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教材的製作過程(1 / 1)

影視教材的編製 影視教材的製作過程

一、電影教材的製作過程

電影教材製作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創作階段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選好題目後,先要寫出文學稿本。對於基層學校征集的文學稿本,要由編輯人員進行修改。文學稿本不能直接用於拍攝。要拍攝必須將文學稿本改寫成分鏡頭稿本。分鏡頭稿本也叫導演稿本,有了分鏡頭稿本並經有關方麵審查通過後,就可開始進行拍攝了。

2.準備階段

拍攝影片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作,牽涉的人員比較多,事先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首先,製片人對攝製工作要做出全麵計劃,作出財務預算。然後組成攝製組,攝製組包括導演、攝影、燈光、動畫、置景、道具、作曲、劇務、剪輯、製片等方麵人員。有的影片涉及演員的,導演還要選演員。導演是整個攝製組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導演要把拍攝的意見、對各方麵人員的要求,向攝製組的人講明白。各方麵人員根據導演的要求做準備,包括作曲、采外景、製作布景、置辦道具和排練等。

3.拍攝階段

拍攝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拍攝畫麵和進行錄音。拍攝畫麵分外景、內景和內外景合拍。外景是實地拍攝,一般要早拍和趕季節拍。內景是在攝影棚裏拍攝。拍攝所得的是“潛影”的畫麵底片。錄音分同期(在拍攝同時錄音)、前期(在拍攝之前錄音)、後期(在拍攝之後錄音)。錄音結果所得的是“潛影”的聲帶底片。

這兩種“潛影”底片,一般都要隨時選印並翻成正片,供導演審定和剪輯,稱為工作樣片。

4. 洗印加工階段

根據工作樣片剪輯好了的畫麵正片,和進行過混合錄音——即對白、正片,一般稱為“雙片”。雙片經有關方麵領導和專家初審通過後,送洗印廠洗出的底片稱為原底。由原底翻成的正片,稱為“翻正”。這個翻正片經審查認為符合分鏡頭稿本的要求,這時可以說,拍攝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原底必須妥善保存,不能用原底印大量正片,大量正片須從翻正片再翻出底片來進行洗印。由翻正片翻出的底片稱為“翻底”,翻底印出的大量正片,稱之為“電影拷貝”。

整個電影攝製過程如下圖所示:

二、電視教材的製作過程

電視教材製作為分四個階段。其中創作階段、準備階段、拍攝階段,基本與電影教材製作的這幾個階段相同,不同的是製作電視教材不需要像製作電影教材那樣複雜的後期洗印加工。電視教材的後期,隻是編輯、錄音、配樂、合成等方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