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馮天醒來,伸手往身邊一撈,卻撈了個空,一下子清醒過來,正要下床,卻見小金端著個碗走進來。
小金笑笑:“睡好了沒,夫子說你一天一夜都沒合眼了。”說著坐到床沿,將碗遞給馮天,“先吃飯吧,我煮的。”
馮天看了看碗裏,原來是皮蛋瘦肉粥,憨笑著說:“你為我煮的?肯定好吃。”舀起一大勺往嘴裏送。
“恩,夫子和劉老爺也都說好吃。”小金高興地說道,然後看到馮天的狼吞虎咽一下子變成了細嚼慢咽。
經此一事,小金老實了許多,乖乖待在家裏直到放榜。放榜那日劉府門口的鞭炮震天響,劉府內小金和馮天大眼瞪小眼,兩個都怒氣衝衝。馮天率先發難:“不是告訴你不準考上不準考上,你偏要湊什麼熱鬧?”
小金也不甘示弱:“我也跟你說了要想清楚再動筆,你想清楚了沒有?”
“我當然是想清楚了。”
“你想……”小金被馮天的話驚到,“你想清楚了怎麼不跟我說……算了算了,你要當我就不當了。”小金甩著手說道。
馮天哭笑不得,合著人家半輩子都爭取不到的東西,在你手裏就是塊泥,想捏圓就捏圓,想捏方就捏方。
乾隆五十四年三月十二日,新進士保和殿複試,唯餘子恒詩句平仄有誤,乾隆懷疑其或有舞弊,令調其會試原卷傳於讀卷大臣重閱,確認字跡出於一人之手,文字義理卻相去甚遠。乾隆命軍機大臣嚴加複試。
首席大學士兼領班軍機大臣和紳對皇帝說道:“餘子恒自稱廣東人氏,但臣依其卷票上所寫的種種卻查無此人。”
將近八十歲的皇帝當堂震怒。
和紳又道:“餘子恒卷中嚐有言:‘以科學之發展,建我河蟹之大清。’臣以為,所謂和者,即指萬民一心也,所謂諧著,即指萬事有序也。餘子恒此言,分明是暗指我大清入關,滿漢不和旗民有別也。因此微臣懷疑,此人或許與台灣天地會林爽文有所勾結。”
其時福康安領兵在外,劉墉年前剛被降為侍郎,紀昀自從發配新疆回來後就不敢和和紳明著相爭,皇十五子顒琰一心等著老皇帝禪位。區區一個來曆不明什麼後台都沒有的餘子恒,誰也沒有放在心上。
乾隆下旨:“著刑部嚴查。”
餘子恒當日下午即被捕下獄,當晚越獄。新科探花馮天因與反賊餘子恒過從甚密,亦接受審問,馮天多言巧辯拒不認罪,刑部請旨削去馮天探花銜以便動刑,帝準。
刑部大堂。刑部尚書胡季堂居中端坐,命左右對馮天施以杖行。十下之後,馮天哼聲漸弱,胡季堂又命人用冷水將其潑醒,責問證詞,馮天隻照舊說道:“半路相識,不知底細。”如此幾番,馮天都不鬆口,胡季堂隻得命人將其扔回刑部大牢擇日再審。
幾日後,馮天以識人不明獲罪連坐,劉府查抄家產。
刑部大牢內。馮天靠牆角坐著,囚衣髒破,神色萎頓。
但實際上的情況是:小金和馮天對麵而坐,兩個人又在吵架。
“跟我走。”小金說。
“跟你說了不行就是不行,走了就是越獄,你怎麼不明白呢?”馮天道。
“明明是你冥頑不靈。”
“反正我不走。”
馮天堅持不肯越獄,小金相當生氣。馮天念及父母,要修書回家,小金又順從地施法在甘草堆上變出紙筆。
馮天提筆寫道:“爹、娘,孩兒一切安好,勿念。孩兒不孝,不能奉孝於雙親麵前,反而連累雙親牽掛,心甚愧焉。孩兒不在身邊,二老千萬多多保重。孩兒不知何日才有出頭之日,還請爹娘代為辭去婚約,以免耽誤墨知表妹。孩兒已心有所屬,此生絕不另取,萬望爹娘成全。不孝兒天頓首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