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十三少(1 / 1)

母親節起源於古希臘。在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希布莉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隻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裏,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回到家中,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

當時,有許多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裏幫傭,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裏。在母親節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為增加歡樂氣氛,也發展出了一種特別的蛋糕稱為mothering cake。

隨著基督神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為對“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達人們對賦予他們生命、保護他們免於傷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謝。從此,教會的儀式便與母親節的慶祝活動相結合,以同時傳達人們對母親與教會的感念。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年)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在母親於1905年去世後,Amanm 悲痛欲絕。兩年後,Amanm 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 認為,子女經常忽視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裏,康乃馨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1914年5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規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由威爾遜總統5月9日頒布施行。自此之後,母親節即成為美國全國性的節日。

母親節創立後,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Amanm、Jarvis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雖然有一些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

小知識

母親節的獻花及花語

母親節的主花:康乃馨,代表魅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不求代價的母愛、親情思念等。

香草:代表母親品德高尚、高貴的花卉。

勿忘我:真實的愛、永恒的愛。

台灣地區送母愛的主流花卉:羽扇豆,花語為母愛。

萱草的花語:永遠愛你母親,偉大的母愛,慈母。

送客家母親的主流花:魯冰花,象征母愛、刻苦耐勞、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