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年前,騰衝曾經是茫茫滄海。印度大陸和亞歐大陸在這裏碰撞接合,海洋變成了陸地,海底隆起為氣勢非凡的山脈,將無數五光十色的珊瑚海蚌,高高擎到蔚藍的天宇。騰衝是規模浩大的造山運動最激烈的部位。在五千多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留下了世界上最密集的火山群與熱泉群。火山已熄滅了若幹萬年,而複雜的地質構造,珍稀的動物植物,神奇的自然景觀,以不可比擬的多樣性、不可替代的獨特性、難於窮究的神秘性,成為滄桑迭變的一大奇跡,成為全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的騰衝縣,地處印度與歐亞大陸兩大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火山多發。火山口附近廣泛分布著熔岩台地和火山碎屑岩,以及熔岩流構造,組成了豐富奇特的景觀——騰衝火山群。騰衝火山群類型齊全,規模宏大,保存完整。騰衝壩子處於一片年輕的休眠式活火山群的懷抱之中,其四周有打鷹山、馬鞍山、龜坡、來鳳山、大小黑空山等。

山勢雄偉,景色秀麗。其中大空山、小空山、黑山三個火山錐口徑均為300~400米,深達數十米,自北向南呈一字排列,間距約1000米左右。周圍還有幾座火山,外貌相似,風光各異。山頂火山口呈鐵鍋形,當地人稱之為“空山”。放重腳步走時就可聽到咚咚的回音,有地動山搖之感。

騰衝火山附生地質現象非常豐富,典型的有地熱帶、熱海熱田、地熱顯示、熱泉(124處)等。其中地熱顯示特征分為噴氣孔、冒氣地麵、熱沸麵、噴泉、毒氣孔、熱水泉華、熱水爆炸等七類景觀。熱水泉華景觀又有泉華台地、泉華堤、泉華堆、泉華陡壁、泉華家、泉華扇、泉華蘑菇、泉華豆、泉華葡萄、泉華洞以及洞內華鍾乳、泉華鵝管等等。其內容之豐富,色彩之豔麗,為世界之罕見。

“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90多座保存完好的火山錐氣勢磅礴,雄峙蒼穹。一座座火山各據地勢,各顯雄姿壯采。有的如碩大的馬蹄,有的如高高的城垛,有的如截頂的圓錐,有的如煮天之巨鍋,有的如烹象之神鼎,有的如吞日吐月之口……千奇百怪的火山石形狀各異,窮盡萬象之妙,令人歎為觀止。整齊規則的六方形石柱排列有序,壁立萬仞,狀如蜂巢的火山浮石雖大如合抱,而二指可攜,浮於江麵,如鱉如鱷隨波逐流。神秘莫測的火山溶洞幽險曲折,通往大山的心腹。由於岩漿湧流而形成大片大片扇形的火山台地,十分壯觀。岩漿堵塞深穀,形成了堰寒湖泊,久而久之,演化成大麵積的濕地。地處低窪的火山口,由於底部堵塞,形成了一麵麵圓鏡般的湖泊。

知識點

地熱

地熱是來自地球內部的一種能量資源,天然溫泉的溫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可達100℃~140℃,地球上火山噴出的熔岩溫度高達1200℃~1300℃,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蘊藏著巨大的熱能。這種熱量滲出地表,於是就有了地熱。地熱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地熱在地球上有不同的呈現形式。按照其儲存形式,地熱資源可分為蒸汽型、熱水型、地壓型、幹熱岩型和熔岩型五大類。

延伸閱讀

徐霞客與騰衝火山群

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曾遊此山並從當地人口中得知:“三十年前,其上皆大木巨竹,蒙蔽無隙,中有龍潭四,深莫能測,足聲至則湧波而起,人莫敢近。後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斃羊五六百及牧者數人,連日夜火,大樹深篁,燎無孑遺,而潭亦成陸。”為證虛實,他還悉心做了現場調查,結果發現:“山頂之石,色赭赤而質輕浮,狀如蜂房,為浮沫結成者,雖大至合抱,而兩指可攜,然其質仍堅,真劫灰之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