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中毒性毒劑(2 / 3)

生化代謝改變

氰化物所致組織中毒性缺氧和細胞內生化代謝改變包括:有氧氧化代謝受阻、無氧代謝增強、氧化磷酸化減少、ATP/ADP比值縮小甚至倒置;血糖、乳酸以及無機磷機鹽、二磷酸已糖、磷酸甘油、磷酸丙酮酸等明顯增加。血液中因酸性產物增加、酸堿平衡失調、pH下降,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因血氧不能充分利用,靜脈血氧含量增高,靜脈血氧差明顯縮小、靜脈血似動脈血呈鮮紅色。

實驗證明,大白鼠腹腔注射KCN發生痙攣時,腦組織Y-氨基丁酸明顯降低、穀氧酸含量明顯增加、細胞內Ca2+濃度增高和神經遞質釋放;血液氧化型穀胱甘肽含量急劇減少、穀胱甘肽總量卻增加;凝血酶原和凝血第Ⅶ因子缺乏,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液和尿中硫氰酸鹽含量明顯增加。體溫下降與中毒劑量有關,劑量越大,降低愈甚。

臨床表現

氫氰酸中毒的臨床表現與其進入體內的劑量和途徑以及個體對毒劑的耐受性而異,臨床上可分為輕、中、重和閃電型四種。

閃電型

吸入高濃度氫氰酸蒸汽時,中毒者突然倒地、呼吸困難、強烈驚厥、眼球突出、瞳孔散大、意識喪失、反射消失、肌肉麻痹、數分鍾內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重度中毒

中毒症狀和體征發展迅速,典型臨床表現可分為四期,但各期往往不易區分。

刺激期:中毒當量可聞及苦杏仁味、舌尖麻木、口內有金屬味、眼刺痛、流淚、流涎、喉部有燒灼感、胸悶、呼吸深快、心悸、惡心、頭痛、眩暈、耳鳴、無力、焦慮、精神混亂、甚至恐怖感。

呼吸困難期:胸部壓迫感、喘息性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聽力減退、視力模糊、頭痛劇烈、神誌不清、步態不穩、心跳變慢、血壓稍上升、皮膚粘膜呈鮮紅色。

驚厥期:意識喪失、無意識尖叫;全身陣發性、強直性痙攣,角弓反張,呼吸暫停,牙關緊閉,眼球突出,瞳孔擴大,角膜反射遲鈍;痙攣間歇期,呼吸慢而深,或不規則,脈搏變慢,血壓正常或升高,紫紺。此期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很快進入麻痹期。

麻痹期:全身肌肉鬆弛、反射消失、脈搏微弱不規則、血壓急劇下降;呼吸減弱、潮式呼吸;表皮血管收縮、體溫下降、皮膚冰冷、蒼白、大小便失禁;呼吸停止後,心跳仍可持續3~5分鍾。

中度中毒

患者僅出現上述刺激期和呼吸困難期的臨床症狀和體征。有明顯的組織缺氧表現,皮膚粘膜呈鮮紅色。臨床表現持續時間較長,一般在30~60分鍾後逐漸消失。但疲倦、乏力、衰弱、頭痛、步態不穩、心前區適和食欲不振等症狀可持續1~3天。

輕度中毒

僅出現中樞和呼吸道刺激症狀,如頭痛、頭暈、乏力、不適、口內有金屬味、眼輕度刺痛、流淚、鼻和胸部有發熱感、胸悶和呼吸緊迫感。離開染毒區或戴上防毒麵具後,中毒症狀很快減輕或者消失。

氰化物中毒時,血氣變化明顯,氧利用率降低,靜脈氧飽和度顯著增高,動靜脈血氧分壓差縮小,靜脈血呈鮮紅色。中毒早期因呼吸加強,換氣過度,二氧化碳排出過多,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壓下降,呈現呼吸性堿中毒。細胞窒息嚴重時,無氧代謝加強,大量氧化不全產物積蓄、血液乳酸含量高於正常5~8倍、酸堿平衡代償失調、堿儲備減少,中毒後期出現代謝性酸中毒。此外,血糖升高3~4倍。無機磷酸鹽明顯增加。心電圖檢查可見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T波和ST段異常。

臨床特點

低濃度氯化氰對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中毒時,臨床表現與氫氰酸中毒類似。局部刺激強烈,很快引起眼刺痛、流淚、咳嗽、胸悶和全身中毒症狀:頭暈、呼吸困難、驚厥、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數分鍾左右死亡。若不發生急性死亡,則可出現肺水腫和肺炎:持續性咳嗽、大量泡沫痰、肺部有水泡音、嚴重呼吸困難和明顯紫紺等。

診斷與鑒別診斷

氰化物中毒發病突然,病程發展迅速,應及時論據中毒史和臨床特點作出診斷,迅速救治。

中毒史,化學襲擊時,空氣中有苦杏仁味,呼吸道無防護或防護不嚴,有類似中毒傷員發生;平時工業生產中,因管道密封不嚴有毒氣泄漏、檢修時違反操作規程或個人誤服等接觸史。

臨床特點,發病急驟,症狀按上述四期順序迅速發展。最初有中樞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狀。繼之喘息性呼吸困難,呼出氣中可聞及苦杏仁味,皮膚粘膜呈鮮紅色,隨後全身強直性驚厥、角弓反張、意識喪失、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全身肌肉鬆弛、麻痹、終至死亡。

實驗室檢查,正常人全血CN-濃度為1.5微摩爾/升以下。據報道,全血CN-濃度於7.4微摩爾/升時,通常不出現症狀;19~37微摩爾/升時有麵部潮紅、脈快和頭痛等輕度症狀;濃度為37~93微摩爾/升時,刺激反應增強,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等症狀為中等中毒;濃度起過93微摩爾/升時,出現重度中毒症狀。如昏迷、血壓降低、呼吸緩慢而喘息、瞳孔擴大等,若不及時救治,有致命危險。

正常人尿中硫氰酸鹽含量為108微摩爾/升,唾液中為2.2微摩爾/升,血清中為183微摩爾/升,中毒者尿、唾液和血清中硫氰酸鹽均明顯增加。

毒劑偵檢:染毒空氣、水或食物可檢出氰化物。

預防、急救和治療

預防

在進入毒區前戴好防毒麵具。防毒麵具對氰類毒劑防護時間較短,一般為數十分鍾。

急救

急救要迅速、及時、準確。毒區內迅速戴好防毒麵具,條件允許應及時離開染毒區。

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戊酯。在毒區內,置防毒麵具內吸入。毒區外,用紗布包好安瓿,捏破安瓿置鼻孔前吸入,每2分鍾1支,一次吸30秒,依病情需要可反複吸3~5支,並密切注意血壓變化,收縮壓降低至10.7千帕時,立即停止吸入。有條件時,應立即肌肉注射10%4-二甲氨基苯酚2毫升,或靜脈注射3%NaNO2 10毫升和25%Na2S2O3 25~50毫升。

呼吸微弱或停止時施行人工呼吸,給氧、心跳停止時,進行胸外心髒按壓。

皮膚染毒迅速用清水衝洗。口服中毒,應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過氧化氫溶液洗胃。

治療

抗毒藥物:氫氰酸及其鹽類中毒的救治藥物種類較多,主要抗毒藥分述如下:

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能使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後者能與氰離子迅速結合成氰化高鐵血紅蛋白絡合物。血液中氰離子被結合後,破壞了組織和血液之間氰離子濃度的平衡,進而使結合在細胞色素氧化酶上的CN-發生解離,從而恢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正常生理功能。因高鐵血紅蛋白與氰離子結合不甚牢固,氰離子還可逐漸解離進入組織,再次發揮其毒害作用。所以此類藥物不能徹底解毒,是其缺點之一。

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與抗氰效價在一定範圍內成正比關係。但如形成過多則會影響紅細胞的攜氧功能。因此,氰化物中毒時應用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的藥物劑量形成的MHB以不超過30%左右為宜。同時,針對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解毒不徹底,臨床上應密切觀察病情,並考慮伍用其它抗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