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帽兒光光,晚夕做個新郎
原著
《金瓶梅》第87回:“(婆子)又道:‘你今日帽兒光光,晚夕做個新郎。’”
釋義
這句表現賀新郎、鬧洞房的歌謠,在宋、元民間廣為流傳,描述新郎穿戴整齊、準備迎娶新娘時的喜悅心情。光光,光鮮整齊。窄窄,合體大方。嬌客,對女婿的愛稱。
例句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2折:“學究哥哥,喏!帽兒光光,今日做個新郎;袖兒窄窄,今日做個嬌客。”元·關漢卿《竇娥冤》第1折:“帽兒光光,今日做個新郎;袖兒窄窄,今日做個嬌客。好女婿,好女婿,不枉了,不枉了。”元·柯丹邱《荊釵記》第23出:“貌兒光光,好做新郎;分付鄰舍,與我暖房。”元·無名氏《鴛鴦被》第2折:“員外,你喜也!帽兒光光,今日做個新郎;帽兒窄窄,今日做個嬌客。”明·陸采《南西廂記》第14出:“帽兒光光,定做新郎。今日且喜三日限滿了,左右的,叫快送出鶯鶯來!”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1:“趙二在混堂內洗了個淨浴,打扮的帽兒光光,衣衫簇簇,自家提了一碗燈籠,前來接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回:“隻見眾小嘍羅齊聲賀道:‘帽兒光光,今夜做個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個嬌客。’”
今晚脫了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
原著
《金瓶梅》第9回:“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晚脫了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誰人保得常沒事!”
釋義
今天脫了鞋襪睡覺,不知道明早還能不能醒來再穿上。喻指世事無常,難以預料。
例句
元·馬致遠《夜行船》曲:“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不爭鏡裏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休笑巢鳩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明·李夢陽《空同集》卷38:“長老有言曰:‘上床脫履,不知生死。’言旦暮難保也。”明·吳元泰《東遊記》第73回:“猴精笑道:‘僧家有一句禪語說的好:上床脫了襪和鞋,知道明朝來不來。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明·無名氏《續西遊記》第91回:“況出家人有衣在身,又收貯一件在裏,也非修行道理!古語說的好:上床脫了襪和鞋,知道明朝來不來。”清·陳天池《如意君傳》第18回:“於是夫婦二人守歲酒畢,用飯,五爺睡覺說:‘奶奶,今日脫了鞋,不知明日來不來?’”清·陳天池《如意君傳》第24回:“今日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日來不來。夫妻好比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清·無名氏《春阿氏》第10回:“人在夢中顛顛倒倒的,不願生死,哪裏知道,今天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
從天降下鉤和線,就地引起是非來
原著
《金瓶梅》第88回:“雪娥道:‘可又來!到底還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不因今日雪娥說話,正是:從天降下鉤和線,就地引起是非來”。
釋義
喻指禍事突然出現,完全出乎人們預料。
例句
明·姚茂良《精忠記》第10出:“書生一似針和線,從頭釣出是非來。秦檜夫妻被我擄至金邦,其時要回家去,對天設誓,願為我國細作。”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13:“明早又起身,到二郎神廟中,卻惹出一段蹊蹺作怪的事來。正是:情知語似鉤和線,從前釣出是非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38:“說了又笑一場。正是:情知語似鉤和線,從頭釣出是非來。”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10:“隻因這一去,有分教:雙手撒開金線網,從中釣出是非來。”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5回:“這尼姑是受過恩的人,見鍾守淨有病,怎得不驚,急急走入去探望一遭。隻因此去,有分教:遊魚吞卻鉤和線,從今鉤出是非來。”明·天然癡叟《石點頭》卷7:“不合停留聚話,惹出一場大是非來:方知語是針和錢,從頭鉤出是非來。”清·吳璿《飛龍全傳》第1回:“二人道:‘大哥所見甚當。’正是:沿江撒下鉤和線,從中釣出是非來。”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39回:“可見女兒家張頭露像,街上行走,自然惹出事來。正是:鼇魚吞卻鉤和線,從今引出是非來。”清·無名氏《五美緣》第2回:“馮旭聞言,滿心歡喜,道:‘叫小生一時消受得起三位美人。’正是:情知語是針和線,就此引出是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