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當今的一些孩子,不也同樣享受著“帝王”般的待遇嗎?把他們戲稱為“小皇帝”倒是極為貼切的。做父母的,甘心為子女充當“保姆”甚至是“孝子”。這種環境能培養出孩子的吃苦精神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不能!父母的這種做法,決非好事。因為,孩子總有長大的那一天,總有離開父母之時。總是在父母編織的網中生存,等到該自己編網了,就無從下手。民間有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苦人家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苦難中,環境逼著他們自強不息,也就在無形中培養了他們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俗話說: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嚼得苦菜,百事可做。”
吃苦不應是一種為生活所迫的被動行為,而是做人應有的一種優良品質。
不要說我們的國家現在還不富裕,能達到小康水平的家庭還不普遍;即使將來國富民強了,也沒有理由在子女麵前大擺闊氣。吃苦,仍應作為一種精神,用來激勵後來人。因此,當今的父母對子女表現出的“窮闊”,是放任不得的。麵對子女過高的物欲,必要時可表現出幾分小氣,要有勇氣說:“孩子,這東西太貴了,咱們買不起!”讓孩子的幼小心靈產生震動,曉得這個世界上還有不能滿足的欲望!甚至,做父母的還可以為子女創造一個能夠培養吃苦精神的外部環境。當今的父母,一般是從貧困中爬過來的,倘用“時代不同了”為借口,不再用吃苦精神來激勵後人,若幹年後,吃苦精神將會麵臨嚴重的挑戰,長此下去,一代人驕嬌成氣,不思進取,那就可悲而危險了。因此,應該登高一呼:救救“少年不識苦滋味”的孩子吧!
敢於成功
勇氣,造就了愷撒,也造就了羅馬的輝煌。勇氣,也必將造就你的孩子!
勇氣與成功是相互促進的。
一個五歲的男孩兒叫明明。一天,他把大塊小塊的木板搬到院子裏去,用了許多力氣,費了許多時間,終於搭成一座小小的房子。
搭好之後,孩子高興地跑過來對他爸爸說:“快來看,爸爸,我搭了一座房子。”
這座房子雖然似是而非,但是畢竟是孩子的心血,父親就極力地稱讚他,叫他再去搭。明明搭好了房子,又到書房裏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隻動物。
畫完之後他對爸爸說:“這是一頭象。這是象的尾巴,這是象的頭,這是象的耳朵,這是象的眼睛,這是象的嘴巴,這是象的鼻子。”
父親看到孩子很興奮,就連說“好”。
由此可見,孩子不僅喜歡做事,更喜歡成功。這是因為,事情成功了,一方麵他自己覺得很有趣,另一方麵還可以獲得父母或教師的讚許。
當然,如果叫孩子做的事情每次都太簡單了,孩子也可能乏味,還可能助長孩子的驕傲情緒,甚至使孩子承受不住失敗的經曆。所以,事情的難度應該不斷地增加,讓孩子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成功的尺度
有人把許多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使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蟲開始動了,像一個長長的遊行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研究者在毛蟲隊伍旁邊擺了一些食物,但這些毛蟲要想得到食物就得解散隊伍,不再一條接一條地前進。
研究者預料,毛蟲很快就會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轉向食物,可是毛蟲沒有這樣做。它們沿著花盆邊以同樣的速度走了7天7夜,一直走到餓死為止。
這些毛蟲遵守著它們的本能、習慣、傳統、先例、經驗、慣例,或者隨便你叫它什麼好了。它們的付出很多,但毫無成果。
那些失敗者就跟這些毛蟲差不多,他們自以為忙碌就是成就,幹活本身就是成功。其實在這個社會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神話並不存在,重要的是如何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