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有,無之相生也”(1 / 1)

“無能生有”。這是老子充滿哲理的科學名言。

老子畢生從事氣功與人體生命科學的實踐和研究,他在親著“總結”中,全麵地提煉出氣功態下六條基本運動規律,其中頭條基本運動規律就叫做“有,無之相生也”。人所共知,“相”放在動詞“生”的前麵,表示“有”與“無”之間,後者“無”主動在前,前者“有”被動在後。“無能生有”這句至理名言,就是“有,無之相生也”這條基本運動規律的簡明表達。

在現代人看來,“無能生有”這句話有點玄。西方人認為東方哲學神秘色彩太濃,很難理解和接受。東方人也有人覺得困惑不解,為何“無”能生“有”?是不是違背了普通的物理學常識?其實老子所說的“無”和“有”都蘊含著實質性的具體內容,是老子修道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歸納。

首先,我們要站在古代人的立場上看待這句科學名言。現代人都知道,隻要不是處於真空狀態,在看起來沒有什麼東西的地方,仍有空氣的存在,而且空氣中含有多種物質元素。但在遠古時代,對“空氣”這種特殊物質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中國最古老的漢語辭典《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中也無“空氣”一詞的記載。所以古人一方麵把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地方稱作“無”,另一方麵又指出“無”能生“有”,出現這種現象不足為怪。

在老子的氣功學與人體生命科學中,“有”指特殊營養素,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無”指“無”的意識功能態。“無能生有”這條基本運動規律告訴我們:特殊營養素,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是在“無”的意識功能態下形成和產生的。

老子在實踐中發現,修煉者進入到“無”的意識功能態的時候,能夠使人體的生理功能得到活躍和加強。這時候,人能自發地向自然界“索取(老子氣功學稱作‘盜’)”特殊營養素。這些特殊營養素進入體內後轉化為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並在功能轉換的基礎上產生出哺乳與反哺乳的氣功效應。從而使人的體質得到改造,使人健康長壽,使人體潛能鮮活複生。

所以,“無能生有”這句話,雖然充滿哲理,但實質上是老子的科學名言。這種特殊現象在氣功態下的出現,使老子認識到人的意識對生理功能具有極大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