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的造作同樣不可能生成新的事物。《孟子·公孫醜上》有一則故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能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後人遂以“揠苗助長”比喻不管自然的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的做法。
老子認為,憑主觀意誌是不能創造事物的。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揠苗助長”隻是徒勞。任何事物都是與周圍環境密切聯係,按照其自身具備的基礎和條件逐步地成長發展起來的。這樣成長產生的事物才有堅實的基礎,“自然生成”才能長久。天地是原始自然界經過無限漫長的歲月,自然而然地發展生成的,所以能夠“天長地久”。
老子從“天長地久”中找出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抽象出“不自生故能長生”的法則,並將它應用於氣功與人體生命科學的實踐,成為創編功理功法的唯一準則。
“自然生成”的最高原則和準則,是老子科學氣功區別於其它氣功門派的最鮮明的特征,在老子科學氣功的理論與實踐中得到全麵的貫徹與應用,例如:“爭”、“盜”、“亂”三大練功要訣;“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十二字練功心法及其功法要領;“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衝而用之”;“守中”;以及綿綿嗬!若存。
用之,不堇“等等科學、安全、合理的功理功法,都是在”自然生成的最高原則指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在老子的科學氣功中,“自然生成”是製訂一切功理功法的最高準則。任何功理功法的製訂,都必須依順它,而不許違背它。老子曾以“飄風”和“暴雨”為例,說明來勢凶猛的特殊氣候現象都不能持久,所以氣功修煉一定要做到穩步前進,自然生成,而不可搞短期性的突擊行為。老子始終不渝地緊緊地抓住“自然生成”這一最高原則,來製訂各項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功理功法。例如他在“自然生成”的最高原則的指導下,製訂了柔和細微地改造人的體質的基本原則。他在道經第11章接著指出:“聲人芮其身而身先”。茲詮釋如下:
聲人指具有開發人體潛能理想的氣功修煉者;芮,《說文解字注》:“芮,芮芮。草生貌。柔細之狀。”本章的“芮其身”,指氣功修煉者柔和地細微地變化和改造人的體質。這一基本原則告訴人們,改造人的體質要和風細雨,切不可采取暴風驟兩般的急進方式。和風細雨般的功能運行方式,能使人體和潛能細胞得到最佳的體恤慰問。
老子還在道經第21章中指出,氣功修煉者要為改造自身的體質創造七個方麵的條件:
1、要使人體和潛能源源不絕地獲得特殊營養素和得到長期的規範。
2、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要著眼於規範整個機體組織。
3、要在氣功態下廣泛深入地開展人體功能運動和功能轉換。
4、要打通全身經絡網絡係統,使特殊能量和功能轉換輸注於全身最細微的基本結構單位細胞。
5、要鍛煉提高調控氣功曳引做功的能力,通過體呼吸使生命重放異彩。
6、要克隆“沕朢”時代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形態特征,實施“無”的意識功能態,充分發揮意識對生理功能的反作用。
7、要通過開通深層的網絡係統,將細微的能量流,輸注於機體的深處。
“芮其身而身先”是老子在“自然生成”的最高原則指導下製訂出來的改造人的體質的重要原則。“芮其身”指氣功修煉者必須柔和細微地改造自身的體質,切不可急躁冒進。隻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達到“身先”的目的。所謂“身先”,是指自身體質有發展有進步。
“柔和細微地改造自身體質”這一重要原則告訴人們,改造人的體質要和風細雨,切不可采取暴風驟雨般的急進方式,更不可采用暴力性的手段。要勤練功但不可刻意謀求速成。否則就會欲速不達,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人的體質可以改造。老子在人類曆史上首先提出了這一科學主張,並在他的親身實踐中取得了偉大的成功。