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遭受挫折與不公正待遇時,往往會采取消極對抗的態度。不滿通常引發牢騷,希望獲得別人的注意與同情。雖然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衛行為,但卻是許多老板心中的痛。大多數老板認為,牢騷和抱怨不僅惹是生非,而且會造成組織內彼此猜疑,打擊團隊士氣。
我曾碰到過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長期在公司得不到提升。與他交談,你會發現他滿腹牢騷和抱怨。除此之外,他還缺乏獨立承擔責任的勇氣,也不願意自我反省,養成了一種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不接受批評的惡習;他根本無法獨立自主地做任何事,隻有在被迫和被監督的情況下才能工作。
他以一種玩世不恭的姿態對待工作,覺得自己工作是在出賣勞動力;他蔑視敬業精神,嘲諷忠誠,將敬業視為老板盤剝員工的手段、愚弄員工的工具。在他看來,老板是靠不住的。
我對那個年輕人的勸告是:有所施才有所獲。如果你決定繼續工作,就應該忠誠於公司;如果你無法不中傷、非難和輕視你的老板和公司,就放棄這個職位,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心靈。隻要你依然是這個公司的一分子,就不要誹謗它、傷害它。輕視自己所就職的公司就等於輕視自己。
無論誰做任何事情,肯定會受到他人的批評、中傷和誤解。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批評是對那些偉大傑出人物的一種考驗。傑出無須證明,證明自己傑出的最有力證據就是能夠容忍謾罵而不去報複他人。林肯做到了,他讓那些輕視他的人意識到:自己種下分歧的種子,必會自食其果。
不久前我遇到一名耶魯大學的學生。我敢說他根本代表不了真正的耶魯精神,因為他對耶魯充滿了批評和抱怨。但很快我就發現,問題並不是出在學校,而是在那個學生身上。他在精神上與學校是如此的不和諧,這使得他無法真正從耶魯獲得教益。
雖然耶魯並不是一所至善至美的大學(關於這一點,我相信耶魯校長和其他耶魯學生都不會否認),但耶魯的確能夠給學生提供許多優越的學習條件,至於能否充分利用這些便利條件則取決於學生本人。
如果你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就應該充分利用好學校的資源,衷心地給學校以同情和忠誠,並引以為自豪。如果說學校還存在著許多不完美的地方,那麼你更要努力學習,這樣它就會變得更好。
同樣地,如果你任職的公司陷入了困境,而公司老板又是一個守財奴的話,你最好走到他麵前,充滿自信並心平氣和地對他說:“老板,你真的是太吝嗇了。”同時指出他在管理方法上的不合理之處,然後告訴他應該如何改革。
嚐試著這樣去做!但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你無法做到,那麼請做出以下選擇:堅持還是放棄。你隻能兩者擇其一——現在就開始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