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最後的歲月(2)(1 / 3)

昂特邁耶問:“商業信貸難道不是主要以貨幣或財產抵押為基礎的嗎?”摩根回答:“不,先生,品行是首要的。”摩根說。

昂特邁耶問:“排在貨幣或財產之前嗎?”

摩根堅定地回答:“排在任何東西之前。金錢買不到品行。”

這段回答之後,摩根完美地結束了這次聽證。“品行是首要的”,這是老摩根在國會山作證時說出的最著名的一句話,他的支持者們為此發出了歡呼聲,美國的股市立即應聲上揚。摩根再一次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一場危機。

沉沒的“泰坦尼克”

1912年,威爾遜入主白宮,對於像摩根這樣的大金融家來說,他們已經基本喪失了公眾的信任,沒有了以往的公信力。實際上,摩根已經老了,也許他想到自己時日不多了,他提議將自己的大量收藏品贈與或委托給大都會博物館,遺憾的是,大都會博物館拿不出足夠的錢來營建一座新大樓,以便放置那些珍貴的收藏品。

更雪上加霜的是1912年4月15日淩晨,伴隨著“泰坦尼克”的沉沒海底,摩根更是遭到了沉重的打擊。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

從英國南安普敦港口起航,開始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航行——一次十足的“悲劇之旅”。當時“泰坦尼克”號上載有乘客2224人,其中包括各界知名人士、精英,如創建著名的美國麥西百貨公司的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和伊希多·施特勞斯以及該船的設計者安德魯斯等。

1912年4月14日晚上,“泰坦尼克”號航行到加拿大東岸紐芬蘭附近的海麵上時,與冰山遭遇碰撞,但人們一開始對它的“堅固”充滿了自信。可是很快船艙進水,船體下沉,“永不沉沒”的神話不堪一擊。人們紛紛棄船逃生,但它預備的救生艇最多隻能容納1178人。在這次航海大災難中,共有1513人喪生。

“泰坦尼克”號豪華輪船就屬於摩根投資重組的國際商船海員管理公司。兩天後,是他75歲大壽,他在家人和好友的祝福聲中懷著悲痛的心情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一個生日。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美國總統塔夫脫都對這場海難表示了哀悼之情。

海難事件發生後,摩根一心投入到處理海難的善後工作。多年來,摩根苦心經營的航運托拉斯已經遭遇慘敗,這不僅是經營上的,更是道義上的。當這場大災難發生的時候,船上大多數官員和船員都在拚命救助婦女和兒童,直到自己的生命沉入海底。而國際商船海員管理公司主席兼白星航運公司主席布魯斯·伊梅斯卻跳上了一艘救生艇自己逃生了。美國參議院立即對此事展開調查,國會鐵了心要把事件的責任推到伊梅斯身上。直到今天,“泰坦尼克”號還充滿了眾多的疑點,還有那麼多的不解之謎,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在整個近代史中都無法找到一個像這樣殘酷的事件。公眾要求伊梅斯獻出生命以安慰那些亡靈,可是,可恥的伊梅斯竟然還想繼續擔任公司總裁,就在1912年秋,摩根和他的合夥人將他除名了。

1912年是個多事之秋,這一年的12月,摩根被傳喚至華盛頓向普若委員會作證,他在大庭廣眾之下接受問詢,他認為那是一種恥辱,本來他挽救了1907年的危機,使國家金融穩定下來,而現在,他卻成了被調查的對象,他的心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1913年1月7日,普若委員會的調查結束兩周後,摩根就帶著緊張的心情去了國外旅行,先到了歐洲,又去了埃及。到埃及的時候,他的健康已經很不好了,身體極度虛弱。2月的時候,他似乎無法堅持下去了,他自己很絕望,他安排薩特利到埃及幫助路易莎,傑克希望能到埃及去看望父親,他的父親則通過路易莎提醒傑克:“紐約那邊需要你,許多事務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啊!”這等於是把家族的權力賦予了兒子傑克,但同時也把兒子擋在了千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