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簡稱失能劑,是一類使人暫時喪失戰鬥能力的化學物質,從而失去戰鬥力的毒劑。中毒後主要引起精神活動異常和軀體功能障礙,一般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或死亡。
按其毒理效應不同,失能劑一般分為精神失能劑和軀體失能劑。前者主要是引起精神活動紊亂,產生幻覺,代表物畢茲;後者主要是引起運動功能障礙、癱瘓、血壓和體溫失調、視覺和聽覺障礙、持續嘔吐腹瀉,代表物四氫大麻醇。
這類毒劑的主要特征是致死劑量與失能劑量的比值(安全比)很大,一般不引起死亡或造成永久性傷害。為白色無嗅味固體。可裝填於炮彈、航空炸彈等彈體內使用,造成氣溶膠使空氣染毒。主要中毒症狀為口幹、瞳孔散大、眩暈、步態蹣跚,喪失定向能力和產生幻覺等,症狀可持續數小時以至數天。防毒麵具可有效防護。
毒性機理
精神性失能劑主要引起精神活動障礙。如知覺、情感、思維活動的異常和紊亂。因作用特點不同,又可分為中樞抑製劑和中樞興奮劑。前者能降低或阻斷中樞神經係統活動,幹擾突觸信息傳遞。主要代表有替代羥乙酸酯類的BZ和四氫大麻醇類化合物;後者使神經衝動傳遞加強,進入中樞的信號過多,引起過度的神經活動。其代表有麥角酰二乙胺、蟾蜍色胺、西洛賽賓、麥司卡林等。
軀體性失能劑主要引起機體運動失調、癱瘓以及嘔吐、失明、致聾、體溫失調、低血壓等。這類化合物有苯咪胺、箭毒、震顫素等。
精神性或軀體性失能並不能截然分開。有些化合物既有精神作用又有軀體作用,隻是根據其主要作用而劃分的。失能劑種類雖多,外軍作為製式裝備的僅有BZ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