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你的溝通方式是否正確(1 / 2)

想想你的溝通方式是否正確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對於規範孩子的行為也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溝通需要家庭中所有成員的大量的交談與傾聽。您的孩子需要清楚的溝通、紀律的約束及您的愛。

●父母的觀點要有一致性

您和您的配偶必須確定孩子的哪些行為是好的、可取的,而哪些行為是不好的、不可取的。您的價值觀決定了這些目標以及您所確定的行為標準。應用獎勵來加強孩子的良好行為,通過不給獎勵來消除或減弱不可取的行為。

四歲的戴維想要某種東西或想引起別人的關注時,他經常使用兒語。口渴時他就指著廚房的水龍頭說“水水,水水”。戴維的母親認為他的兒語很可愛並經常給予獎勵(即當他說“水水,水水”時給他水喝)。戴維的父親則認為這種兒語讓人討厭、不舒服,並對他的這種“娘娘腔”予以訓斥。

戴維的兒語行為同時受到獎勵與懲罰。久而久之,戴維變得越來越情緒化,愛哭,並漸漸地避開他的父親。

對孩子的同一種行為既獎又罰,這是不公平的,並且會導致情緒或行為上的問題。父母雙方必須確定哪些行為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

如果您是單身父母,您應經常與關心您孩子的朋友或親人進行交談,以明確您的目標,並確立對孩子行為的符合實際的期待。祖父母或保姆可能會幫助您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您們之間對孩子的期望與目標也應是一致的。

●與孩子建立的良好溝通

父母需要共同確定孩子應遵守的規則。如果可能,應鼓勵孩子參與規則的製定與修改。如果孩子幫助製定某種規則,那他將樂於遵守該規則而不會對之產生反感。規則一旦製定,就應要求孩子遵守。您的孩子需要明白哪些行為是父母喜歡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當然,絕不要對孩子說他是一個壞孩子,一定要告訴他哪些行為是不能接受的。

格雷戈與亞當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喜歡在室內打鬧、摔跤。他們兩歲或更小的時候還可以允許在室內摔跤,而他們現在已漸漸長大,在室內打鬧會使家具受到破壞。

父母與他們一起坐下來,並向他們解釋說,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需要製定新的規定。孿生兄弟問道:“我們能否隻在娛樂室摔跤?”父母同意了,並製定了新規定:“除娛樂室外,屋內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許玩摔跤。”

規定隻要確定了,孩子就應對該規定有充分的了解,必要時能複述。

●如何下達有效的命令

孩子對父母的指令不理睬,這經常是因為父母未能給出清楚、明確的指示或命令。所有的父母,尤其是那些難以管教的孩子的父母,必須能夠下達清楚、有效的指示或命令。如果您使用非常有效的管教方法——暫時隔離法,則必須告訴孩子“立刻去隔離!”當然學會下達命令並非意味著像操練軍那樣大聲吼叫。

何時下達命令呢?當您要孩子停止某種不良行為,而您同時又認為孩子可能不服從時,您必須下達命令。同樣,當您要求孩子做出某種行為而您同時又認為孩子可能不服從時,您必須下達命令。

怎樣下達命令呢?假如您走進起居室,發現七歲的難以管教的詹妮弗正在您新買的沙發上跳來跳去,您應該徑直向她走去,表情嚴肅,注視她的眼睛,並保持目光接觸。然後叫她的名字,並以堅定的語氣下達清楚的、直接的命令:“詹妮弗,在家具上蹦跳是違反規定的。從沙發上下來!”這樣您就給了她一個清楚的命令。

要下達清楚、明確而不是含糊的命令。如果您說:“過來把這些玩具放到架子上!”則孩子可能會在意。如果您的指令語意含糊,如“把這些玩具處理一下!”則孩子不易執行。

當您下達命令時,不要用提問或間接評價的方式,如“在沙發上蹦跳是不好的。”不要對詹妮弗說:“為什麼你在沙發上蹦跳?”她可能會笑著對您說:“因為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