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悠久傳統,學員遇到軍官問話時,隻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說一個字。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理念。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要想盡辦法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的任務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這一理念,無數西點畢業生在人生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西點軍校認為,一個人要成為一個好軍人,就必須遵守紀律,有自尊心,對於他的部隊和國家感到自豪,對於他的同誌們和上級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對於自己表現出的能力有絕對的自信。
“沒有任何借口”在企業中同樣值得大力推廣,它對提高企業業績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對每個員工來說,如果貫徹這個理念,無疑會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員工還能夠從中獲得一種全新的工作理念,督促自己走向職業生涯的頂點。
一位長期在公司底層掙紮,時刻麵臨著失業危險的中年人來到我的辦公室,他講話時神情激昂,抱怨公司老板不願意給他機會。
“你為什麼不自己去爭取呢?”我問他。
“我曾經也爭取過,但是我不認為那是一種機會。”他依然義憤填膺。
“能告訴我那是什麼嗎?”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營業部,但是我覺得像我這樣的年紀,怎麼能經受如此折騰呢?”
“為什麼你認為這是一種折騰,而不是一次機會呢?”
“難道你看不出來嗎?公司本部有那麼多職位,卻讓我去如此遙遠的地方。我有心髒病,這一點公司所有人都知道。”
我無法確認是否公司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先生有心髒病,如果是的話,我希望他肝火不要那麼旺,但我更傾向於認為他犯了一種嚴重的職業病——推諉病。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體育界翹楚羅傑·布萊克。他的傑出並不全部在於他非凡的令人矚目的競技成績——他曾經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400米銀牌和世界錦標賽400米接力賽金牌,而更讓人心生觸動的是,所有的成績都是在他患有心髒病的情況下取得的。
除了家人、親密的朋友和主治醫生等僅有的幾個人知道他的病情外,羅傑沒有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帶著心髒病從事這種大運動量的競技項目,不僅很難有出色的發揮,而且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第一次獲得銀牌後,羅傑對自己依然不滿意。如果他告訴人們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即使在運動生涯中半途而廢,他也會獲得人們的理解。但是羅傑卻說:“我不想小題大做。即使我失敗了,也不想將疾病當成自己的借口。”作為世界級的運動員,羅傑的這種精神一直貫穿於其整個職業生涯中。
千萬別找借口!成功者不善於也不需要編製任何借口,因為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和目標負責,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是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
借口總是在人們的耳旁竊竊私語,告訴自己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做某事,久而久之,我們甚至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是“理智的聲音”。
有一次,一位朋友對我說:“我不做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我回應他說:“是的,如果你想給自己找借口的話。”“不——這不是借口,而是理由。”他急切地辯解道。
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製造借口與托詞的專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萬個理由來辯解為什麼事情無法完成,而對為什麼事情應該完成的理由卻想得少之又少。事實上把事情“太困難、太無頭緒、太花時間”種種理由合理化,的確要比相信“隻要我們夠努力、夠勤奮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頭容易得多。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為沒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想出千百個理由為事情未能按計劃實施而辯解,那麼,我勸你最好還是自我反省一番。一個人在麵臨挑戰時,總會為自己未能實現某種目標找出無數理由。正確的做法是,拋棄所有的借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拒絕借口”應該成為所有企業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調的是每一個員工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每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讓員工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他們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讓他們懂得:工作中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是沒有任何借口的。
實際上,能“戒”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比如抽煙上癮,煙癮此時就是你的鐐銬,不抽不行,你被煙癮所控製,不得自由。隻有戒掉煙,你才能砸爛束縛你的鐐銬,實現真正的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同樣,你隻有“戒”掉借口,出色地完成任務,你才能在公司中獲得你夢想中的職位。
別再做那些無謂的解釋了,動手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