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包含於每個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含在橡樹的果實裏一樣。
世界上有許多不幸的可憐蟲,當機會向他們叩門時,他們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因為他們正躺在床上睡大覺呢。
機會不會花費力氣去尋找那些浪費時間、偷懶的人;機會好像總是落在那些忙得無暇照料自己的有成就的人身上。就邏輯而言,機會應該去找那些時間充裕的人,但事實上,機會卻總是為那些有夢想和實施計劃的人顯現。
我們總以為機會是活的、會動的,它會主動找到那些願意迎接機會的人。事實上,剛好相反,機會是一種想法和觀念,它隻存在於那些認清機會的人的心中。因此,別去問老板為什麼你沒有獲得晉升,而應該去問那個真正清楚的人——你自己。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有人曾經研究為什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確認,因為機會總愛喬裝成“麻煩”的樣子。當“麻煩”來了,一般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開,同時也逃開了機會,當別人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在為你創造一個珍貴的機會。
誰的問題誰負責,這是普通員工的普遍想法,這樣的員工充其量叫合格,而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來說,他總是很樂意自找“麻煩”。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誰該為此問題負責,誰應該具體完成這一任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將問題解決。
下一次當顧客、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幫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讓他人來處理時,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吧!努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譬如換一個角色,自己就是這件事的責任人,你將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呢?
世界上有許多貧窮的孩子,他們雖然出身卑微,卻能幹出偉大的事業來。富爾頓發明了一個小小的推進機,結果成了美國最著名的工程師;法拉第僅僅憑借藥房裏的幾瓶藥品,成了英國有名的化學家;惠德尼靠著小店裏的幾件工具,竟然成了紡織機的發明者;貝爾用最簡單的器械做出了對人類文明最有價值的貢獻——電話。
美國曆史上有許多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確定了偉大的人生目標,盡管在前進中遭遇了種種艱難險阻,但他們以堅韌的意誌力最終克服了一切困難,獲得了成功。
失敗者的借口通常是:“我沒有機會。”他們將失敗理由歸結為沒有人垂青他們,好職位總是讓他人捷足先登。而那些意誌力堅強的人則決不會找這樣的借口,他們不等待機會,也不向親友們哀求,而是靠自己的苦幹努力去創造機會。他們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在取得了一次戰役勝利後,有人問亞曆山大是否等待下一次機會,再去進攻另一座城市,亞曆山大聽後竟大發雷霆:“機會?機會是靠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不斷地創造機會,正是亞曆山大之所以成為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的原因,也唯有不斷創造機會的人,才能建立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
做任何事情總是等待機會是極其危險的。一切努力和熱望都可能因等待機會而付諸東流,而機會最終也不可得。
如果你看了林肯的傳記,了解到了他幼年時期的境遇和後來的成就,會有何感想呢?他住在一所極其簡陋的茅舍裏,沒有窗戶,也沒有地板,用今天的居住標準看,他簡直就是生活在荒郊野外。他的住所距離學校非常遠,生活必需品也很缺乏,更談不上有報紙、書籍可以閱讀了。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每天堅持不懈地走二三十裏路去上學。為了能借幾本參考書,他不惜步行一二百裏路。到了晚上,他靠著燃燒木柴發出的微弱火光來閱讀……林肯隻受過一年的學校教育,但他竟能努力奮鬥,一躍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成為世界上最完美的模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