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書在探討權力結構內部、特別是精英之間的可信承諾會如何影響經濟增長方麵做了一些小小的嚐試,也得到了一些積極的成果,但本書還是留下了諸多遺憾和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以下幾個方麵值得進一步深入。
第一,權力結構是一個複合性體係,包容豐富,最簡單的層麵都涉及功能性權力結構、層級性權力結構和“內核—邊緣”性權力結構等等,而這些不同的權力結構與製度變遷的關係究竟怎樣,本書在此並未涉及。同時,在分析精英間協作和可信承諾的實現路徑上,本書隻是通過理論的推演和曆史中的案例進行驗證,並未建立成熟的博弈模型,這些都是本書的不足,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二,在本書的論述中,並沒有過多涉及人民群眾與精英之間的互動問題。這並不是忽視民眾參與的力量,恰恰相反,本書認為民眾的參與對於製度變遷而言在很多情況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隻不過正如理論所推演的,民眾所擁有的事實權力容易被投資從而失去在製度演變初始階段的威懾力,所以本書暫時放棄了對民眾參與力量的討論。不過很顯然,將精英間可信承諾與民眾參與聯合起來進行思考是下一步的工作。
第三,本書實證研究部分提出了用各省中央委員人數來衡量中央對地方承諾的可信度。顯然,這個指標並不完美,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第四,在中國,食鹽專營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但可能限於資料獲得的困難,至今學界對其關注不多,本書雖然通過多次走訪相關部門和企業,獲得了一些內部資料,但仍感覺在論述問題時的捉襟見肘,希望這一部分隨著以後資料的充實能繼續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