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新生入學,老師們都反映這屆學生考試特別擅長抄襲。入學分班考試,後進同學抄,優秀學生也抄,真正地忠實於自己成績的學生還到不了一半。
要端正學風,必先端正考風。學生隻有認認真真地考試,才能在平時紮紮實實地學習,長大了才能實實在在地工作。
近兩年,我們學校統一進行月考實驗。我要求月考時,一定要扭轉新生的考風。
首先,落實責任。考生抄襲,本人有責任,任課教師有責任,所在的班班主任也有責任,必須使師生都轉變觀念:抄襲是一件可恥的事,同時還要牽連很多人。
然後,把檢查落到實處。考試時,如果考場有違紀現象,監考教師未發現,被流動監考或領導發現,監考教師就要遭受批評,並扣量化分。
為強化檢查,我們安排了較多的流動監考和領導分包樓層的監考,這樣一來違紀現象就大為減少了。偶然發現違紀者,第二天課間操時全校集會,當眾公布違紀者所在班級和學號,馬上扣除本班值周評比量化分。
這樣搞了半年,到期末考試時,老師們說:“真沒想到,隻半年時間,這屆學生就基本上不會抄襲了。”
十幾年來,我對曆屆的學生都嚴格要求,考試不許抄襲。隻有這樣,才會有真的優秀成績。抄襲之後騙了老師,騙了家長,自己的努力勁頭也會減弱,成績反會更低。
多年以來升學考試前,我都告誡學生:“盡管升學考試關係到自己的命運和前途,但也必須要實實在在,不抄襲,也用不著在考場上看到別人抄襲就來氣。歸根到底,靠的還是真本事,靠抄襲上來的人總是極少數。平時認真學習,考場上就一定能出好成績。”
麵對社會上愈演愈烈的不正之風,我的這些告誡受到了挑戰。有的家長公開提出異議,告訴學生:“別那麼死心眼,到時候,吃虧的還是自己。該抄就得抄,別人抄,你就也抄。”有的學生拒絕家長的“訓誡”,以兩分之差去了二類學校,家長一麵責備老師不開放,埋怨學生太老實,另一方麵,又不得不承認,這種實實在在的態度,對學生的長遠利益是有利的,深長思之,還是老師說得對,學生做得對。
我跟學生談心:現在我國確實是偽劣產品多,但這都是在商品經濟剛開始發展的初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初期出現的現象。假貨能騙人於一時,待市場發育成熟了,真正開始公平競爭了,假貨就會沒有市場,敗下陣來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企業家,談到經營之道,都強調一個對顧客負責,都強調產品必須貨真價實,這才是真正的大家風度,才能在市場上長久站穩腳跟。有人說,老師對升學考試也要實實在在地主張,跟不上市場經濟的形勢,其實是個別人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盡管目前偽劣產品很多,但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還是朝著有利於有真才實學的人的方向發展,即使現在,我們也還是歡迎有真才實學、能幹實事的人到自己單位工作。因此,我們班級還必須嚴厲打擊考試抄襲的行為。
但是,嚴厲打擊不等於捕風捉影,不能輕易冤枉一個人。
期末考試完後,地理卷子發到了學生手裏。後進同學全力抓主科還有困難,地理便基本放棄了,盡管是這樣,甲生一看自己才得了14分,心裏還是很不好受。
地理課代表發完卷子後,發現又有一張寫著甲生名字的試卷,得了42分。他給甲生送去,甲仔細地看了後說:“不是我的。”
經問後,才搞清楚了,原來是乙生的。
乙學習也不好,答卷時隻顧著考慮問題,一開始就沒寫名字。下課時老師收卷,提醒大家說:“別忘了寫上自己名字。”她一時慌了神,看到甲的卷子上寫著“×××”,她居然忘記了寫自己的名字,而不假思索地寫上了同甲名字一樣的“×××”三個字。
乙接過卷子後,一直也埋怨自己,怎麼慌裏慌張地竟寫上了別人的名字?她紅了臉,感到很是不好意思。
就在這時,她聽見班裏有人議論:“考試照人抄,連名字也抄下來,笨樣!”
“我看應當追查。”……
老實的乙生心裏感到委屈,想辯解又說不清楚,想哭又不能哭,那股勁不管怎樣也過不來,臉上無精打采的。
我知道這件事後,開始也埋怨乙生,怎麼會可笑到照抄別人名字的地步,再仔細一分析,不對勁兒。我對全班同學說:“甲得了14分,而乙得了42分,乙怎麼能是照甲的抄呢?同學們不能亂加議論,要對自己的同學負責任。沒有根據地給別人扣帽子,會給人家造成多重的心理負擔!”
那名同學聽了,心靈世界多雲轉晴,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這些年來,真正考試抄襲的同學一直在班級受到譴責,班內也進行過選舉,選舉考試時“最不忠實於自己的人”。班內正氣浩蕩,考風正了,大家才你追我趕地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學習競賽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