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3
【處方組成】辛夷、防風、蒼耳子、白芷各9克,川芎10克,金銀花15克,生薑、生甘草各6克。
【功效主治】祛風濕寒、解毒消腫、活血行氣、通鼻竅,主治慢性鼻炎。
【洗浴方法】將藥加工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15~20分鍾,濾取藥汁趁熱熏蒸鼻部,待溫熱後洗頭。每日兩次,每次30分鍾。
處方4
【處方組成】鵝不食草、玄參各30克,蒼耳子,訶子各10克。
【功效主治】祛風濕散寒、通鼻寒,主治慢性鼻炎。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片刻。濾取藥汁,趁熱熏洗鼻部或氣霧吸入鼻內,待溫熱後洗頭。每日一次。
處方5
【處方組成】蒼耳子、魚腥草、辛夷、白芷、槁本、川芎各10克。
【功效主治】祛風濕寒、解毒消腫排膿、通鼻竅,主治慢性鼻炎。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浸泡煎煮10~15分鍾,濾取藥汁,趁熱氣多吸入,待溫熱後洗鼻和頭部。每日一次。
四、酒渣鼻
酒渣鼻又稱酒渣痤瘡,好發於鼻子尖部,皮損表麵為鼻部、兩頰、前額及頦部彌漫性皮膚潮紅,伴有丘疹、膿皰及毛細管擴張、皮脂溢出等。遇冷或熱刺激、飲酒、刺激性食物、便秘、月經期則加重、嚴重者可由於皮脂腺異常增生與炎症而使皮損處呈腫瘤樣改變,稱為“鼻贅”。
本病多見於青壯年,男女均可發生,男性多於女性,病因不明,可能與內分泌、消化、功能失常,蟎蟲及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肺胃積熱、血淤凝結、精神因素等有關。
處方1
【處方組成】蛇床子30克,玄參、苦參、生大黃各15克,硫黃、白礬各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殺蟲止癢,主治酒渣鼻。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0.5升,煎煮10分鍾,濾取藥汁,待溫後洗浴患處。每日一劑,每日早晚各一次。
處方2
【處方組成】苦參、野菊花、黃柏、土茯苓、百部、蛇床子、土荊皮、烏梅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殺蟲止癢,主治酒渣鼻、酒渣樣皮炎。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清水1升,浸泡煎煮10~15分鍾,濾取藥汁,待晾涼後洗浴麵部和鼻部,或做冷濕敷。每日一劑,早晚各一次,每次15~20分鍾。
處方3
【處方組成】紅升丹(成藥)1克,元明粉(無水硫酸鈉)10克。
【功效主治】潤燥破結、消腫明目,主治酒渣鼻。
【洗浴方法】將藥用溫水調化、擦洗鼻部及其他患處。每日一次。
處方4
【處方組成】密陀僧(氧化鉛)、黃柏各10克,冰片(後下)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殺蟲、斂瘡、開竅醒神,主治酒渣鼻。
【洗浴方法】將黃柏粉碎,同密陀僧一起加水煎煮,加入冰片溶解,濾取藥汁,待晾涼後外洗患處。每日一次。
處方5
【處方組成】硫黃10克,甘油30克,水100毫升。
【功效主治】解毒殺蟲療瘡,主治酒渣鼻。
【洗浴方法】將硫黃研成細粉,加甘油和水調和均勻,擦洗鼻部及其他患處。
處方6
【處方組成】麻黃、五倍子各10克。
【功效主治】解表利水消腫、收濕斂瘡,主治酒渣鼻。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濾取藥汁,外洗鼻部及其他患處,適用於血管擴張者。每日一次。
處方7
【處方組成】蛇床子、百部、石榴皮各10克。
【功效主治】溫腎燥濕、斂瘡、殺蟲止癢,主治酒渣鼻。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濾取藥汁,加少許食醋混合均勻,洗浴鼻部及其他患處。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