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十一畫(4)(1 / 3)

閻王叫你三更死,怎敢留人到五更

原著

《金瓶梅》第62回:“可惜一個美色佳人,都化作一場春夢。正是:閻王教你三更死,怎敢留人到五更。”

釋義

閻王判定你三更時死亡,誰也不敢違命延留你活到五更時。舊時迷信說法,意謂人的生死均由閻王決定,誰也擋不住死神降臨。意指其言行不可違背,不容更改,態度堅定,反映中國古代傳統社會“死生有命”的生死觀念。閻王,指主管地獄之神。

例句

元·王曄《桃花女》第2折:“閻王注定三更死,並不留人到四更。今日是第三日了,可憐那彭祖在我家勤勤謹謹,伏侍了三十多年,如今已過午時,一定是土炕上板僵身死了。”元·無名氏《張協狀元》第9出:“一半金珠便放行,此山喚做萬人坑。閻王注定三更死,不許留人到四更。”明·馮夢龍《酒家傭》第16折:“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方才活活的一個李太尉,須臾之間已嗚呼了!”明·孟稱舜《死裏逃生》第3出:“楊爺不消哭了,自古道: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明·範受益《尋親記》第15出:“我想起來,周羽不該在這個時辰上死,不免再睡一睡。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明·徐元《八義記》第36出:“屠爺有請。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明·李梅實《精忠旗》第25折:“且將這死首扛在一邊,待萬俟老爺驗過,憑他怎麼發落。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四更。”明·沈采《千金記》第29出:“成安君既斬,快著班師回去罷。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伊到四更。”明·姚茂良《精忠記》第22出:“我們眾人不免回秦丞相討賞便了。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病不留人到四更。”明·欣欣客《袁文正還魂記》第18出:“此事須藏在你心,教他一命也難存。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明·吾邱瑞《運甓記》第29出:“我如今做個請公入甕。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四更。”明·無名氏《鎖白猿》第3折:“閻王注定黃昏死,不許留人到五更。這生死怎留的人也!”明·無名氏《和戎記》第31出:“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四更。啟聖旨開刀。”明·無名氏《十樣錦》第3折:“你怎生對軍師麵前,言說隔江鬥智,三氣周瑜。豈不聞閻王注定黃昏死,不敢留人到五更。”明·無名氏《白兔記》第13出:“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四更。夜來劉窮必被瓜精吃了,這裏是瓜園中。”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28:“看著一湖清水,卻待要跳!正是:閻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30:“好生不忍,沒計奈何,隻得任憑左右到獄中斬了李參軍之首。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四更。”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7回:“我等既犯了殺戒,畢竟你等俱入劫數之內,故造此業障耳。正所謂:閻羅注定三更死,怎肯留人到五更。”明·羅懋登《西洋記》第25回:“閻王注定三更死,並不留人到五更。想是這個賤婢子命不當絕,待等明日擒他未遲。”明·鄧誌謨《咒棗記》第9回:“孽障,今晚該死了,他若少有邪曲就賞他一鞭。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斷不留人到五更。”明·吳承恩《西遊記》第76回:“閻王注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四更。趁早跟我去,免得套上繩子扯拉!”清·李玉《清忠譜》第15折:“區區辱罵恨難平,罵了爹爹立殺身。閻王注定三更死,斷不留人到四更。”清·李玉《一捧雪·代戮》:“閻王注定三更死,斷不留人到四更。稟爺,犯官拿到了。”清·陳飛霞《陰陽鬥》第2回:“石婆子你今收拾此心,不要想念他了。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清·郭廣瑞《永慶升平前傳》第17回:“老爺,這事真就怪了!正是:閻王造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清·王夢吉《濟公全傳》第28回:“昨天要死沒死了,是還有兩天罪沒受完呢!這真是:閻王注定三更死,那敢留人到五更?”清·劉省三《躋春台·義虎祠》:“誰知修短有數,死生由天。閻王注定三更死,那肯留人到五更。看看越加沉重,未幾身亡。”清·劉省三《躋春台·東瓜女》:“求神問卜,方法用盡,誰知:閻王注定三更死,豈肯留人到五更。”清·俞萬春《蕩寇誌》第79回:“我連日嫌人多,不好下手,今到這裏,你把那蒙汗藥端正在手頭,今晚就用。正是:閻羅注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豈不知俗語說的: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麵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麵,有許多關礙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3回:“不提防一刻緊要一刻,病勢愈加愈重。俗語說:閻王注定三更死,斷不留人到五更。”清·無名氏《後三國石珠演義》第20回:“(惠帝)到了三更時分,竟自嗚呼哀哉,死於禦榻之上。正是: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饒人到五更。”清·無名氏《說唐後傳》第52回:“你豈不知道古語說得好:閻王判定三更死,並不相留到四更。我若容情放你逃身,豈不自己到難逃逆旨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