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皮炎(1 / 3)

一、脂溢性皮炎

本病是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膚病,多發於頭皮、前額、眉弓、鼻翼兩旁、眼瞼、麵頰、耳後、前胸後背、臍周、腋窩及臀部等處。臨床表現為片狀紅斑丘疹、皰疹、潰瘍或糠秕狀灰白色鱗屑,或薄、或厚,瘙癢,或糜爛、滲液,或皮屑少,表現濕潤等。

脂溢性皮炎有脫屑型和結痂型兩種,多與皮脂溢出,細菌感染、內分泌、消化係統功能及某些藥物慢性刺激有關。

處方1

【處方組成】硫黃、雄黃、五倍子各5克。

【功效主治】解毒消腫、收濕、殺蟲止癢,主治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用開水衝調,待溫熱後外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

處方2

【處方組成】黃連、密陀僧、五倍子各10克。

【功效主治】解毒生肌、殺蟲止癢,主治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液,待溫後浸浴擦洗患處。

處方3

【處方組成】黃連須、黃芩、黃柏、大黃各9克,龍膽草6克,白礬12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癢,主治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症見頭皮油脂外溢、瘙癢、脫發、有頭皮屑。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2升浸泡水煎沸,濾取藥液,倒入盆內待溫洗頭。隔日一次。

處方4

【處方組成】陳艾葉、雄黃各50克,防風、花椒各30克。

【功效主治】祛風勝濕、解毒、殺蟲止癢,主治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適量浸泡煮沸,濾出藥液倒入盆內,待溫後洗浴患處。每日1~3次。

處方5

【處方組成】苦參90克,野菊花15克,白鮮皮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主治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煎沸,濾取藥液,倒入盆內,趁熱浸洗頭皮。每日一次,每次20分鍾。

處方6

【處方組成】苦參、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硫黃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主治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適量浸泡片刻,煎煮濾取藥汁,放入盆內待溫熱時洗浴患處。每日1~3次,每次20分鍾。

處方7

【處方組成】白芷150克,雞子3隻,芒硝90克。

【功效主治】解表散寒、祛風燥濕、消腫排膿、軟堅散結,主治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白芷粉碎成粗末,放入鍋內加水2升浸泡,煎煮濾取藥液,待冷後加入雞子、芒硝,攪拌溶解均勻洗頭。

處方8

【處方組成】蒼耳子、王不留行各30克,苦參15克,白礬10克。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消癰、殺蟲止癢,主治頭皮脂溢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清水半盆,煮沸片刻,濾取藥汁,用毛巾吸取藥液反複洗頭皮。每次洗15分鍾,每日一劑,每日兩次,隔三天再洗。

二、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皮膚病,屬於中醫學中的“頑癬”、“濕癬”、“幹癬”、“風癬”和“刀癬”等皮膚病的範疇,又名“癩皮瘋”,好發於頸、肘、膕、骶部,常對稱分布,有劇烈瘙癢,抓後呈丘疹狀,日久皮膚出現苔蘚樣病變,如果情緒波動,鬱悶、急躁時症情加重。

本病常反複發作,遷延難愈。

處方1

【處方組成】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黃柏、白礬各30克,花椒、陳艾葉各15克。冰片(分次衝化)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殺蟲止癢,主治神經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急性牛皮癬、皮膚瘙癢症、手足癬、蕁麻疹、慢性濕疹等。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清水浸泡30分鍾,煎沸加冰片衝化,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最後坐浴。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

處方2

【處方組成】蒼術、黃柏、白鮮皮、骨碎補各30克,防風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主治神經性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出藥液,放入盆中,趁熱熏蒸,待溫熱後洗浴患處。

處方3

【處方組成】黃柏、白鮮皮、苦參、防風、蒼術、大楓子各20克,75%衛生酒精500毫升。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主治神經性皮炎,適用於皮膚肥厚及瘙癢者。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75%衛生酒精浸泡,7~9天後,濾出酒液,以此藥酒擦洗患處,也可用水煎煮,濾取藥汁浸浴清洗患處。

處方4

【處方組成】斑蝥10克,75%衛生酒精500毫升。

【功效主治】破血逐淤、攻毒蝕瘡,主治神經性皮炎,適用於限局性者。

【洗浴方法】將斑蝥研碎,放入罐中,加75%衛生酒精,浸泡7~9天,並經常搖動攪拌,濾取酒液擦洗患處,擦後皮膚起泡,泡愈而病愈。

處方5

【處方組成】透骨草、苦參各30克,紅花、雄黃、明礬各15克。

【功效主治】祛風燥濕、活血化淤、解毒、殺蟲止癢,主治神經性皮炎(下肢頑癬)、皮膚澱粉樣變(皮損極厚)。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加水3升,浸泡煎取2.5升藥液,待溫後用毛巾浸取藥汁反複擦洗患處。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鍾。

處方6

【處方組成】側柏葉、蘇葉各120克,蒺藜240克。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潤膚止癢,主治神經性皮炎、牛皮癬、魚鱗癬及其他皮膚幹燥脫屑類皮膚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成粗末,加水2.5~3升,浸泡煎煮30分鍾,濾取藥汁,待溫後用毛巾浸取藥液溻洗後再浸浴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