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五畫(5)(1 / 2)

幼嫁從親,再嫁由身

原著

《金瓶梅》第5回:“自古道:幼嫁從親,再嫁由身。小叔如何管得暗地裏事!”《金瓶梅》第8回:“大官人,有什麼難處之事?我前日已說過:幼嫁由親,後嫁由身。”《金瓶梅》第16回:“他不敢管我的事,休說各依另飯,當官寫立分單,已倒斷開了。隻我先嫁由爹娘,後嫁由自己。”

釋義

又作“幼嫁由親,後嫁由身”、“先嫁由爹娘,後嫁由自己”。按照古代社會禮製,女子初次出嫁由父母或兄長做主,以後離異再嫁方由自己做主。

例句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5回:“自古道:叔嫂不通問。初嫁從親,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清·陸士諤《十尾龜》第13回:“一嫁由親,再嫁由身。公公既許我改嫁,身價憑公公作主,人卻須我自己揀的。”清·張南莊《何典》第4回:“頭嫁由親,二嫁由身。我既定了老主意,他也不能阻擋我。”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0回:“俗話說:先嫁由爹娘,後嫁由自身。何況是一個男人,明明是你圖巫家是個財主,有個貼頭罷了。”清·訥音居士《三續金瓶梅》第2回:“自古先嫁由父母,後嫁由本身。娘子既然願意,全在小媳婦身上。明日到大官人家,討了口氣,回來與娘子道喜。”清·無名氏《繡鞋記》第4回:“雖雲一嫁由父母,二嫁由本身。亦該光明正大,擇選良才匹配。何必作此私通苟合,自取汙名?”

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

原著

《金瓶梅》第86回:“你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有勢休要使盡了,趕人不可趕上。”

釋義

不要打人的臉麵,不要罵人的短處。告誡人們做事要留點餘地,切忌行為過激,留下隱患。

例句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楔子:“師父,你打人嗬,休打著那痛處;說人嗬,休說著那短處。更做道是陰陽不順人情者波嗬!”明·郭勳《雍熙樂府》卷5:“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莫遊手好閑,少吃酒賭錢。”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7回:“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誰人不知?也不該為著一個使女子,便無情無義的罵我!”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2回:“諺雲: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這一句墳樹,恰中紹聞之所忌,伸手向巫氏臉上指了一指頭。”

打狗也看主人麵

原著

《金瓶梅》第79回:“落後又叫爹娘費心,送了盒子並一兩銀子來,安撫了他,才罷了。原來小大姐這等躁暴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麵。”

釋義

喻指懲處某人時,應顧及與他相關人員的利害關係和情麵。

例句

明·沈璟《義俠記》第27出:“正是:不思打狗看主麵,說我妖狐弄鬼頭。”明·方汝浩《禪真後史》第10回:“古人道得好:打犬看主麵。巧兒是我的人,怎麼就輕口罵他?”明·楊爾曾《韓湘子全傳》第16回:“就是小仆觸犯了親家,也須與學生說明,打他才是。俗雲:打狗看主麵。為何這般沒體麵,就把小仆亂打?”明·無名氏《醋葫蘆》第13回:“不知怎麼不好,你就破口罵他?卻不道:打狗看主麵。”清·俞萬春《蕩寇誌》第101回:“自古道:打狗看主。他是官家的大臣,不爭殺了他,如何對付得官家?”清·吳貽先《風月鑒》第14回:“嫣娘說:‘好,這是老太太打狗看主麵的意思。’”清·鄒必顯《飛跎全傳》第27回:“祖師大怒道:‘打狗還要看主麵!你既無情,我也寡義。’”清·無名氏《照世杯》卷4:“打狗看主人麵,我且不要輕動褻尊,先發揮他一場。”清·無名氏《萬年清奇才新傳》第15回:“自古:打狗亦念主麵。全然不把吾師道德放在眼內,就念同道之情,也該看情一二,怎忍下此毒手?”清·無名氏《繪芳錄》第66回:“俗語:打狗要看主人麵。我縱有不是,亦不應他借著雙喜發揮我。”

生有地而死有處

原著

《金瓶梅》第87回:“大段金蓮生有地而死有處,不爭被周忠說這兩句話,有分教,這婦人從前作過事,今朝沒興一齊來”。《金瓶梅》第88回:“自古:生有地兒死有處。五娘他老人家,不因那些事出去了,卻不好來!平日不守本分,幹出醜事來,出去了。”

釋義

又作“生有地兒死有處”。古人認為,凡人生於何時何地、死於何時何地,都是命中注定了的事情。意指人各有命,各有歸宿,不可改變。

例句

元·鄭廷玉《後庭花》第2折:“要行處,便行去,由得你,愛的做。似這般,倚官府,生有地,死有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二人聽罷,含笑曰:‘生有時辰死有地,也自由他。’”清·郭廣瑞《永慶升平全傳》第27回:“是生有處,死有地;今天活該我死於此地,大概是不能活的了。”清·王夢吉《濟公全傳》第196回:“若要搜尋著,也是無法,隻可認命,萬事皆由天定,生有處,死有地。”清·無名氏《梧桐影》第4回:“生有地,死有天。爹既道咱出了家,今日又把銀子與了我,已了爹的心事了。”清·無名氏《蜜蜂計》第4回:“這事應了俗語了,生有地,死有處。這小輩不該死在店內,大雨阻路,該死在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