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的固定溝通渠道因為在學術界基本已經具備了梗概性的定局,這就是傳播學與新聞寫作學的內容,所以這裏不作技巧上的探討,隻探討社會組織補充溝通渠道中的基本溝通理念與技巧。簡單地說,社會組織補充溝通渠道中的基本溝通理念就是:用一切方法展示形象,爭取理解與支持。需要說明的是:這一理念的確立是不能在短期內就建樹起來的,必須伴隨著對公共關係、溝通學說的係統學習,以及本組織文化的不斷建設與鞏固才能完成。這裏有一個積累和積澱的過程,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淺嚐輒止。社會組織補充溝通渠道中的基本溝通技巧一般表現為4個方麵。
一、會議
什麼是會議?《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解釋為:“由有關組織召開的聽取情況、討論問題和布置工作的集會”。可見,會議是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事情、決定問題、了解情況、安排或推動工作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是公務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活動形式,也是行政管理中的一種常見並且有效的方式。
(一)會議的特點
(1)集體性。一個人開不成會,必須大家集聚在一起才稱之為“會”。這個“會”字的形狀本身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一特性——“會”字上麵是“人”,下麵從“雲”,大家雲集在一起才叫做“會”。
(2)程序性。我們平時講話提倡暢所欲言,但大家在一起開會卻不能隨心所欲。任何會議都得具備有一定的條理和過程,這個條理和過程就叫“程序”。與會者也一定得遵守這些程序。
(3)公開性。不可否認,有些會議可能對外保密,也確有必要保密;但任何會議,對與會者來說,都隻能是公開的,不能保密。當然,這與強調對外保密並不矛盾。
(4)規範性。凡事不依規矩就不成方圓。大家既然聚集在一起開會,什麼事當然就不能不講究規範。這既是人際相處的要求,也是會議順利進行的需要。如果說會議程序是會議的運行過程或者叫軌跡,那麼規範就是設計這些過程或者軌跡的標準。
(二)會議的作用就溝通而言,會議至少有4個方麵的作用。
(1)會議體現了民主。現代社會是民主的社會,團隊辦事必須遵從大家的共同意誌。會議則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討論、協調、求得統一的機會。
(2)會議交流了信息。現代社會又是一個信息的社會,五花八門的各種信息每天潮起雲湧。對於某一個人來說,您難免熟悉這一方麵卻陌生於另一方麵,而忽略了任何方麵,對整體工作都隻可能產生害處。大家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交流中研討,在研討中提高。俗語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指的就是這種交流所產生出的良好而巨大的作用。
(3)會議統一了集體認識和行動。對任何問題,每個人的認識都難免有偏差;對任何事情,每個人的行動也難免有疏失。有些偏差和疏失可能問題不大;有些偏差和疏失卻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在會議中相互交流探討,您點撥我,我開導您,話越說越透,理越辯越明,事越想越細,最後大家統一了認識和行動,團隊形成了合力。
(4)會議促進了和諧與團結。“家和萬事興”,現在之所以大力倡導構建和諧社會,原因正在這裏。其實,人際間的矛盾、誤解既免不了,也不可怕,會集在一起,相互說明了,彼此溝通了,消除了誤解,就能獲得新的團結,產生出新的合力。家庭也好,團隊也好;隻要有了合力,還愁什麼事辦不成呢。
(三)會議的種類從大的方麵,所有的會議不外乎三大類。
(1)管理性會議。管理性會議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適用性最廣的一種會議形式,同時也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有效管理方法。黨政軍民、工農商學,無一不在社會實踐中廣泛地使用著。管理性會議形式多樣,辦公會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2)宣傳性會議。宣傳性會議主要有新聞發布會(也叫記者招待會)、展覽展示會等。新聞發布會是指以某一社會組織的名義,邀請新聞機構的有關記者參加,由專人來宣布有關重要消息,並接受記者采訪的一種具有傳播性質的特殊會議。新聞發布會既是社會組織與媒體建立和保持聯係的重要方式,又是一種比較正規、隆重的公共關係專題活動。新聞發布會的適用範圍很廣,凡國際交往中的重大事件、政府發布政策、企業新產品開發、經營方針的改變、重大事故發生、某種社會誤解,等等,都可以選用新聞發布會的方法。展覽展示會則主要是商業組織采用,這裏暫不討論。
(3)聯誼性會議。聯誼會是一種氣氛寬鬆隨意、邊吃喝邊閑聊的特殊會議。茶話會即是其中的一種。聯誼會並不存在多少實質性的內容,主要目的在於廣結人緣、增進了解、發展友誼,著重體現的是一種溝通職能。慶典會也是屬於這種性質。
(四)會議溝通技巧會議溝通技巧基本可從兩方麵入手:一是精選三個主角,二是把握兩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