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

我國著名的古典神話中開天辟地之主,萬物的始祖。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和地並沒有分離,整個宇宙混沌一片,宛如一個又大又圓的雞蛋,盤古就誕生於這個雞蛋的中間。盤古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地生長著,大概經過了18,000年的時間,天地開始分離。但天地還有相連在一塊的地方,盤古於是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鑿或劈,神力巨大,終使明亮清澈的東西上升成為天,混濁不清的東西下降成為地。盤古站在天地之間,擔心天地還會粘合在一起,便頭頂著天,腳牢牢地踩著地,發揮自身一天九變的威力,使天地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天以每天一丈的速度向上猛增,地以每一天一丈的速度向下厚增,盤古的身子也隨之每天生長一丈。這樣,又過了18,000年,地變得敦厚堅實,天變得高遠無窮,而盤古則象一根擎天柱頂天立地,其身軀高達約九萬裏。

盤古完成天地定型的大業之後,自己也因精力枯竭準備走向死亡。然而,盤古不願就此了卻自己的一生,悄悄地離開天地,他決心憑借自己臨死之前具有的最後神力,創造萬物來使已有的天地變得美麗富饒,充滿勃勃生機。

首先,盤古來創造天空中的東西。他呼出的氣輕搖直上,慢慢地一部分變成清爽的煦風,在大地上空來回飄蕩;一部分變成了雲彩,隨風變化無窮。他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霆,轟隆著滾向四麵八方;他的兩眼目光直射蒼天,立即變成了兩道閃電,隨著響雷在天空間不停閃現。這時候,他的左眼睛眨了一眨,眼球突然疾速飛向天空,頃刻間成為一個火彤彤耀眼的太陽;他的右眼也眨了一眨,眼球忽悠悠地飛向天空的另一個方向,不一會就變成了一輪月亮。從此之後,白天日照大地,驅起黑暗,驅走嚴寒,給人類和萬物以溫暖;晚上皓月當空,把白銀銀的光輝傾溢大地,給人類和萬物以安靜詳和的氣氛。盤古繼續在衍生事物。他的長發和胡須隨風飄揚起來,隨意地飛上藍天,散居各處,變成燦爛的群星,為天空增添著樂趣。

緊接著,盤古來化生大地上的東西。他的兩隻胳膊和兩條腿以及額頭、腹部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著名的五嶽名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和中嶽嵩山。他全身的血液,逐漸變成了大地上無數的河流、小溪和湖泊。他全身的筋脈,化作大地上縱橫交錯的溝壑和山川的道路。他全身的肌肉,慢慢變成了無際的田土。他的皮膚上長出的纖細的汗毛,有的變成了芳草,有的變成了大樹,有的變成了鮮花。他的牙齒和骨頭,化作成堅硬的岩石和金屬礦物質。他的精液和骨髓變成了美玉和珍珠。他流下的汗水也全部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一個勁地灑在他所創造的萬物之上,就連他身上的各種各樣的小蟲子,在微風的吹拂和感化下,一個一個地都變成了生活在大地上的黎民百姓。

可以說,盤古在垂死之際,把自己身軀的每一部分都化作了天地萬物,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宇宙,使藍天富於變幻,大地萬物生長,人類自強不息。

關於盤古開天辟地、化生萬物時的形象,記載很少。據《廣博物誌》講,盤古長著蛇的身子,龍的腦袋。有的說他身高九萬裏,左手持神鑿,右手握神斧。總之,盤古“垂死化身”,創造天地人,成為萬物的祖先。這一點是有關盤古的神話傳說中所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