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姻緣是惡姻緣
原著
《金瓶梅》第5回:“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姻緣是惡姻緣。癡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
釋義
意指原本為好事,卻偏偏變成了壞事。
例句
元·萬鬆老人《從容錄》卷3:“故安貼農桑,未嚐顰蹙,何也,無用處成真用處,好姻緣是惡姻緣。”元·喬吉《兩世姻緣》第1折:“你休戀京師帝輦,別求夫人宅眷,把咱好姻緣翻做了惡姻緣。”元·高明《琵琶記》第22出:“藍田日暖玉生煙,似望帝春心托杜鵑,好姻緣翻做惡姻緣。隻怕眼底知音少,爭得鸞膠續斷弦?”元·柯丹邱《荊釵記》第8出:“繡襦金屏,綺席華筵,好姻緣翻做惡姻緣,富親眷強似窮親眷。”明·楊柔勝《玉環記》第8出:“他要分開鴛侶,拆散錦鸞,忍下得好姻緣番作惡姻緣。”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4:“好姻緣是惡姻緣,莫怨他人莫怨天。但願向平婚嫁早,安然無事度餘年。”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11:“尾生橋下水涓涓,吳國西施事可憐;貪戀花枝終有禍,好姻緣是惡姻緣。”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9:“命犯孤辰惡疾纏,好姻緣是惡姻緣。今朝撒手紅絲去,莫誤他人美少年。”明·瞿佑《剪燈新話》附錄:“好姻緣是惡姻緣,隻怨幹戈不怨天。兩世玉簫猶再合,何時金鏡得重圓。”明·李禎《剪燈餘話》卷2:“與君相見即相憐,有分終須到底圓。舊女婿為新女婿,惡姻緣化好姻緣。”明·無名氏《僧尼孽海·西冷寺僧》:“悒悒傷心隻自言,好姻緣化惡姻緣。回頭恨折章台柳,赧麵羞看玉開蓮。”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25回:“參透偷情二字禪,好姻緣是惡姻緣。既傷天理還傷命,壞了聲名又使錢。”
如魚得水,似漆投膠
原著
《金瓶梅》第99回:“敬濟上的樓來,兩個如魚得水,似漆投膠,無非說些深情密意的話兒。”
釋義
就像魚和水那樣融洽投合,好似漆和膠那樣粘連緊密。喻指男女關係親密,纏纏綿綿,情深意厚,難舍難分。
出典
秦·李斯《用筆法》:“如遊魚得水,景山興雲,或卷或舒,乍輕乍重。”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例句
元·無名氏《張協狀元》第38出:“去時春暮子規正啼,如今柳岸前枯,見嫩菊開數枝。料張狀元,見它喜,如魚投水,如膠投漆。”明·吳廷翰《步步嬌·情詞》曲:“難討恩愛一宵,誰承望暮暮朝朝。如魚得水,又似漆投膠。”明·沈仕《新水令·閨情》曲:“待相逢夢也難求,著甚來由,曉夜無休。又不是魚水相歡,膠漆相投。”明·袁鳧公《八聲甘州·代周非月賦別阿蟬》曲:“冤家聚首,似漆膠相和,魚水相投。”明·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我和他比蜜調油,如魚得水,似漆投膠。”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3:“金奴與吳山在樓上,如魚得水,似漆投膠,兩個無非說些深情密意的話。”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38:“他兩個自花燭之後,日則並肩而坐,夜則疊股而眠,如魚籍水,似漆投膠。”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25:“昔有夫妻二人,各在芳年,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如魚似水。”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20:“這裏洞房中一對新人,真正佳人遇著才子,那一宵歡愛,端的是如膠似漆,似水如魚。”明·無名氏《歡喜冤家》第3回:“夫妻二人十分歡喜,如魚得水,似漆投膠。每日裏調笑詼諧,每夜裏鸞顛鳳倒。”明·無名氏《歡喜冤家》第3回:“話不煩絮,過了兩個月日,每夜盤桓,真個愛得如魚得水,似漆投膠。”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4回:“次日起來,男看女,如鮮花著露;女看男,如玉樹臨風。真個如魚得水,似漆投膠。”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這段書交代到這裏,要按小說部中,正不知該有多少什麼如膠似漆,似水如魚的討厭話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