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抄襲”你的老板(1 / 1)

一個人命令另一個人做事,一定會產生種種問題——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剝削者和被剝削者,這兩者的關係似乎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結。老板和員工的關係似乎就是這樣。

人們對於權力的恐懼會油然而生一種厭惡感,這是人性的本能反應:我們總是在追求自由,不願意聽命於他人。在彼此的角色定位中,老板是命令者,而員工是聽命者。無論老板像希特勒還是像耶穌,我們都不願意聽命於他,這就是人性,但是智者卻能超越這種人性,能夠從那些自己厭惡的人身上看到其優點。

你對他人的想象,往往奠基於自己對他人的期望。如果你一開始就認為老板是優秀的,那麼你就能從他身上找到那些為人稱道的品質。如果你潛意識中一開始就埋藏著“老板並不比我們高明多少”的心態,你就會處處挑剔其問題,這些問題反過來又會佐證自己最初的判斷。

正如前麵所強調的,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一定有許多我們所不具備的特質,這是我們探討這一問題的基礎。

有一次,我在火車上無意中聽到兩個職員的談話。其中一個對另外一個說:“我們老板簡直是一個白癡,什麼也不懂,要不是和科克公司總裁攀上了關係,公司早就破產了。”

我不認識這兩個職員,也不了解他們公司的經營狀況,但他們之間的這句話卻引發了我的深思:成功看起來往往是偶然的,但是在這種偶然背後,隱藏了許多艱苦的努力和智慧。他們所議論的那位老板,是如何攀上科克公司總裁的,又是如何獲得這位總裁的賞識的,卻不為外人所了解。也許這種溝通能力和個人魅力正是他們老板的高明之處。然而,被嫉妒和怨恨蒙住了雙眼的員工往往視而不見。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我們願意崇拜和學習那些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偉人,卻往往忽略了自己身邊最值得學習的人,這一點在工作中體現得尤其充分。

也許是出於忌妒(你可能在心裏會否定這個詞),也許是由於利益的衝突,我們忽視了那些每天都在督促我們工作的老板和上司——那些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人。他們之所以成為管理我們的“牧羊人”,必然有我們所不具備的優勢。聰明人應該時刻研究老板的一言一行,了解作為一名管理者所應該具備的知識和經驗。

不惜代價為傑出的成功人士工作,尋找種種借口和他們共處,目的就是多創造一些向他們學習的機會。注意留心老板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觀察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你就會發現,他們有著與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你能做得和他們一樣好,甚至做得更好,你就有機會獲得晉升,或者在自己獨立創業時做得更好。

老板也是有缺陷的,這一點不可置疑。但是,存在缺陷並不能否定老板的能力。也許他們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也許其綜合素質勝你一籌,也許其經驗和閱曆比較豐富。心胸狹隘的人往往一葉障目,無法看到那些成就事業的特質。

如果你無法做到完美,就不應該要求他人完美。我們也不應該將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做對比,來證明自己比他人更優秀。有時候,那些讓你沾沾自喜的雕蟲小技正是影響個人成長的障礙——它使你無法看到他人的長處。

在一次商業聚會上,一位著名企業家和我分享了他的一些感受。他曾經因為缺乏技術而被自己的員工質疑,“但是,我很快就從這種困擾中振作起來,因為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其作用並非在於一些具體的技術上,而是一種洞察力——能夠識別出人的優點,並加以充分運用。”

做老板並不一定要比員工更好或者更有效率。一個橄欖球隊的主教練,並不一定要比他的助理教練更高明;一名公司總裁也並不比他的經營主管們更懂得公司的具體事務。老板是確定公司戰略目標的人,下屬則是具體的實施者。老板需要做的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聚集起一批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