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
我國古典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又稱“帝女雀”。《山海經》一書對此作過專門記述。
據傳,炎帝生了一個女孩,名叫女娃。女娃天生聰明善良,美麗溫柔。她特別愛玩耍,到處遊玩。一天,女娃來東海玩,飽覽了大海洶湧澎湃的景色以及沿海邊上的各種景致,感到十分愜意。她坐在一塊插入海中的岩石上,一邊觀賞著水中的遊魚,空中的海燕,一邊用手拍打著那些細碎的浪花。突然,海麵刮起一座巨浪,咆哮著洶湧而來,奔向女娃正在坐著的岩石。女娃麵對此狀,未得良策,就被來勢凶猛的惡浪卷入海中,不幸死在了浩瀚的大東海。
女娃死後,不久變成了一隻非常美麗的小鳥,名為“精衛”。它是女娃的化身。這種鳥叫時的聲音就象喚呼它自己的名字一樣,清脆動聽。它的頭上長著五顏六色的毛發,白嘴殼,紅足爪,人見人喜歡。精衛長大後,飛到了太行山以北二百裏處的發鳩山上,棲息在山上一片柘桑樹林中。
作為女娃化身的精衛,悔恨自己貪玩,更恨大東海奪取她的生命之軀,忘記不了東海水的險惡無情,精衛鳥很有誌氣,發誓要填平東海,為自己報仇。精衛每天穿雲破霧,飛到西山銜上小樹枝和小石頭,再飛回東海,扔進惡浪滔天的大海。不論盛夏酷暑,還是數九寒冬,從不間斷,有時候,精衛冒著暴風驟雨和電閃雷鳴,照樣繼續著它那驚天動地的浩大工程——填平東海。直到今天,精衛鳥仍然憑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強勇氣和驚人毅力,一如既往地銜著小枝枝和小石塊,去填塞大東海。
後來,精衛和海燕子結合,生出雌的就象精衛,生出雄的就象海燕。精衛的果敢行動,受到許多人的讚揚。陶潛曾詩曰:“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後人把女娃葬身大海的地方,叫作“精衛誓水”,因為它曾經淹死在這裏,立誓不飲此處的水。有的人推崇精衛的遠大誌向,稱其為“誌鳥”。有的人為告誡人們要永記女娃被淹死的沉痛教訓,喚其為“冤鳥”。
精衛填海的神話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雖然精衛以渺小之力難以填平寬廣的大海,但它那種堅韌不撥,鍥而不舍的鬥爭氣概比滄海還要浩大,其悲壯的行為永遠值得後人讚美和同情,它的精神是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