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

我國著名的古典神話中造人補天之神,是盤古開天辟地以後第一個來到大地上的神,是一位神通廣大,法力無窮的女神,也是一位婚姻生育之神。她在廣大的民眾中有十分廣泛的影響,受人敬重。這與她一生的功績密切相聯。

女媧是造人之神。據傳,天地開辟後,大地上雖有山川草木鳥獸蟲魚,但沒有人類。女媧來到大地上,到處行走遊覽,覺得天地間似乎缺點什麼東西,使其充滿生機。這時候,她來到一汪清澈見底的泉水邊,蹲下身子,掘起池邊一塊黃泥,滲和著泉水,仿照自己在水中倒影的形象,揉成一個泥娃娃。她拿在手上,左瞧右看,煞是可愛。她剛把泥娃人放到地麵,立即發出呱呱的叫聲,臉上蕩漾著笑容,到處歡快地蹦跳著。女媧看到自己的創造物能說會笑,能跳能跑,十分高興。便給它起了個名字“人”。

女媧於是決定創造更多的人,讓人類充滿大地,大地充滿歡樂。她不分晝夜地捏泥娃,忘記了吃飯,忘記了休息,一段時間後,身邊的小人多起來了,圍著她歡呼跳躍。她不知工作了多少個晝夜,仍沒有達到她個人宏願。雖然她創造了不少人,但廣闊的大地畢竟太無邊無際了,照此下去,女媧非累死不可。即使累死了,她也不可能讓人類遍布天下。後來,她拿了一條藤繩,伸入泥潭之中,攪動泥漿,然後向天空一揮舞,泥點濺落的地方,立刻出現了活生生的小人兒。這辦法果然省事省力,她就這樣不停地揮動手中的藤條,很快大地上的人多起來了,隨之也熱鬧起來。

人造得差不多了,女媧心想,人類是要死的,怎樣才能使其繼續存在下去呢?如果死一批,女媧再來補充一批,這太麻煩了。因為女媧造的人雖有男女性別,但不知有其兩性關係,所以女媧想辦法做媒人,讓男女婚配養育子女,代替她自己來造人的繁重工作。於是,女媧向神禱告,說明自己願望承擔做媒人的心意。然後,她就把這些人一半指定為男人,一半指定為女人,並讓男人和女人結合起來,成為夫婦,生兒育女,延續人類。因此,人們把女媧奉為生母和婚姻女神。每年二月春暖花開的時候,男男女女雲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自由擇偶婚配,別人不得幹涉。有的地方還把女媧當作媒神。有了男女婚姻製度,人類就可以在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斷地衍繁著人類。

女媧造人並為他們建立了婚姻製度以後,大家平安無事,相互尊敬,一直過著幸福的日子。誰也沒有想到,有一年宇宙突然發生了一場大變動,給地上的人類造成了一場大災難。也許天神們之間發生了大搏鬥,致使災禍不期而至。

支撐蒼穹的四根擎天柱倒塌下來;九州大地裂縫斑斑,深不可測;天空的帷幕不能蓋住大地,而大地也支撐不住萬物;熊熊燃燒的大火不滅,浩蕩的洪水不息;猛獸吞噬著民眾的性命,飛鳥在空中攫食老人和弱者。麵對人類陷入的困境,正在休息之中的女媧挺身而出,決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法力來拯救天地人類。

她撿來數量極多的五色石頭,放在大火中熔煉成為石漿,然後再趁熱一把一把抹在天上塌開的窟窿裏,使之又平又光。她奮力斬斷一隻巨龜的四隻腳,豎在大地的四個方麵,借以撐天。她經過一番殊死決鬥,終於殺死了殺風作浪的黑龍,抑製住了泛濫的洪水。接著,她又用蘆葦燒成的灰土去堵塞洪水衝成的洞穴和大地的裂縫,撲滅烈火,驅走凶禽猛獸。徑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女媧終於補好了天,治好了地,挽救了人類,天地人各自都恢複了自己已有的正常秩序,一切又開始繁榮起來。

偉大女神女媧為天地人類的生存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女媧的豐功偉績為後世的人們傳頌不巳。傳說,女媧最後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不向其他眾神誇耀功績,顯揚聲名。安安靜靜地休養生息。從某種意義上說,女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