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槐起身道:“我便不多留了。”
賈南風派人送她離去,臨行前還是舊話重提:“娘,保重身體。”
楊家,嗬,好一個楊家。
她負手望天,不論緣由是怎樣的,都不該留了。
她從不存在對誰容忍,她隻是不願意搭理,名聲受損無所謂,被誤會也無所謂,但是算計她算計她的家人就不可以了。
她等待著,總有一天可以一擊斃命。
日子一天天過去,自大的皇帝忘了,有些時候,越是平庸的人,越是擁有龐大的野心,因為他看不清自己。
而楊駿,越發權勢滔天,親自在晉武帝左右伺候,同時排斥公卿大臣,並趁機隨意撤換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
晉武帝病重的越發渾噩。
他臨終之前,有一段時間,渾渾噩噩許久的頭腦,清醒了些,眼前所見,已不再是他認識的人,全是些新麵孔,他雖不大記得發生了什麼事,卻知道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他趁清醒的時候給中書下詔,讓召汝南王司馬亮與楊駿共同輔助王室。
楊駿私下扣下詔書。
他等了兩天,沒見到回信,便知道楊駿其心當誅。
而他身體終於支持不住,楊芷便道:“太子仁厚,若有政事當不絕,還請讓晉侯輔政。”
他連話都說不出來,隻能費力的動動頭,他便眼見著楊芷對他流露出一絲笑意,如同這些年來,常常掛在她麵上的笑意,溫柔深情,仿佛被她所深愛著一般,卻不過是一場幻覺罷了。
她說:“陛下看來是同意了。”
他終於絕望,看來不管他說什麼,到最後都不會是他的主意,若是,若是瓊芝在便好了,決不至於此。他這一生坐擁天下美人,到頭來才明白最適合她的人是誰,可是已經晚了。
楊芷指著晉武帝對召來的中書監華訥、中書令何劭道:“陛下已同意,如今病重,無法寫遺詔,便由我口述,你們寫罷。”
二人點頭。
她道:“昔日伊尹呂望作輔國大臣,功勳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護國,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車騎將軍、行太子太保、領前將軍楊駿,品德優厚聰明絕頂,見識頗遠,看事清透,輔佐朕與太子多年,以忠貞嚴肅之名顯於,應當做朝廷宰輔,就像商代伊尹。現以楊駿為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領前將軍如故。設置參軍六人、步兵三千人、騎兵千人,這些人移駐在前衛將軍楊珧的故府。若楊駿在殿中住宿,應有人保衛,可派左右衛三部司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馬十人供楊駿使用,這些衛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宮殿。”
她心中也是知道的,他們三人若真沒了晉武帝桎梏,所作所為會引起公憤,如果沒有人保護,是不行的。
遺詔寫成後,她與華訥、何劭共同呈給武帝。
她笑著,意味深長道:“陛下,這些可都是按你所說寫成,你可要仔細看看。”
武帝覺得口中越發腥甜,差點兒一口血噴出,他隻是心如死灰,不再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