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快樂在智慧的陽光下(四)(1 / 3)

把恐懼畫下來

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雨。

那是我做單親媽媽後帶著兒子單獨生活的第一個雨季,為了節省開支,我們租住在城郊的一幢小木樓上,房間光線十分幽暗。一天傍晚,天空忽然黑了下來,烏雲湧動,閃電伴著雷聲,在我們頭頂上劃過,小房間頓時就像一個黑暗的深井。我雙手緊緊地護在頭頂,要是以往,我就會偎依在他的胸口,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在他堅強的臂膀下。但現在我無所依附,更要命的是,我看見兒的是,他的到我的,都有些僵硬。

烏雲、閃電、響雷、箭似的雨,我一低頭,抱住兒子,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這時,我的兒子,才7歲的彬彬,卻用小手在我臉上擦拭著,他說:媽咪,不怕,你教我畫閃電,老師說,你把害怕的東西畫下來就不害怕了。看著兒子的眼光,我心裏一熱,趕緊找來筆和紙,來到了窗前。

兒子先在紙上畫了一條鋸齒狀的線,然後對我說,媽咪,你畫。我拿起筆,畫了一條閃電帶。很棒!兒子模仿著老師的口氣說。

接下來,我們在紙上畫了一條又一條彎彎曲曲的線,一條比一條粗,一條比一條大,當我們把恐慌都傾瀉到紙上時,我發現,我們說話的聲音已稍稍恢複了正常,盡管雷聲還在頭頂炸響,但恐懼已悄悄離開了我們。

現在好些了吧。

好點了。

他接著勇敢地畫了一條巨大的、黑色的、彎曲的閃電。現在,還可怕嗎?

看著他微微地歪著頭的樣子,再看看紙上的線條,我竟然笑了起來,我說:不怕,不怕,畫出來了就不怕了。

真的,從那以後,我漸漸克服了心中的那份恐懼,不再害怕閃電暴雨了,並且,再遇見了什麼令人恐慌的事,我學會了最有力的一招去對付它,那就是我兒子教給我的一把恐懼畫下來。

讓人恐懼的往往是那些自己無法掌控的外界幹擾,逃避不是辦法,其實最需要的是正視的勇氣。

憂愁隻是白白浪費我們的時間

在人的一生中,誰都難免會遇上一些不幸之事,悲觀者常被不幸打敗,而樂觀者則往往能從不幸中看到希望,從而去積極改變自身的遭遇。

當你用樂觀的心態麵對周圍的一切時,你的整個人生都會變得充滿陽光;如果稍微遇到不如意之事就憂慮、煩惱,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

當鍾春從網上看到台風麥莎已從沿海登陸,並將陸續影響到內陸各省和華北地區時,他趕忙關掉電腦,急急忙忙地向同事和親朋好友們報告這個消息。

唉,從明天又是壞天氣了,這樣的天氣上班一定會堵車,在家也會悶得慌,該怎麼辦呢?,哦,真倒黴,麥莎將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由於很多地區會受災,物價肯定會上漲。不行,不跟你多聊了,我現在得趕緊去市場多買點食品回來。你說,麥莎帶來的暴雨會不會使青山水庫決堤,我們的安全有保障嗎?我準備把孩子送到湖南他姥姥家去……

事實上,台風麥莎幾乎沒有給鍾春所在的這座北方城市造成多大的影響,但鍾春卻擔驚受怕、杞人憂天而病倒在家中。

當有同事前去探望鍾春,並勸他以後要以樂觀的心態麵對生活時,鍾春還沒有意識自己的病是由於不必要的憂慮引起的,相反,他隻是一個勁地問同事:你能肯定我們市在下一次的台風中平安無事嗎?

現在,鍾春每天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整天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從來就沒有輕輕鬆鬆的過過一天好日子。

憂愁隻是白白浪費我們的時間而已,如同把許多好的東西扔掉一樣。而樂觀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因為它表示你擁有健康的心靈,活得快樂瀟灑,活得心安理得。

憂慮是慢性毒藥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為了無意義的小事而憂慮不已。那些整天憂慮的人覺得生命中沒有任何希望,對任何事情都覺得無所謂。他們認為生存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又沒有解決的出路。同時,憂慮的人也會陷入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中:他們會感到自己的生活節奏逐漸慢了下來,說話思維和反應都變得十分遲鈍,別人對他們也會漸漸疏遠起來,而這又進一步地加劇了他們的憂慮。要停止這種自我折磨的憂慮,就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擔憂,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如果有煩惱,也要這樣想:我還沒有到最壞的境地,因此我應當快樂起來。

漢裏斯是波士頓史帝芬大飯店的總裁,然而,他卻因為憂慮而得了胃漬瘍。有一天晚上,他的胃出血了,被送到芝加哥西比大學的附屬醫院。在醫院裏,有三個醫生對他進行會診,其中有一個是非常有名的胃漬瘍專家。他們一致認為漢裏斯是無藥可救了。他在醫院裏隻能吃蘇打粉,每小時吃一大匙半流質的東西,把裏麵的東西洗出來。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最後,漢裏斯對自己說:漢裏斯,如果你除了等死之外沒有什麼別的指望了,不如好好利用你剩下的這一點時間。反正最壞的也不過是死,而你現在沒死,還應該做點什麼。

漢裏斯一直想在死前環遊世界,於是他決定馬上行動。當他告訴醫生他的計劃時,他們都大吃一驚。醫生們警告他說,如果他開始環遊世界,就隻有葬在海裏了。不,我不會的。

漢裏斯回答說,我已經答應過我的親友,我要葬在我們老家的墓園裏,所以,我打算把我的棺材隨身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