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快速檢測澱粉品質10(1 / 3)

第七章澱粉摻雜滑石粉的近紅外檢測方法研究 附錄Ⅱ澱粉質量國家檢測標準

一、馬鈴薯澱粉的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

項目食用馬鈴薯澱粉工業馬鈴薯澱粉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色澤潔白帶晶瑩光澤潔白白色或微帶淺黃色陰影的粉末,具有光澤氣味無異味具有馬鈴薯澱粉固有的特殊氣味,無異味口感無砂齒雜質無外來物

2理化指標

項目食用馬鈴薯澱粉工業馬鈴薯澱粉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水分(%)≤18202018酸度(ml)≤101520101418灰分(%)≤02504045020406蛋白質(%)≤01015020101502斑點(個/平方厘米)≤379258細度150UM(100目篩通過率%)≥996995999989599白度440nm藍光反射率(%)≥948984908580粘度1/100濃度的澱粉糊度時的恩氏粘度(E25)≥10

3衛生指標

項目食用馬鈴薯澱粉工業馬鈴薯澱粉二氧化硫(mg/kg)≤3040砷(mg/kg,以As計)≤05鉛(mg/kg,以Pb計)≤1

二、木薯澱粉的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項目食用木薯澱粉工業木薯澱粉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色澤白色粉末,

具有光澤白色粉末白色或微帶

淺黃色陰影

的粉末白色或微帶淺黃色陰影的粉末,具有光澤氣味具有木薯澱粉固有的特殊氣味,無異味具有木薯澱粉固有的特殊氣味,無異味

2理化指標

項目食用馬鈴薯澱粉工業馬鈴薯澱粉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水分(%)≤14141515酸度(ml)≤141820101418灰分(%)≤020304020304蛋白質(%)≤0101502015025035斑點(個/平方厘米)≤368246細度150UM(100目篩通過率%)≥9969959999899599白度440nm藍光反射率(%)≥928884928884

3衛生指標

項目食用木薯澱粉工業木薯澱粉二氧化硫(%,m/m)≤00040004砷(mg/kg,以As計)≤05鉛(mg/kg,以Pb計)≤1氫氰酸(mg/kg)≤10黃曲黴毒素B1(ug/kg)≤5黴菌(個/g)≤100菌落總數(個/g)≤3000致病菌(係指腸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檢出

三、玉米澱粉的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

項目食用玉米澱粉工業玉米澱粉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色澤白色或微帶淺黃色陰影的粉末,具有光澤白色或微帶淺黃色陰影的粉末,具有光澤氣味具有玉米澱粉固有的特殊氣味,無異味具有玉米澱粉固有的特殊氣味,無異味

2理化指標

項目食用玉米澱粉工業玉米澱粉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水分(%)≤1414酸度(ml)≤151820121825灰分(幹基)/%≤010150180101502蛋白質(幹基)/%≤03504506040508脂肪(幹基)(%,m/m)≤010150201015025斑點(個/平方厘米)≤0407104122細度150UM(100目篩通過率%)≥9959998599899599白度440nm藍光反射率(%)≥888785

3衛生指標

項目食用玉米澱粉工業玉米澱粉二氧化硫(mg/kg)≤3040砷(mg/kg,以As計)≤05鉛(mg/kg,以Pb計)≤1大腸菌群(MPN/100g)≤70黴菌(CFU/g)≤100鐵鹽Fe(%,m/m)≤0002

四、小麥澱粉的質量標準

1感官標準

項目指標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色澤潔白有光澤潔白氣味無異味口感無砂齒雜質無外來物

2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水分(%)≤131414酸度(ml)≤202535灰分(%)≤02503035蛋白質(%)≤030405脂肪(%)≤00701015斑點(個/平方厘米)≤246細度150(%,m/m)(100目篩通過率%)

≥998997996白度440nm藍光反射率(%)≥979695粘度6%濃度澱粉糊(Pas)≥454545

3衛生指標

項目指標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二氧化硫(mg/kg)≤30砷(mg/kg,以As計)≤05鉛(mg/kg,以Pb計)≤1

五、澱粉灰分測定方法(GB12086-89)

1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澱粉灰分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灰分不大於2%的原澱粉和變性澱粉,不適用於水解產品、氧化澱粉和含氯量大於02%(用氯化鈉表示)的樣品。

2術語

澱粉灰分:澱粉樣品灰化後得到的剩餘物的重量。以樣品剩餘物重量對樣品原重量或樣品幹基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來表示。

3原理

將樣品在900℃高溫下灰化,直到灰化樣品的碳完全消失。得到樣品的剩餘物重量。

4儀器

41坩堝:由鉑或其他在測定條件下不受影響的材料製成,容量為50mL。

42幹燥器:內有有效充足的幹燥劑和一個多孔金屬厚板或瓷板。

43灰化爐:有控製和調節溫度的裝置,司提供900±25℃的焚化溫度。

44分析天平。

45電熱板或本生燈。

5分析步驟

51坩堝的準備

坩鍋必須先用沸騰的稀鹽酸洗滌,再用大量自來水洗滌,然後用蒸餾水漂洗。將洗淨坩堝置於焚化爐(43)內,在900±25℃下加熱30min,並在幹燥器(42)內冷卻至室溫,然後稱重,精確至00001g。

52樣品的準備

樣品應進行充分混合。

53樣品量

根據對灰分量的估計值,迅速稱取樣品2-10g,精確至00001g,將樣品均勻分布在坩堝內,不要壓緊。

54預灰化

小心加熱坩堝(如置於灰化爐口或電熱板、本生燈上),直至樣品完全碳化。燃燒會產性揮發性物質,要避免自燃,自燃會使樣品從柑職中濺出而導致損失。

55焚化

火焰一旦熄滅,即將坩堝放入爐內,將溫度升高至900℃,並保持此溫度直至剩餘的碳全部消失為止。然後將盤和剩餘物放入幹燥器使之冷卻至室溫,並稱重,精確至00001g。

56測定次數

對同一樣品(51)做二次測定。

6結果表示

61計算方法

若灰分以樣品剩餘物重量對樣品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為:X1=(m1/m2)×100若灰分以樣品剩餘物重量對樣品幹基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為:X2=[(m1*100)/m0(100-H)]×100式中:

X1——樣品灰分,%;

X2——樣品灰分。以幹基計,%;

m0——樣品的原重量,g;

m1——灰化後剩餘物的重量,g;

H——樣品按GB12087的規定方法測定的該樣品的水分。

如允許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測定的算術平均值為結果。

結果保留二位小數。

62允許差

分析人員同時或連續進行二次測定,其結果之差的絕對值。

當灰分不大於1%時,應不超過平均結果的002%;當灰分大於1%時,應不超過平均結果的2%。

六、澱粉水分測定方法(GB12087-89)

1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定粉水分的方法烘箱幹燥測定法。

本標準適用於在130℃、1個大氣壓下澱粉化學性質穩定的澱粉樣品。

2術語

以樣品損失重量對樣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來表示。

3原理

將樣品放在溫度為130~133℃,一個大氣壓的電加熱烘箱內幹燥90min,得到樣品的損失重量。

4儀器

41分析天平。

42金屬碟:在測試條件下不受澱粉影響。碟表麵應均勻分布測試樣品,不得超過03g/cm2。其規格為直徑55~65mm,高度15~30mm,壁厚約05mm。

43恒溫烘箱:電加熱並有適當的空氣循環,有控製裝置可使測試樣品周圍空氣和放置測試樣品之架子的溫度在130~133℃的範圍內。

44幹燥器:內有有效充足的幹燥劑和一個多孔金屬厚板。

5分析步驟

51樣品的準備

所測樣品應充分混合後放在密封和防潮的容器內。取樣後迅速密封,以備下次測試時再取。

52樣品量

金屬碟(42)經130℃幹燥和在幹燥器(44)內冷卻後,稱取碟和蓋子重量,精確至0001g。把5±025g的充分混合樣品倒入碟內,樣品不能含有硬塊和團狀物,碟內部盡量最小暴露於外界。將樣品均勻分布在碟底麵上,蓋上蓋子即刻稱重以確定測試物的重量,精確至0001g。

53測定

將盛有樣品的碟放入已預熱到130℃的幹燥烘箱(43)中,蓋可靠在碟子旁,在130~133℃範圍內幹燥90min。完成之後,迅速蓋上蓋子放入幹燥器中。

注:不應在幹燥器中將碟疊放。經30~45min後,碟在幹燥器內冷卻至室溫。

將碟從幹燥器內取出後2min內稱重,精確至0001g。

54測定次數

對同一樣品(51)進行二次測定。

6結果的表示

61計算方法

水分以樣品損失重量對樣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X=[(m1-m2)/(m1-m0)]×100%式中

X——樣品水分含量,%;

m0——幹燥後空碟和蓋的重量,g;

m1——幹燥前帶有樣品的碟和蓋的重量,g;

m2——幹燥後帶有樣品的碟和蓋的重量,g;

如允許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測定的算術平均值為結果。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62允許差

分析人員同時或迅速連續進行二次測定,其結果之差的絕對值。該值應不超過平均結果的02%。

七、澱粉總脂肪測定方法(GB12088-89)

1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溶劑抽提測定原澱粉、變性澱粉脂肪總含量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脂肪總含量低於15%(m/m)的澱粉樣品。

2術語

澱粉脂肪總含量:澱粉樣品中脂肪的全部含量。以樣品剩餘物重量對樣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來表示。

3原理

通過煮沸的鹽酸水解樣品後,冷卻凝聚不溶解的物質。即包括全部脂肪,再過濾進行分離、幹燥,並通過溶劑抽提出全部脂肪。幹燥後得到樣品的總脂肪剩餘物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