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靈就像一麵鏡子,你感知到的是什麼樣的世界,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
一杯安慰給自己
一天,一位男人遇上了車禍,他失去了一條腿。當朋友們來看望他,都為他失去了一條腿而難過時,男人卻笑了。
你難道還有心情笑嗎?朋友們都以為他精神不正常了。當然。當我醒後得知自己隻失去了一條腿時,我就安慰自己說沒什麼,你隻是失去了一條腿,而不是整個生命。所以,我現在有足夠的理由笑啊!過了一段日子,那位男人接到了下崗通知書,因為少了一條腿,他已無法勝任原先的崗位。
朋友們知道後,準備了一大堆安慰他的話,準備在看望他時,好好安慰他一番。然而,令朋友們驚訝的是:當他們見到那位男人時,他正平靜地坐在輪椅上,把下崗通知書折疊成了一架紙飛機,正在把它拋向天空。當他看到紙飛上時,心得個子的笑來你不難過,那可是下崗通知書啊!朋友們問。
既然下崗已成事實,我與其難過,還不如想幸好隻是失去了工作,但我並沒有失去再創業的勇氣啊!所以,我沒有理由難過!
後來,男人的妻子因他殘疾了,加之下崗,家裏的日子越來越困難了,便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卷走了加重值錢的東西,和一個流浪藝人私奔了。
朋友們知道後,都為他擔心,以為男人經過這次打擊,肯定會消沉的,便都趕過去看望他。當朋友們見到男人時,他正坐在空蕩蕩的家中,邊哼著小曲,邊擦洗著那條還未完全痊愈的傷腿。
你是不是瘋了?還有心情唱歌?朋友們衝他喊道。為什麼不唱?她隻是背叛了我一個人,而不是背叛了整個國家。所以,我沒理由不高興,不歌唱!
很多時候,你是不是總是忙著安慰他人,卻忘了自己更需要安慰?當你在關注他人的同時,也不妨常給自己一束鮮花,一份關心,一份安慰與一份擁抱。
快樂在智慧的陽光下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一位遊客興致勃勃地往曼琪亞塔樓走去。在塔樓的天井,他看到一個皮膚蒼白,頭發烏黑,身材痩長,戴著一副墨鏡的盲人。他正和其他遊客一樣往塔樓的售票處走去。遊客心中好奇,放慢腳步,跟在他的。
遊客售票人一他一票。
待盲人離開後,遊客走到售票台前對售票員說:你沒有發現剛才那人是一個盲人?你這樣做是很不負責任的!售票員茫然地看著遊客。
你不想想盲人登上塔樓會幹什麼?遊客著急地問。售票一沒有。
肯定不會是看風景,遊客說,會不會想跳樓自殺?售票員張了一下嘴巴。遊客希望他能做點兒什麼。但是他隻毫無表情地說了句:但願不會如此。
遊客買了一張票,匆匆往樓梯口跑去。遊客趕上盲人,尾隨著他來到塔樓的露台。曼琪亞塔樓高102米,曾經有很多自殺者選擇從這裏往下跳。遊客準備好隨時阻止盲人的自殺行為。但盲人一會兒走到這裏,一會兒走到那裏,根本沒有要自殺的跡象。
遊客終於忍不住了,朝他走了過去。對不起,遊客盡可能禮貌地問道,我很想知道你為什麼要到塔樓上來。你猜猜看。他說。
肯定不是看風景。難道是要在這裏呼吸冬天的清新空氣?不。他說話時神采飛揚。跟我說說吧。遊客說。
他笑了起來。當你順著樓梯快要到達露台時,你或許會注意到一當然,你不是盲人,你也可能不會注意到一迎麵而來的不隻是明亮的光線,還有和煦的陽光,即便現在是寒冬臘月一陰冷的樓道忽然變得暖融融起來一露台的陽光也是分層次的。你知道,露台圍牆的牆頭是波浪狀,一起一伏的,站在牆後麵你可以感覺到它的陰影,而站在牆頭缺口處你可以感覺到太陽的溫暖。有這的對如此。經不止一到這裏來了。
遊客被他的快樂深深感染。
我們身邊到處都是美好的東西,遺憾的是我們經常感覺不到,因為在世俗的影響下,我們對平常的、平凡的東西都視為理所當然的,從來沒有重視過,更不懂得去欣賞。
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
美國西部的一個鄉村,有一位清貧的農家少年。每當閑暇的時候,他總要拿出祖父在他8歲那年送他的生日禮物幅世界地圖。他的目光一遍遍瀏覽著地圖上標注的城市,飄逸的思緒亦隨之縱橫馳騁,渴望抵達的翅膀,在幻想的風景中自由翱翔。
15歲那年,這位少年寫下了他一生的誌願:
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金利峰;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曆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明專利;給非洲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款……
他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列舉了127項人生的宏偉目標,不要說實現它們,就是看一看,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了。難怪許多人看過他設定的這些遠大目標後,都一笑置之。所有人都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孩子天真的夢想而已,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然而,少年的心卻被他那龐大的宏偉目標鼓蕩得風帆勁起,他的腦海裏一次次地浮現出自己漂流在尼羅河上的情景,夢中一次次閃現出他登上乞力馬紮羅山頂峰的豪邁,甚至在放牧歸來的路上,他也會沉浸在與那些著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沒錯,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自己的計劃緊緊地牽引著,並讓他從此開始了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漫漫征程。
毫無疑問,那是一場壯麗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場異常艱難、簡直無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壯誌,一路風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空想的夙願,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擊與成功的喜悅。44年後,他終於實現了《一生的誌願》中的106個願望。他就是20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當有人驚訝地追問他,是憑借著怎樣的力量,把那麼多的艱辛都踩在了腳下,把那麼多的險境都變成了登攀的基石?他微笑著如此回答:我總是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隨後,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隻需沿著心靈的召喚前進。
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約翰戈達德道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哲理一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最終領略美妙風景的,必然是那些有強烈欲望並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者。
是心靈的渴望,開闊了求索的視野;是心靈的飛翔,催動了奮進的腳步;是心靈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跡……一句話,欲創造人生的輝煌,需首先讓心靈輝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