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外陰疾病(1 / 3)

一、外陰瘙癢

外陰瘙癢在西醫學中屬外陰炎範疇,以瘙癢為主症。本病多以肝熱或夾脾濕,終成濕熱內蘊所致,是婦科常見多發病。臨床症狀為陰部發生瘙癢難忍和灼熱感,往往先伴有帶下,而後陰癢不已,發生痛感。

治療陰癢重點是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藥液熏蒸坐浴,作用於外陰患處發揮作用。

處方1

【處方組成】蛇床子、白鮮皮、黃柏、苦參各50克,荊芥、防風、龍膽草各20克,薄荷、蒼耳子、蒺藜、地膚子、火麻仁各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祛風、殺蟲止癢,主治女陰瘙癢。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浸泡,煎煮片刻,濾取藥汁,趁熱先熏後坐浴。每日兩次,每次30分鍾,洗後更換內褲,五天為一療程。

另煎一劑,每次內服10毫升,每日三次,連續用藥5~6天,即愈。

處方2

【處方組成】雄黃30克,苦參、薏苡仁各25克,蛇床子、薄荷(後下)各20克,黃柏、蒼術、當歸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祛風解毒、疏肝透疹,主治孕期外陰瘙癢症。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2.5升浸泡煎煮20分鍾,濾取藥汁,趁熱先熏後洗,最後坐浴清洗外陰及陰道。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鍾,每日一劑,七劑為一療程。

處方3

【處方組成】蛇床子、地膚子各20克,蒲公英、苦參、黃柏各15克,威靈仙、白鮮皮、明礬各10克,薄荷(後下)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疏肝、殺蟲止癢,主治女陰瘙癢。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加水浸泡煎煮兩次,藥液混合,趁熱先熏後洗,最後坐浴。每次25分鍾,每日1~2次。

處方4

【處方組成】白鮮皮、蛇床子、黃柏各50克,荊芥、防風、苦參、龍膽草各16克,薄荷(後下)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殺蟲止癢、解表透疹、瀉肝膽火,主治女陰瘙癢,適用於白帶過多、外陰濕疹、陰道炎性充血或萎縮,外陰及陰道幹枯等。

【洗浴方法】將藥(薄荷除外)研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10~15分鍾,加薄荷再煎5分鍾,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外陰及陰道。每日兩次,每次30分鍾,10~15日為一療程。

處方5

【處方組成】蛇床子30克,苦參15克,花椒、艾葉各10克,蔥白5根。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治女陰瘙癢,適用於濕熱下注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趁熱熏蒸外陰,溫後坐浴,浸洗陰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鍾。

處方6

【處方組成】地膚子、百部各15克,蛇床子20克,苦參18克,白鮮皮20克,花椒、白礬、青鹽各9克,黃柏、蟬蛻各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殺蟲止癢,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外陰瘙癢證,對滴蟲性陰道炎效果更佳。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放入紗布袋內,加水浸泡煮沸30分鍾,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先熏後洗陰部。每日熏洗2~3次,每次20~30分鍾。

處方7

【處方組成】威靈仙、蛇床子、當歸尾各9克,砂仁殼6克,苦參10克,土茯苓、蔥頭各3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活血通絡、殺蟲止癢,主治陰癢,適用於腎囊風、陰道滴蟲患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熏蒸外陰部,待溫後坐浴洗外陰。每日2~3次。

處方8

【處方組成】黃連6克,大黃、苦參、白芷、青蒿、艾葉各20克,大桉樹葉3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殺蟲、止癢止痛;主治陰癢,適用於滴蟲、黴菌性陰道炎、陰癬引起陰癢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清水煎煮,濾取藥汁,倒入盆中,待溫後坐浴。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鍾。

處方9

【處方組成】苦參、蛇床子、地膚子、黃柏各30克,白芷、花椒各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表、殺蟲止癢,主治外陰瘙癢證。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清水煎煮15~20分鍾,濾取藥汁,倒入木盆,趁熱熏洗外陰、陰道約30分鍾,藥液晾涼後仍倒入藥渣中,下次再加水煮沸如上法用之。每日熏洗兩次,用藥8~15天即愈。

處方10

【處方組成】蛇床子、白鮮皮、地膚子各15克,黃柏10克,秦皮6克,花椒5克,薄荷(後下)3克,白礬12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澀止帶、疏散風熱、透疹,主治各種類型的外陰瘙癢證。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適量浸泡煎煮10~15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木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最後坐浴。每次20~25分鍾,每日熏洗1~2次,10日為一療程。

二、外陰炎

外陰炎多由陰道炎或宮頸炎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外陰皮膚或外用藥物過敏所致。臨床表現為外陰部瘙癢難忍、燒灼疼痛、局部紅腫,甚至出現皰疹;嚴重者發生潰瘍、化膿、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

處方1

【處方組成】重樓、土茯苓、苦參各90克,黃柏、大黃各45克,龍膽草、萆薢各30克,白礬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瀉肝去濁、祛風除痹,主治外陰炎。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清水浸泡,煎煮10~15分鍾,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外陰。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熏洗30分鍾。

處方2

【處方組成】金銀花、紅花、五倍子、蒲公英、魚腥草各30克,黃柏、黃連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淤、燥濕療瘡、消腫散結、消癰斂瘡,主治熱毒性外陰炎,如膿腫、濕疹等。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適量清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先熏,待溫熱後坐浴,洗外陰。每日兩次,每次20分鍾。

處方3

【處方組成】苦參、當歸尾、威靈仙、狼毒、蛇床子各15克,鶴虱3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祛風通絡、活血化淤、逐水散結,主治外陰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