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駱慶年急忙命眾清兵放下兵器。
康熙又雖容若說道:“容若,要如何你才肯放了朕。”
此時,在場的幾百雙眼睛一齊望向玉台上曾經親密無間的君臣,都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容若道:“臣想請皇上當眾答應臣幾件事,皇上金口玉言,必然不會反悔,失信天下。”
康熙神色平靜地道:“你說吧,朕自然答應。”
容若道:“還請皇上下令解除禁武令,從此不再迫害江湖中人,並請皇上饒恕天理盟眾人,數年之內不得下令朝廷絞殺天理盟。”
康熙冷笑道:“你倒是處處為他們考慮得這樣周到,卻可想到你自己?”
容若默然半晌,方才低聲道:“臣今日鬥膽犯上,已不奢求皇上原諒,隻盼以臣之性命來成全江湖大義,如此臣死也無憾。”
“你……”康熙沉沉地喝了一聲,轉而露出無奈之色,朗聲道:“好,朕在此下旨,特赦天理盟一眾人等,今日所犯之過錯不予追究,即日起,解除禁武令,朝廷不再征討江湖中人。”
“多謝皇上成全。”一縷銀白色的月光照在容若疏朗的眉毛上,看上去宛如鍍了一層霜雪。
康熙又大聲說道:“駱大人,下令放行,讓天理盟眾人速速離宮。”
駱慶年領命,讓一眾清兵放行,然而群雄卻心念容若,不肯離去,還是顧貞觀、衛子墨和沈宛一番勸說,眾人才不舍離去。臨走前,隻見容若挾持著皇上退入太極殿,一眾侍衛被隔絕在宮門之外,就連皇後都沒有隨行入內。
既出得皇宮,群雄也不敢耽擱,即刻出城,鍾樓上巨鍾鏜鏜,響徹全城,正交四更。眾人出得城來,隻見水邊一片蘆葦,殘月下飛絮亂舞,再走一程,忽見前方有一行人馬接應,待看得清了,才發現竟是一位青衣女子和一個小童。
“沈姑娘,你總算來了。”那青衣女子正是青窈,她眼見沈宛來了,喜笑顏開,牽著馬走到她身邊,道:“你要的馬匹都準備好了。”
沈宛道:“多謝,還有……”
“沈姑娘放心,我把小少爺也帶來了。”小福懷裏抱著海亮,笑嘻嘻地湊過來,“沈姑娘,你帶著小少爺要去哪裏啊,告訴我們各地方,將來我們也好去看你們。”
沈宛道:“我會帶著海亮回烏程,容若說過,如果他今夜不死,他日必會去烏程找我們。”
“少爺他……”想到容若如今生死未卜,小福小臉一縮,怔怔地哭了起來:“也不知皇上會不會一怒之下賜死少爺,少爺忠心耿耿,就算武功再怎麼高強,也不會去反抗皇上。”
青窈安慰道:“少爺吉人天相,必定能逃過此劫。別忘了,皇上一直拿我們少爺當做兄弟一般看待,他必不會狠心治少爺的罪。”
“希望如此。”小福嘀咕了一聲,見天理盟的人正向著這邊走來,急忙對沈宛道:“沈姑娘,我和青窈姐姐就先回去啦,你和小少爺多多保重。”
說罷和青窈翻身上馬,向著京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不多時,天理盟眾人來到湖邊,趙無極最是放心不下容若,嚷嚷道:“納蘭公子如此高義,為了我們不惜挾持皇帝,我們現在趕快衝回去,將他救出來吧。”
徐逸凡道:“三哥你可千萬別莽撞,若我們現在回去,豈不是辜負了納蘭公子的一番苦心。”
沈宛道:“臨行前容若曾經囑咐我,要我們不必等他,立刻出京返回江南。他自當隨後追上。”
顧貞觀皺眉道:“可皇帝未必會輕易放過容若。”
沈宛抱著海亮,看著他在自己的懷中裹著手指熟睡,臉上現出溫和的笑:“容若曾經說過,他一定會來江南找我,我相信他,你們也應該相信他啊。”
她神色溫柔地轉過頭,望向京城上方那一輪新月,柔和皎潔的光芒照亮了鐵一般的夜幕,在江麵灑下一片細碎的粼光。
人生代代無窮已,明月年年隻相似。風行風止,雲起雲滅,這一段傳奇就此而終,空餘明月照大江。
群雄佇立良久,直至東方大白,才連騎向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