放在一個特製的錦囊中。他想:"如果有人能給我一次純粹的全然的快樂,即使是一刹那,我也要把鑽石送給他。"
顧影開始旅行,到處詢問:"哪裏可以買到全然快樂的秘方呢?什麼才是人間純粹的快樂呢?"
他的探詢總是得不到令他滿意的解答,因為人們的答案總是庸俗而接近的:
"你如果有很多的金錢,就會快樂。"
"你如果有很大的權勢,就會快樂。"
"你如果擁有得越多,就會越快樂。"
因為顧影早就有了這些東西,卻沒有快樂,這使他更疑惑:"難道這個世界沒有全然的快樂嗎?"
有一天,顧影聽說在偏遠的山村有一位智者,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他就跑進村找那位智者,智者正坐在一棵大樹下閉目養神。
顧影問智者:"智者!人們都說你是無所不知的,請問在哪裏可以買到全然快樂的秘方呢?"
"你為什麼要買全然快樂的秘方呢?"智者問道。
顧影說:"因為我很有錢,可是很不快樂,這一生從未經曆過全然的快樂,如果有人能讓我體驗一次,即使隻是一刹那,我願把全部的財產送給他。"
智者說:"我這裏就有全然快樂的秘方,但是價格很昂貴,你準備了多少錢,可以讓我看看嗎?"
顧影把懷裏裝滿鑽石的錦囊拿給智者,沒有想到智者看也不看,一把抓住錦囊,跳起來,就跑掉了。
顧影大吃一驚,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大叫:"搶劫了!救命呀!"可是在偏僻的山村根本沒人聽見,他隻好死命地追趕智者。
他跑了很遠的路,跑得滿頭大汗、全身發熱,也沒有發現智者的蹤影,他絕望地跪倒在山崖邊的大樹下痛哭。沒有想到費盡千辛萬苦,花了幾年的時間,不但沒有買到快樂的秘方,大部分的錢財又被搶走了。
顧影哭到聲嘶力竭,站起來的時候,突然發現被搶走的錦囊就掛在大樹的枝丫上。他取下錦囊,發現鑽石都還在,一瞬間,一股難以言喻的、純粹的。全然的快樂充滿他的全身。
正當他陶醉在全然的快樂中的時候,躲在大樹後麵的智者走了出來,問他:
"你剛剛說,如果有人能讓你體驗一次全然的快樂,即使隻是一刹那,你願意送給他所有的財產,是真的嗎?"
顧影說:"是真的!"
"剛剛你從樹上拿回錦囊時,是不是體驗了全然的快樂呢?"智者又問。
"是呀!我剛剛體驗了全然的快樂。"
智者說:"好了,現在你可以給我所有的財產了。"
智者一邊說一邊從顧影手中取過錦囊,揚長而去。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即使是快樂,也必須積極尋求,它並不會憑空而降。現代人的生活緊迫忙碌,悠閑的心情易失,常被愁苦所取代,倍覺人生是一苦海且寬闊無邊。其實,快樂是一種心境,它來自主觀的認定。如此說來,快樂與否更是存乎一心了。
有位太太請了位油漆匠到家裏粉刷牆壁。油漆匠一走進門,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目光。
可是男主人一向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那裏工作幾天,他們談得很投機;油漆匠也從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畢,油漆匠取出帳單月附太太發現比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
她問油漆匠:"怎麼少算這麼多?"
油漆匠回答說:"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對人生的態度,使我覺得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所以減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對他表示一點謝意,因為他使我不會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對她丈夫的推崇,使她流下眼淚,因為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隻有一隻手。
人和其他動物有許多相異的地方,而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就是人懂得愛,同時能為其所愛的對象去奉獻一切。正是由於人有愛心,才能自謀幸福和造福社會。也正是因為這樣,人類的文明才一天比一天進步,人類的文化才一天比一天厚實。
二、擁抱幸福
常聽人抱怨"幸福在那裏""幸福究竟在哪裏"其實,他不沒發現、幸福就在他身旁就等著他去擁抱,主要是在於他的觀察力強弱。相信自己,勇敢地去擁抱日夜企盼的幸福。
有一個老人,在臨死前對兒子說:
"孩子,我快死了,我希望你過上好日子。"
兒子說:
"父親,你告訴我,怎麼才能使生活幸福?"
父親答道:
"你到社會上去吧,人們會告訴你找到幸福的辦法。"
父親死了,兒子就出發了,到外麵的世界去找幸福。他走到河邊,看見一匹馬在岸上走,這匹馬又瘦又老。馬問:
"青年人,你到哪裏去?"
"我去找幸福,你能告訴我怎麼找嗎?"
"小夥子,你聽我說,"馬回答道,"我年輕時,隻知道飲水,吃草籽,我甚至把頭轉到食槽裏,就會有人把吃的東西塞進我嘴裏。除了吃以外,別的事我什麼也不管。所以,當時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幸福了。可是現在我人老了,別人把我丟棄了。所以我告訴你,青年時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千萬不要像我過去那樣。不要享受別人給你準備好的現成東西,一切都要自己幹,要學會為別人的幸福而高興,不要怕麻煩,這樣,你就會永遠感到幸福。"
青年繼續走下去。他走了很多路,在路上碰到一條蛇。蛇問:
"小夥子,你到哪裏去?"
"我到世界上去尋找幸福。你說,我到哪裏去找呢?"
"你聽我說吧,我一輩子以自己有毒液而感到自豪。我以為比誰都強,因為大家都怕我。我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其實大家都恨我,都要殺死我。所以,我也要避開大家,怕大家。你的嘴裏也有毒液,所以,你要當心,不要用語言去傷別人,這樣你就一輩子沒有恐懼,不必躲躲閃閃,這就是你的幸福。"
青年又繼續朝前走了。走啊,走啊,看見了一棵樹,樹上有一隻加裏鳥--它的淺藍色羽毛非常鮮豔、光亮。
"小夥子,你到哪裏去?"加裏鳥問。
"我到世界上去尋找幸福。你知道什麼地方能找到幸福嗎?"
加裏鳥回答說:
"小夥子,你聽好,我給你講。看來,你在路上走了很多日子了,你的臉上滿是灰塵,衣服也破了,你已變樣了,過路人要避開你了。看來,幸福同你是沒有緣分了,你記住我的話:要讓你身上的一切都顯得美,這時你周圍的一切也會變得美了,那時你的幸福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